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緣寺,嵩縣田湖鎮樊店村玉頂山上的歷史記憶


在我們廣大的農村,很容易見到寺廟,有的冠冕堂皇,有的簡陋寒酸,甚至有四磚築臺,祖祖輩輩的村民,焚香磕頭拜神佛。由此追溯細察,現在的新農村,依稀可見昔日的來龍去脈,希望藉此刷新些許記憶。

在嵩縣田湖鎮樊店村的西坡上,遠遠就能看見一座新修的廟宇,這便是遠眺九皋俯瞰陸渾的佛緣寺。

佛緣寺非常簡陋,幾間房屋一座廟宇,坡頂上看遍四周風景,村民暱稱此坡為玉頂山。

佛緣寺,亦稱金泉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世代滄桑多次修復。

據說鼎盛時期,殿宇雕樑畫棟,塔林遍及山坡,香客名僧雲集,聲勢頗為壯觀。

佛緣寺新修建的大雄寶殿,在村民心中也算金碧輝煌。

佛緣寺一側的配房,儘可能雕樑畫棟。

佛緣寺原本就坡而建,荒蕪的院落雜草叢生。

草叢中的殘斷石碑。

新修佛緣寺碑記載,明末清初闖王李自成攻到河南,六戰嵩州期間佛緣寺慘遭毀滅,僧散寺空斷壁殘垣雜草橫生。雍正五年附近鄉紳貢生聯名上書,將荒廢的佛緣寺改辦為孔林學府,由當時的洛陽府尹轉呈清廷,清衍聖公親筆書寫伊西書院。

生於斯長於斯的樊店村民,心目中自有家鄉的風景: 晴嵐望皋、伊水秋聲、柏坡霽日、皋渠柳蔭、裡溝寒溪、古寨塹水、文廟翠柏、社廟三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