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語文 第7講 語用-補寫連貫

教學過程

第七講 語用-補寫連貫

人教版高三語文 第7講 語用-補寫連貫

一、課堂導入

深入分析高考語文試卷中的語言連貫題,並引出規律,不僅能為做好此類題打開思路,而且對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語文表述能力乃至寫作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複習預習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出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水是植物主要的組成成分,植物體的含水量一般為60%~80%,有的甚至可達90%以上。 ①

人教版高三語文 第7講 語用-補寫連貫

,土壤中的礦物質、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須先溶於水後, ② 。水還能維持細胞和組織的緊張度,以利於各種代謝的正常進行。水是光合作

用製造有機物的原料,它還作為反應物參與植物體內很多生物化學過程。因此, ③ 。

【答案】水是多種物質的溶劑 才能被植物吸收 沒有水就沒有植物的生命(6分)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的銜接和連貫能力。整個文段共五句話,第一句話是說水在植物體內的含量大;第二句話中需要填上兩個句子,大意為土壤中的養分是通過水被植物吸收到的,第一個空應是統領這句話的,即"水是溶劑",第二個空根據前面的"先溶於水"得知,應填"才被植物吸收"之類的內容;第三個空是說水在代謝中的作用;第四句話是說水在光合作用等方面的作用。第五句話是總括句,可以看出水對植物的重要性,所以為"沒有水就沒有植物的生命"之類的內容。

三、知識講解

知識點1

語境要和諧一致。

主要是指寫景性的文字,要注意分析景物、情調、寫法等方面的特點。景物,有遠近動靜的不同;色彩,有鮮明暗淡的區別;氣氛,有熱烈冷清之分;視角,有高低俯仰之異。這些必須和諧一致,句子才能連貫。

知識點2

注意語言的銜接與呼應。語音和諧,詞語間能夠銜接與呼應等,能使表達層次更明晰,句間關係更是緊密。具體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語音和諧,即語音方面要銜接呼應。要考慮一下兩個因素:①上下句字數是否相同或大體相同。如果是並列關係的詞或短語,常將音節少的放在前面,音節多的放在後面。②上下文是否押韻或平仄協調(一般原則是上下句平仄相對,尤其是句末一個字)。

(2)詞語的銜接與呼應。比如代詞的指代對象一般要在上文出現,所以代詞指代句往往在後;表明話題的詞句、提出大概念的詞句往往在前;上下句有時有首尾銜接語,用了頂真或近乎用了頂真;還要注意關聯詞語的前後呼應。

(3)語意的呼應。有時候,某一內容的表達方式會受到上下文某些語句意義的制約,如果不注意這些語意的制約關係,語言的連貫性就受到影響。

(4)句式的統一。語言表達中,句式十分豐富,既有長短句,也有整散句等,句式統一,就能前呼後應,保持語脈的貫通,語勢的暢達。

四、例題精析

橫向思維

簡單地說就是左思右想,思前想後。這種思維大都是從與之相關的事物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橫向思維的思維方向大多是圍繞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或是在對各個與之相關的事物的分析中尋找答案。

運用橫向思維解析補寫問題示意圖

?是什麼已知條件是什麼已知條件

空格應該補寫什麼?運用橫向思維,看前面是什麼內容,後面是什麼內容,由已知推測未知。譬如:

1、2、 、4、5。根據前後內容,很快就可以判斷填"3",如果不看前後內容,怎麼會知道補寫什麼呢?

解析步驟

熟悉全語段——研究上下句——分析缺什麼

【例題1】

【題幹】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中,"衣"排在第一位。①________________,因為人穿衣不僅僅是為了"蔽寒暑"、防蟲防風雨、遮體避羞等,還具有裝飾身體,美化生活,顯示人的身份地位、民族信仰等作用。因此我國古代服飾成為了民族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②________________,為什麼我國許多少數民族生活條件很一般,但其民族服飾之精美,令人驚歎。"衣"能排在"衣食住行"之首,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我國冬季十分嚴寒,許多貧困古人多為缺衣禦寒所苦。"衣"之影響深入到了中國文化和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答案】①這並非偶然 ②這就不難理解 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解析】試題分析:解答此題,需要仔細閱讀全文,根據橫線上文確定答案。

