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政法新媒體的春天,帶來政法事業的萬紫千紅!丨政法網絡新媒體建設系列評論之一

大潮激盪,洪波湧起!政法新媒體迎來歷史性的一刻。

9月4日中央政法委召開政法網絡新媒體建設工作會議,從頂層設計出發,前所未有地將網絡新媒體建設,擺在政法工作的突出位置。(政法網絡新媒體如何創新發展?陳一新:堅持“八種理念”實現“八個轉變”)

政法新媒體工作者在會後奔走相告:政法網絡新媒體的春天來到了!

用政法新媒體的春天,帶來政法事業的萬紫千紅!丨政法網絡新媒體建設系列評論之一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落腳在新媒體,著眼在整個網絡,政法網絡新媒體的春天,要放在新時代的年輪中去看,方才顯出春天裡激盪的精神內涵——

會議強調,堅持“化險為機”,實現戰略導向從應對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向善用互聯網這個“最大增量”轉變。

用政法新媒體的春天,帶來政法事業的萬紫千紅!丨政法網絡新媒體建設系列評論之一

政法網絡新媒體的春天,到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上天厚愛中華民族,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得互聯網者得天下,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發展目標,作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一系列決策部署,描繪了新時代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藍圖。

一個個“彎道超車”的奇蹟反覆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誰掌握了互聯網,誰就把握了時代的主動權;誰輕視互聯網,誰就會被時代所摒棄。

政法網絡新媒體的春天,到來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時期。當今時代,人人有終端、物物可傳感、處處可上網,時時在鏈接。互聯網改變人們的生活,但也解構了規則,互聯網重塑了文化經濟業態,也顛覆了傳統秩序。網絡是開放的,安全是共同的,這裡既有關係到網絡主權、意識形態鬥爭的國家安全,也有網絡催生新型犯罪威脅到的人民群眾的安全。

一個個“由小變大”的網絡熱點案件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互聯網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變量,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

政法網絡新媒體的春天,到來在人民群眾提出對美好生活嚮往新要求的關鍵時期。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面對與政法工作息息相關的六方面新需求,民意在哪,政法機關就應該在哪,群眾路線順著網線和WiFi信號,走進網民的心裡。

一個個“帶著溫度”的政法網絡好聲音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眾聲喧譁中聽見黨的聲音,在眾說紛紜中聽懂黨的聲音。

用政法新媒體的春天,帶來政法事業的萬紫千紅!丨政法網絡新媒體建設系列評論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當今時代,社會信息化迅速發展。從老百姓衣食住行到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安全,互聯網無處不在。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一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具有重大意義。如何治理互聯網、用好互聯網是各國都關注、研究、投入的大問題。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郭聲琨書記指出,網絡創新為政法工作跨越式發展打造新動能、開闢新境界。此次會議上陳一新秘書長進一步指出,政法網絡新媒體是政法事業發展“最大增量”的關鍵要素。

在共和國69年的風雨中,政法機關鐵肩擔道義,在新時代的信息化網絡上,政法機關必當妙手著文章——

政法網絡新媒體不是為自己而存在,是為了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而存在!中國政法人不僅要用“刀把子”捍衛我們的紅色江山,也要用我們的“金嗓子”維護我們黨的執政地位。這就是我們的歷史使命。

我們必須為共和國守住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政法網絡新媒體不是為自己而存在,是為中國法治而存在!中國政法人不僅要用一個個經得住歷史檢驗的司法案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著史,也要用我們的聲音在廣闊的網絡空間為法治開疆闢壤。這就是我們的現實責任。

我們必須為中國法治創造互聯網上的天朗氣清!

政法網絡新媒體不是為自己而存在,是為人民群眾而存在!中國政法人不僅要用我們的流血犧牲守衛千家萬戶的安寧,也要用我們的辛勤與智慧提升人民群眾在網絡上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就是我們的夢想初心。

我們必須把政法工作深深紮根在人民群眾中!

用政法新媒體的春天,帶來政法事業的萬紫千紅!丨政法網絡新媒體建設系列評論之一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互聯網是“最大變量”但絕非“洪水猛獸”,轉變思路轉危為機,才能提高對互聯網的把握能力、對網絡環境的引導能力、對信息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絡安全的保障能力。

從網絡新媒體出發,讓互聯網成為提升政法事業的“最大增量”,用政法新媒體的春天,帶來政法事業的萬紫千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