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教練給桌球愛好者的10條建議,少走彎路!

一個老教練給乒乓球愛好者的10條建議,少走彎路!

1、用重心控制球

即打球主要是全身發力,不是單純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體部位的動作集中發力擊球。表現出來就是身體的重心控制有用身體重心拉球、打球並送出的感覺,有用自己身體重心壓住來球並送出的感覺。反衝時,也要用重心來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動作,沒有用重心來調節弧線,經常壓不住球或回球質量不高。提前判斷來球的落點及旋轉,晚了就來不及做動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擊球,另外動作不要大,因為如果來球旋轉稍強的話,落臺後彈起來很快,不好找點。

2、照著來球收小臂

手臂不往回拿,而是儘量迎前往前掃,它自己不能往前了會自己回來,你不用操心,往回拿就沒勁了。

3、業餘橫板橫板的反手沒有想象的那樣好

業餘橫板的問題確實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反手是橫板的特長,但很多業餘的沒有開發好,結果成了弱點,以至於敵不過直板的推擋。還有,我覺得很多橫板戰位離臺過近,影響了正、反手的轉換。其實也是由於站位遠了反手的問題。所以練好反手是打好橫板的關鍵,而肘的控制相當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橫板反手一定要敢於主動加力搶先加力。

一個老教練給乒乓球愛好者的10條建議,少走彎路!


4、擊球時必須放鬆

擊球時,手臂必須放鬆,有用腰轉動打球的感覺。 打球要有擊打(快攻)的感覺,不是摩擦。要主動去擊打球,不要被動的讓球來頂你的球板。腰部要放鬆,不要緊張,否則看起來是直著腰板打球。其實,整個打球過程中,只有擊球的瞬間是緊張的。

5、用力支點是關鍵

近網球瞬間支點在腕關節,近檯球瞬間支點在肘關節,離檯球瞬間支點在持拍手一側的髖關節!

6、多體會“打”和“磨”的比例

可能當你前衝不衝時你會以為多向前撞擊球即可彌補速度,這有點飲鴆止渴,其實撞擊球過多易造成弧線不好,失誤多;且因旋轉不強,也使拉出的球前衝不強,特別是在近臺以外。摩擦過多會導致球速滿,力量小。

一個老教練給乒乓球愛好者的10條建議,少走彎路!


7、拉球時要先預判根據旋轉拉球

拉球時不視來球旋轉,就一種動作。有很多老球痞認為只要手感好啥球都可一樣拉------當然不是說上下旋的區別,而是同種性質的旋轉可不大考慮強弱。誠然,如果手感好時很多上訴情況都能上臺,但這樣拉過去的球質量顯然要打折,並且大多數業餘球手不可能象那幫老球痞那樣一天到晚的泡在球館裡,要養成盯球意識,平常多留心來球旋轉,比賽時就成習慣了。

8、反手撥是橫牌反手技術的基礎

基礎打紮實了,攻、拉、彈、挑等就容易了,橫拍要練好反手必須先練好撥。

9、球拍在發球時鬆些好

球拍在發球時鬆些好,靈活!而且有轉動,手腕轉動方向的平面與胳膊的直線垂直。擊球后,要稍微"顛一下"身體,可以很好的放鬆同時回到標準準備動作。為了“顛一下”身體,擊球瞬間腳後跟要抬起來。

10、越用力時,揮拍越要下壓

越用力時,揮拍越要下壓,而不能上託,越要壓住球,前傾的要比發力小時多點。攻球時手腕要有點弧線,這樣球速要快一些。

一個老教練給乒乓球愛好者的10條建議,少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