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心城市——成都

國家中心城市——成都

成都

成都

趙雷的一首《成都》著實又讓中國西南部的這座城市火了一把。

成都,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是我國第四大航空樞紐,內陸地區領事機構最多的地區,世界500強企業達281家。2017年,GDP超1.3萬億元,城鎮化率達70.6%。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成都又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 漢為全國五大都會(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南都南陽,蜀都成都,吳都建康)之一;唐為中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2016年4月,國務院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成都旅遊

四川,好山好水好吃,可以說是一個“吃喝玩樂”的必去之地,今天小編就只為大家說說四川的省會城市——成都的吃、喝、玩、樂。

1.都江堰

國家5A級景區,位於成都市城西,距成都市48km,以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 ,距今22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有人說:去過成都的不到都江堰就不算真正的到過成都。交通:自駕遊從成都市駕車區經成灌高速公路到都江堰,約30分鐘車程。公共交通:可在市區乘坐市域軌道交通成灌線(成灌快鐵 ),分段計價,最高票價為15元。成都的茶店子汽車站,有大巴車直達都江堰市客運中心。成都東客站有直達都江堰市客運中心汽車,但每天只有一班在下午3:00左右發車,大約2小時到達。都江堰市內可乘1路、4路公共汽車或出租車到達景區。門票:

90元 /人,開放時間:冬季(12月1日——3月1日);8:00-17:30 其它季節(3月2日——11月30日):8:00-18:00。

2.青城山

國家5A級景區,位於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中國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 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之一,古時候的五大仙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陝西景福山、四川青城山)之一。青城山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景區內外,天師洞和圓明宮幽靜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主要景點有天然圖畫、建福宮、祖師殿、朝陽洞、老君閣、圓明園(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因供奉圓明道母天尊而得名)、上清宮、天師洞等。交通:省外遊客可先前往成都,再從成都搭乘班車或高鐵前往青城山。 成都的雙流機場有前往都江堰的大巴,火車北站則有直接開往青城山的高鐵。門票:90元,開放時間:旺季(3月2日~11月30日):08:00~17:00 ;淡季(12月1日~3月1日):08:00~18:00。6月-8月最佳。夏天的青城山是避暑的好去處,7、8月份去可以避暑,3到5月份會有登山節。

3.武侯祠

國家4A級景區,位於成都市武侯區,肇始於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侯而得名。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據史料記載,劉備於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後,靈柩運回成都,下葬於此,史稱惠陵。而按照漢制,有陵必有廟,所以在同時期,就有了漢昭烈廟誕生。大約在南北朝時期,成都武侯祠與惠陵、漢昭烈廟合併一處。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併入了“漢昭烈廟”,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現存祠廟的主體建築1672年清朝 康熙年間康熙十一年)重建。成都武侯祠現分文物區、園林區和錦裡三部分,景區內以劉備殿最高,建築最為雄偉壯麗。武侯祠後還有三義廟、結義樓等建築。文物區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和武侯祠三部分組成。交通:乘1、57、82、334、335 路至武侯祠站下車;乘8、21 路至武侯祠東街站下車。門票:成人60元,學生30元。

4.杜甫草堂

國家4A級景區,位於四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今甘肅省南部)入蜀輾轉來到成都。公元760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傾毀不存。唐朝大曆年間(766年11月-779年12月),草堂的大部分被時任四川節度使崔寧的小妾(浣花夫人)任氏族據為私宅。宋代又重建,並繪杜甫像於壁間,始成祠宇。此後草堂屢興屢廢,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規模和佈局。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入川,草堂毀於兵火。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朝均對成都草堂進行了重建和修繕。民國後期,地方軍閥混戰,草堂成為軍隊馬廄和傷病者醫療的病院,這段時期對杜甫草堂的破壞很大,祠宇門窗、亭臺水榭均被拆毀,所懸掛楹聯匾額損失殆盡,多被官兵取下當柴禾燒了。1952年杜甫草堂又經全面整修後,正式對外開放。交通:乘19、35、58、59、82、165、165、170、309、319路公交車可直達。門票:

60元,開放時間:夏季(5月~10月):8:00~18:30 冬季(11月~次年4月):8:00~18:00 Tips:閉館前20分鐘停止售票。

5.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國家4A級景區,位於成都北郊斧頭山,距市區10公里。我國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貓科研繁育、保護教育、教育旅遊、熊貓文化建設為一體的大熊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機構。喜歡大熊貓的可以到哪裡去看看。交通:乘87、198a、198、867 路公交可直達;或從市區乘出租車至熊貓基地40-50元,成都地鐵3號線熊貓大道站。開園時間:早上 7:30~下午 18:00,售票、驗票時間:07:30~17:00,全年開放,門票價格:58元,如果6週歲(不含6週歲)~18週歲(含18週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購半票;60週歲(含60週歲)至70週歲(不含70週歲)老年人購半票;免票:6週歲(含6週歲)以下或身高不足1.3M的兒童免票入園;70週歲(含70週歲)以上老年人、離休人員、老紅軍、殘疾人、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和本人身份 證免票入園(一級殘疾可免陪護一名)。

