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不要小看盜墓賊,他們很多人比專家還厲害

《盜墓筆記》相信大家即使沒有看過也一定都聽說過,從小說到電影再到電視劇,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諸多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在前幾年可以說是十分火熱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盜墓”的那些事兒。既然談到這個話題,那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馬未都。馬未都先生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收藏家和古董鑑賞家,曾在《百家講壇》節目中主講《馬未都說收藏》。此外他還是觀復博物館的創始人。

馬未都:不要小看盜墓賊,他們很多人比專家還厲害

馬未都先生幾乎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古董和收藏事業。長期的耳濡目染讓馬未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一件文物,別人都拿不準真假的時候,他拿到手上看一看便知其底細。當然,古董文物總是會和盜墓者聯繫在一起。

馬未都:不要小看盜墓賊,他們很多人比專家還厲害

對於盜墓者這一特殊群體,馬未都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撇開非法盜墓所觸動的法律規範不談,在某些方面,那些盜墓賊甚至要遠遠比所謂“專家”更加專業,走在前列。所以我們不要一味地貶低鄙夷“盜墓者”,他們甚至擁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方法,類似於咱們中醫裡說的“望”“聞”“問”。馬未都先生這麼說並不是在幫盜墓賊抬高身價,是確有其事。

馬未都:不要小看盜墓賊,他們很多人比專家還厲害

中國自古以來,盜墓行為就像春草長滿大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當初發現馬王堆漢墓時,一批考古專家說“此處無墓葬”,但是有兩個盜墓者卻認為有“寶藏”。於是,二人就偷偷地發掘,被晨練路過的老人發現,最後被送到派出所,交代了情況。考古專家們這才開始認真對待此事。兩個盜墓者還作為嚮導,和那些專家一起參與考古工作。盜墓者如此“厲害”離不開“望聞問”。

馬未都:不要小看盜墓賊,他們很多人比專家還厲害

望,就是用視覺感官去勘探當地的地形,山川河流的走向,就能清楚的知道古墓寶藏的位置所在。一般情況下,經驗豐富的盜墓賊都懂得中國古代的風水之術,用這個方法屢試不爽。

聞,就是他們用鼻子去聞從地下帶上來的土,是老土還是新土,從而通過氣味的差異來判斷周圍有沒有古墓和寶藏。而且通過聞,也能很清楚的知道要打洞的位置和深度。

問,就是和村裡的老人們交流談話,來判斷當地有沒有古墓資源。

馬未都:不要小看盜墓賊,他們很多人比專家還厲害

很多時候,盜墓者的挖掘工具比專家還先進。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盜墓者有時候走在專家的前面。

但必須明確的是,盜墓行為是違反國家文物保護法的,同時它也破壞了文物市場正常的秩序。如果這些來自民間的高手可以和政府合作,那麼中國未來的古墓挖掘和文物出土將會走向一個新的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