申论和面试最有价值素材,掌握了就能随心所欲

锻造更多大国工匠


中国经济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这将是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大时代”。


近期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举措,让产业工人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涵养着劳动情怀、激发出劳动热情。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目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国际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给产业工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上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在技术技能、素质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也影响到产业工人的发展壮大。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制造业,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事关国家长远大业。


发展高端制造业不仅需要高端技术,更需要高端的技能人才队伍。我国两亿多产业工人,为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技术工人缺乏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缺乏、技能形成缺少顶层设计、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简单提高薪酬并不是唯一的激励方式。其实,与收入提升相对应,不少年轻技术工人更渴望出人头地的机会。现在,一些企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比如,实行面向技术工人的股权激励,打通技能、技术和管理晋升通道,试行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设立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等。


日前,上海出台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33条新政策,引人注目地提出“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产业工人职业晋升的多通道机制”。培养工匠,首先需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落实,让劳动价值体现在产业工人培养全过程,深植于治理者、管理者、经营者的各项举措中,社会才能涌现出更多大国工匠、激发出更多工匠精神。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名95后砌筑工出现在全国人大代表的名单中,有媒体在报道时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标题——“小泥工遇到了大时代”。这名“小泥工”展现出标志性的意义:中国经济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也将是一个培养、造就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大时代”。时代赋予制造业以重任,也将赋予产业工人以荣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