6.天台山

國家4A級景區,位於成都市邛崍市西南端,距成都市110公里,景區以玩水為主題的旅遊勝地,空氣清新,水很清涼,娛樂項目多,但瀑布較小。主要景點有:肖家灣、等樂安、小磨坊、和尚衙門、小九寨、正天台、秀水山韻和十八里香草溝等約30多處。特產:老鴨湯、老南瓜、野韭菜、美食五野野蕨菜等。交通:從成都金沙車站乘汽車經成溫邛高速公路約30分鐘可到達邛崍.也可從成都城北客運中心(火車北站)、石羊場中心站經新津沿新邛路到邛崍,從邛崍旅遊客運中心站乘車約50分鐘可到達天台山。成都新南門車站每天8:00和9:30有旅遊專列可直達天台山景區。景區的公交車單程(遊客中心-正天台)票價為23元,往返為46元。門票:門票 、景區門票為65元/人,沒有淡旺季之分。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7.寬窄巷子

位於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全長約500米。是一處獨具老成都民居特色的文明街,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準葛爾之亂後,選留千餘兵丁駐守成都,在當年少城基礎上修築了滿城。民國初年,當時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將“衚衕”改為“巷子” 。國家AA級旅遊景區,先後獲2009年“中國特色商業步行街”,這裡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裡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這裡是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寬窄巷子、大慈寺、文殊院)主要景區: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主要景點:

愷廬、德門仁裡、小洋樓、磚文化牆、拴馬石。交通:公交車線路:寬窄巷子鄰近於天府廣場、人民公園、琴臺路、百花潭公園等。可以乘坐:5路、13路、43路、47路、58路、64路、78路、81路、163路等公交車在“金河路”站下車,或乘坐62路、70路、93路、163路、340路等公交車在“長順上街”站下車。地鐵:地鐵4號線寬窄巷子站。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8.錦裡

位於成都市中心一環路以內,成都武侯祠大街中段,北鄰錦江,東望彩虹橋。錦裡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一部分,傳說中錦裡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現在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作內涵,集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錦裡一期於2004年10月31日建成開放,茶館、戲樓、酒肆、手工作坊、工藝品攤點、美食小鋪遍佈街區,更有一條好吃街,網羅了最具四川特色的各種名小吃,讓每一位遊客過足嘴癮。錦裡二期也於2009年春節前開肆迎客,錦裡二期大膽將水引入錦裡循環,形成“水岸錦裡”的新景觀。

交通:公交1路、57路、304路、306路、335路可直達。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小吃街晚上十點左右就會關門,部分酒吧通宵營業。

9.黃龍溪

位於成都平原南部,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距市區40公里,距雙流區35公里。黃龍溪建鎮已2100多年,歷史底蘊深厚。景區分為核心景區、擴散景區和延伸景區。以古鎮為中心的5平方公里的地區,她以古街、古樹、古廟、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碼頭、古戰場、古崖墓和古衙門的“十古”著稱。古鎮上還擁有的“一街三寺廟”,“三縣一衙門”,“千年古樹伴古鎮”等都嘆為全國奇觀。如果大家去了成都想感受古鎮的風韻可以到黃龍溪去看看。交通:公交:在雙流客運中心乘坐808到黃龍溪客運站下車,步行510米到黃龍溪古鎮;在華陽客運站乘坐公交車541路黃龍溪客運站下車,步行510米到黃龍溪古鎮;或者乘坐546路公交車到黃龍溪廊橋下車。步行200米到達黃龍溪古鎮。途經牧華路,雙黃路,駕車:全程約48分鐘。成都繞城高速(劍南大道大道出口下)——劍南大道—黃龍溪古鎮。

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10.文殊院

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佛教重點寺院之一,中國長江上下游四大禪林之首。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改稱文殊院。相傳隋朝時,隋文帝之子蜀王楊秀的寵妃,為當時的“聖尼”信相所建,故稱信相寺;五代時一度改名妙圓塔院;宋代仍稱信相寺;不幸的是明朝末年,信相寺毀於兵火;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1697年——1706年)官紳軍民捐資重修寺廟,嘉慶、道光年間,文殊院方丈本圓法師又採辦了82根石柱,改建、擴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現今的規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修繕寺廟。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交通:文殊院位於文殊院大街,距騾馬市購物中心僅10分鐘路程,乘坐16、55、64等公共汽車可以到達。門票:免費;開放時間:9:00——17:00。


