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尘封了两千多年的神秘概念:“大恒”怎么变成了“太极”?

一个尘封了两千多年的神秘概念:“大恒”怎么变成了“太极”?

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迄今发现的文献来看,它最早见于《庄子》;而它最著名的表述,则出自《易传·系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一个尘封了两千多年的神秘概念:“大恒”怎么变成了“太极”?

在这里,太极作为宇宙的本原,通过阴阳(两仪)的运动变化,最终演化出了万物。后世人们又将之推衍为太极观念,遂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历代哲学家关于宇宙生成和宇宙本体的高层次的思想,几乎都是通过对太极的诠释发挥表述出来的。

一个尘封了两千多年的神秘概念:“大恒”怎么变成了“太极”?

然而,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系辞》,却给了人们一个大大的“意外”:通行本《系辞》中的“太极”一词,在帛书《系辞》中竟写作“大恒”!于是“太极生两仪”,就变成了“大恒生两仪”!

这一消失了两千多年的特殊概念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困惑。“太极”怎么就变成了“大恒”呢?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学者们对此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很多说法,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一个尘封了两千多年的神秘概念:“大恒”怎么变成了“太极”?

1.帛书《系辞》是将“太极”误抄为了“大恒”。之所以出现这一笔误,是由于“极”、“恒”二字篆文字形相近,抄写者在将篆文转抄为隶书时造成了误写。

2.认为“大恒”应该不是笔误,而是“太极”的异文(所谓异文,指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或不同书籍,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同。

一个尘封了两千多年的神秘概念:“大恒”怎么变成了“太极”?

3.认为“太极”原为“太恒”,后因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故改为“太极”。但有学者指出此说不成立,因为儒家的经传文,不存在避讳问题。例如《易经》“恒卦”的“恒”字,就不能写成“极”字。而且汉文帝以后的典籍和著述,也没有改“恒”为“极”的例子。

一个尘封了两千多年的神秘概念:“大恒”怎么变成了“太极”?

4.认为

“大恒”概念是“太极”概念的前身,“太极”是从“大恒”演变而来的,且它们都源于《老子》

尽管《老子》书中并未出现“大恒”概念,但却时常使用“”、“”二字来形容宇宙的本原——“”的性质:用“大”指在空间上的无限延伸,“恒”指在时间上的无限绵延,因此“大恒”就是指在时空上的无限性。帛书《系辞》乃将这两个字合了起来使用。

一个尘封了两千多年的神秘概念:“大恒”怎么变成了“太极”?

然而,“大恒”毕竟是老子用来表现的性质的,并非一个代表实体的概念;为了更加明确地表示宇宙本原的实体性,所以通行本《系辞》就将“大恒”改为了“太极”。

“太极”的“”字可能来源于天、地、人“三才”为“三极”的说法。帛书《系辞》中已有此说法。而老子又有“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即指道大、天大、地大、人大。既然天、地、人称作“三极”,那么产生天、地、人的“”必在三极之上、之先,故称为“太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