【例題2】

【題幹】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l5個字。

氣候是一種複雜的自然現象,不僅決定著土壤、植被類型的形成,改變著地表形態,①______________。人們的生活、生產、建設無不需要考慮氣候的影響。氣候已成為一種自然資源,供人類充分利用,為人類造福。但是,②_______________,有時會帶來某些災害。所以,人們會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區域內改變氣候狀況,③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而且還影響著人類活動 ②氣候對人類也有不利的一面 ③使它向著有利於人類的方向發展

【解析】主要根據上下文語境來填寫,本語段本段主要談"氣候"的作用和利與弊。

【例題3】

【題幹】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大家都知道, ① ,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將終結,人體通過呼吸, ② ,排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壌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樣,也是一個 ③ 的過程。

【答案】①呼吸對人類非常重要 ②吸入新鮮氧氣 ③吐故納新

【解析】橫向思維,要注意研究橫線的上下文。

五、課堂運用

【基礎】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字。(5分)

山東省棗莊市薛400多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早期編織的物品主要是草囤子草囤子俗稱"氣死貓"意思是無論貓怎麼折騰也打不開草囤子吃不到裡面的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後來編織的品種越來越多種類達5大類35種多是日常生活用具。隨著時代的發展由於產品檔次較低、藝術品種改進少、規模發展小等多種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現在編織麥秸的只剩下本村十幾個年過花甲的老人。

【答案】①龐莊村人開始做麥秸手編 ②這說明它的封閉性特別好 ③麥秸手編工藝開始沒落

【解析】第①空根據空前的"400多年前"和空後的"早期編織的物品主要是草囤子"等可知空應填"龐莊村人開始做麥秸手編這種活動"之類的句子。第②空根據空前的"無論貓怎麼折騰也打不開草囤子吃不到裡面的食物"可知空應強調草囤子的特點:封閉性好。第③空根據空前的"由於產品檔次較低……多種原因"和空後的"現在編織麥秸的只剩下本村十幾個年過花甲的老人"可知空應填"麥秸編織這種手工藝術開始沒落"之類的句子。

【鞏固】

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12字。(5分)

一個人總是上網不讀書我認為他是沒有文化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就是進入到人類精神生活的傳統中去進行思考而這個傳統主要就存在於書籍之中。網絡的長處是迅速傳遞當下的信息它不讓人思考。當然如果你素質好你上網的時候也會思考。②____________________?我相信不是從網絡上得來的而是③________________有了這個底蘊。這樣的人上網不怕他不會被網絡上鋪天蓋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沒

【答案】①什麼叫文化 ②但一個人的好素質從何而來 ③他自己真正讀過一點書

【解析】本語段論述讀書的重要性。第①空可聯繫下文"文化就是進入……存在於書籍之中"以及"?"的提示。第②空根據語言連貫的特點並聯系下文"我相信不是從網絡上得來的"合理表述。第③空聯繫語段主題補寫。

【拔高】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字。(5分)

讓我感到驚訝的不是這些貪官的貪婪____________________。人活著有多種需求____________________,這比有多____________________,但要理智地追求如果為了追求眼前的快樂而不顧自己的人身安全那就是不理智就是愚昧。

【答案】①而是他們的愚昧 ②安全是生命的基本需求 ③人應該追求快樂

【解析】解析:第①空,根據前面的"不是"可知,此處應填"而是……",又根據下文"就是愚昧"可知,"而是"後的內容當為貪官的"愚昧"。第②空當填後文"這"所指代的內容,從前文可知,"這"應當是一種"需求",從後文看,這種需求應當為"安全",因此此處可填"安全是生命的基本需求"。第③空內容從下文的"但……"可知,應當是對追求快樂的肯定,故可填"人應該追求快樂"。

課程小結

教學內容

語言知識運用補寫式銜接連貫題的解析。

橫向思維

簡單地說就是左思右想,思前想後。這種思維大都是從與之相關的事物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橫向思維的思維方向大多是圍繞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或是在對各個與之相關的事物的分析中尋找答案。

解析步驟

熟悉全語段——研究上下句——分析缺什麼

人教版高三語文 第7講 語用-補寫連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