成都名吃

1.火鍋,四川的火鍋想必大家都知道,去成都的時候一定要嘗一嘗哪裡的火鍋,四川火鍋的出現,大約在清代的道光年間,以麻,辣,鮮,香著稱,他來源於民間,昇華於廟堂,無論是販夫走卒、達官顯宦、文人騷客、商賈農工,還是紅男綠女、黃髮垂髫,其消費群體涵蓋之廣泛、人均消費次數之大,都是他地望塵莫及的。

2.擔擔麵 ,據說源於挑夫們在街頭挑著擔擔賣面,因而得名。2013年,擔擔麵入選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首次評選的“中國十大名麵條”。擔擔麵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麵了,它是自貢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隨後傳入成都,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擔擔麵的特點是麵條細薄,臊子肉質香酥,調料以蔥花、芽菜、豬油為主,略有湯汁,鮮美爽口,辣不重微酸。

3.夫妻肺片,聽著名字是不是很嚇人,其實這道菜挺有歷史淵源,相傳,清朝末年,成都街頭巷尾有許多挑擔、提籃叫賣涼拌肺片的小販。20世紀30年代,成都人郭朝華和妻子一道以製售涼拌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於選用牛肉鋪的邊角料做食材,價格便宜、味道好,頗受歡迎。人們就將這種涼拌牛雜稱為“夫妻廢片”。因為“廢片”二字不好聽,再加上食材中有牛肺片,便取‘廢’的諧音‘肺’,改名為“夫妻肺片”。後來,他們發現牛肺的口感不好,便取消了牛肺。2017年5月,美國《GQ》雜誌發佈了餐飲品賞大師BrettMartin最新出爐的“美國2017餐飲排行榜”,位於休斯敦的PepperTwins雙椒川菜館的招牌涼菜“夫妻肺片”榮登榜首,被評選為“年度開胃菜”。這道菜的英文名被翻譯成“史密斯夫婦”。

4.陳麻婆豆腐,陳麻婆豆腐(人們人習慣於稱之為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開創於成都外北萬福橋邊,原名“陳興盛飯鋪”。店主陳春富早歿,小飯店便由老闆娘經營,女老闆面上微麻,人稱陳麻婆,橋上常有販夫走卒,推車抬轎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腳、打尖。光顧“陳興盛飯鋪”的主要是挑油的腳伕。這些人經常是買點豆腐、牛肉。再從油簍子裡舀些菜油要求老闆娘代為加工。這種以民間傳統方式做出來的菜很受力夫們的歡迎,他們吃了麻婆豆腐,不僅胃口大開,且渾身舒暢,氣通血活,極易從疲勞中恢復過來。力夫們走南闖北,到處宣傳陳麻婆做的豆腐,麻婆豆腐很快便出了名。陳麻婆豆腐經歷了抗戰時期、解放初期、改革開放三個時期後發展越來越成熟,“陳麻婆”在上世紀榮獲四川省著名商標。相信全國各地都有麻婆豆腐,但是來到成都就可以嘗一嘗正宗的麻婆豆腐。

5.龍抄手,成都的“龍抄手”1941年開設於成都的悅來場,上個世紀50年代初遷往新集場,60年代後又遷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了。大家咋一聽這個名字是不是覺得很酷?其實龍抄手,北方多稱為餛飩(亦作混沌)山東有的地方稱餶飿,廣東則稱之為雲吞。不過每個地方的小吃味道有點差異,所以,大家可以到成都嘗一嘗龍抄手(即混沌)是不是味和其他地方不一樣。

6.冒菜,起源於成都,具有四川特色的傳統小吃。它以肉類、豆製品、青菜、海鮮、菌菇類作為主要食材製作而成的菜品,有火鍋型冒菜、滷水型冒菜、白水型冒菜。冒菜最為講究的吃法為"幹碟",即在小碟中放置乾的辣椒粉,加上鹽,味精等的調料,將鍋裡燙好的菜在幹碟裡輕輕一蘸,然後放進嘴裡,味道又香又辣,讓人回味無窮。

7.銅井巷素面,是以圓條細掛麵、芝麻醬、紅油辣椒等為原料,經煮制而成的一種特色風味麵條。其特點是麵條爽滑柔韌,成品鹹、鮮、麻、辣、香五味俱全,是成都頗具特色的傳統小吃之一。

8.鍾水餃,始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因開業之初店址在荔枝巷且調味重紅油,故又稱為“荔枝巷紅油水餃”。鍾水餃與北方水餃的主要區別是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製的 成都小吃-鍾水餃紅油,微甜帶鹹,兼有辛辣,風味獨特。

成都作為我國西南地區一個重要的城市,如今已經被批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所以希望成都在發揮特長的同時,能夠取長補短,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而不斷地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