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世界上最擁擠的首都,很多中國人到這裡後流連忘返

有這麼一個地方,他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首都,他人口眾多,城市擁擠不堪。在一般人印象中這樣擁擠的城市一定是汙水橫流,空氣汙染嚴重。但恰恰相反,這裡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這裡環境宜人、海水清澈見底,優雅的環境吸引著來自全球各地的大批旅遊者。

這裡有世界上最擁擠的首都,很多中國人到這裡後流連忘返

馬爾代夫首都馬累

他就是馬爾代夫的首都馬累。很多人去過馬爾代夫都很關注海島的旅行攻略,卻很少有人關注馬爾代夫的首都馬累島。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島。

先說一點令大家吃驚的消息,馬累的人口密度。這座馬累島長1600米,寬度只有800米,總面積1.5平方公里,在這座小島上一共生活著超過13萬常駐人口。這還不算蜂擁而至的各國旅客數量。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87000人。大家可能對每平方公里87000人這個數字沒什麼概念,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北京的常住人口+流動人口大概是3000萬人,人口密度僅僅是每平方公里1828人。上海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943人,香港以人口密度大,人均居住面積狹小、高房價聞名於世,他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呢?只有每平方公里6584人!!!馬累的人口密度是香港的13倍!是上海的22倍!是北京的47倍!要說人口密度秒殺“北上港”那是一點都不誇張。

這裡有世界上最擁擠的首都,很多中國人到這裡後流連忘返

馬爾代夫首都街景

馬累有這麼多人,上豈不是會經常堵車?其實不會。因為馬累島太小了,只有1.5平方公里。根本沒辦法開車。所以島上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

要說咱們國家對馬爾代夫那是很夠朋友的,首先自從2016年以來中國人就超越了歐洲人成為了馬爾代夫旅遊業的支柱,基本上中國人來馬爾代夫的數量決定了該國的GDP總額。

這裡有世界上最擁擠的首都,很多中國人到這裡後流連忘返

魚市

第二這些年中國對馬爾代夫援建了不少項目,比如馬累的海水淡化廠就是中國援建的,您想想如果沒有中國的援建,每平方公里8萬多人的海島沒有淡水會是什麼樣子?中國幫助馬爾代夫建了不少的住宅小區,這些房子都被馬爾代夫政府無償分配給了居民,2018年8月30日晚上馬爾代夫在首都馬累舉行盛大儀式,慶祝被稱為馬爾代夫工程、中馬“一帶一路”合作標誌性項目的中馬友誼大橋正式通車。該國的總統在慶典上連續多次對中國的領導人表示謝謝。

這裡有世界上最擁擠的首都,很多中國人到這裡後流連忘返

馬爾代夫首都街景

如果乘坐水上飛機去其他海島通常都要在馬累住上一個晚上。這樣您就會有機會欣賞一下馬累的風光。

馬累島上有幾處地方還是十分值得一看的。馬累島不大,我說的這些地方几乎都在蘇丹公園裡。

這裡有世界上最擁擠的首都,很多中國人到這裡後流連忘返

國家博物館

首先是馬爾代夫博物館,這家博物館是馬爾代夫的國家博物館,其地位和咱們國家北京天安門廣場邊上的國家博物館是一樣的。主要介紹馬爾代夫的歷史。他位於馬累市中心的蘇丹公園內,是在原來的蘇丹王府邸基礎上改建的。

這座博物館是一座三層樓房。館內陳列著蘇丹王朝的寶座、皇冠、古炮、刀槍、砍斧、長矛和從入侵者手中繳獲的武器,還有古老的製作精良的和圖案優美的手工藝品,如石刻、木雕和漆雕等。還有一些來自中國的古錢幣。

這裡有世界上最擁擠的首都,很多中國人到這裡後流連忘返

清真寺

再有就是建於1675年的而神奇的回教尖塔(Munnaaru),白色的建築可以非常清晰地看見古蘭經的碑文。

靠近回教尖塔是島上最大的清真寺。

馬累的旅遊大概只需要1個小時。

如果您有機會去馬爾代夫,不要忘記花一個小時在他們的首都逛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