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新媒體不是愛惜羽毛的紳士,而是戰士!丨政法網絡新媒體建設系列評論之三

“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如今,這句老話在政法新媒體工作者心中,有了更加現實與豐滿的意涵。

9月4日,中央政法委召開政法網絡新媒體建設工作會議,將政法網絡新媒體建設,放在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的高度,提出打贏兩個戰場的戰略佈局——

會議強調,堅持“打贏為要”,實現戰略佈局從打贏網下戰場向打贏網下網上兩個戰場轉變。

風光旖旎的互聯網帶來巨大機遇,同時也是一些人眼中的造浪利器。

2010年發生的“阿拉伯之春”,幾乎隨處可見互聯網在幕後的推動力量。自媒體視頻、社交網絡成為了散播憤怒,串聯街頭運動的最有效途徑。情緒催化下,大眾無暇更無心追本溯源,真相與謊言交織,動盪迅速形成,以致西方普遍將其冠以“社交網絡革命”或“維基革命”等名稱。

美國《福布斯》雜誌刊文稱,“突尼斯是第一個實現由公民、確切地說是網民推翻現政權的阿拉伯國家”,這要得益於它“現代化的通訊基礎設施、互聯網的普及和完全數字化的移動電話網絡”。

互聯網雙刃劍的負效應並不只發生於“遙遠的”中東北非,其暗色的投影同樣時刻縈繞在我們身邊。某種食物被汙染,“賣的人都不吃”;某種團伙又在幾座城市同時出現,特徵都是“三男兩女,戴墨鏡口罩”……這樣的傳言,許多人都似曾相識。然而沒人能夠預測,下一次,它將以什麼樣的面貌和目的出現。

作為黨和人民的“刀把子”,政法機關應對網下各類影響群眾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威脅已較為熟悉,我們敢於戰勝,更善於戰勝。在面對網上各類可能存在的風險和隱患時,更要善於排兵佈陣,贏取新的勝利!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鬥爭的主戰場。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係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

打鐵還需自身硬。如同廣大政法幹警始終堅守在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第一線,政法網絡新媒體也一直戰鬥在互聯網陣地的最前沿。

面對網上存在風險、隱患乃至威脅,政法網絡新媒體必須敢於亮劍:無論對手有多麼的強大,就算對方是天下第一的劍客,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狹路相逢勇者勝,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政法新媒體不是愛惜羽毛的紳士,而是戰士!丨政法網絡新媒體建設系列評論之三



不是隻有流行和娛樂才能在互聯網大行其道,人們更期待在網上看到公平正義。從於歡到於海明,互聯網見證了中國法治的不斷前行,廣大網民更在一次又一次的全民“法治公開課”中愈加理性客觀。這一路,政法網絡新媒體從未缺席。


政法新媒體不是愛惜羽毛的紳士,而是戰士!丨政法網絡新媒體建設系列評論之三



不是隻有惡搞和爆笑才能吸引網民,主動開展網絡意識形態鬥爭,積極宣傳黨的主張,旗幟鮮明地與各種錯誤思想觀點言論進行鬥爭一樣會得到廣大網友的支持。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佔領,人家就會去佔領。正面回應輿論關切、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迎接政法網絡新媒體的,一定是增粉與點贊!

亮劍,是政法網絡新媒體的一種勇氣和魄力,更彰顯了政法隊伍在互聯網領域的力量。

政法新媒體,不僅要有贏的勇氣,還要有贏的能力。這種能力相較於網下來說,就是政法機關的“軟實力”。要讓軟實力“硬”起來,就必須把其納入政法工作重要議題,明確目標全力建設,以政法硬實力保障軟實力,用軟實力增強硬實力,實現兩個戰場協同進擊,從而實現“打贏為要”的戰略目標。

互聯網上的政法新媒體,不能是愛惜羽毛的“紳士”,而要做戰場上的奮勇向前的戰士,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向著勝利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