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嘴風云:一筆壞帳引發的慘案(二)

西北,上海。直徑相差2000公里,Thomas來回奔波。

幾個月前,Thomas美滋滋地規劃前途。剛做完一筆主動管理的融資項目,今年kpi有了保障,等過兩年升職考評,自己上位應該是大概率。

然而他的人生,將從攀登高峰的向上,急轉直下。

一看嚇一跳

故事由一次現場檢查說起。

炙熱的8月,Thomas坐在開往西北的飛機上。半年前,自己參與的資管計劃完成募集。此番前行,是履行常規的貸後檢查。

4小時後,Thomas到了項目所在地,他發現有點異常。半年過去,這裡進度緩慢,荒郊野嶺的城外,雜草在圍牆內恣意叢生。

“不應該啊”,Thomas自言自語,隨後打電話給企業的財務老總,約定晚飯。沒想這次,對方失去了往日熱情,冷冷回答沒時間。

心慌的Thomas趕緊給丁生彙報,丁生也覺得奇怪,趕緊囑咐他明天查監管賬戶。

第二天,Thomas來到企業,找到財務科後,提出想看賬戶。對方直接拒絕,理由是U盾在老總身邊,老總在外地出差。

貓膩太明顯了,Thomas聯繫丁生後,丁生馬上電話國企建設方。對方說也不知道什麼情況。

當日中午,丁生訂了去西北的飛機票。到了晚上,十萬火急地與Thomas匯合。

隨後5天,企業百般拒絕他們的要求,無奈之下,丁生央求建設方也一道前來。

轉機出現在第7天,丁生的軟磨硬泡起到效果。建設方的領導姍姍來遲,拗不過他們的強烈訴求,企業展示了賬戶。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陸家嘴風雲:一筆壞賬引發的慘案(二)

古老的騙術

丁生倒吸一口冷氣,他心裡清楚,這次在劫難逃。

監管賬戶顯示,卡內餘額少了很多。按照合同,企業應該每月將銷售款打進監管賬戶。明眼人看得出,錢被私自挪用了。

不僅如此,丁生聯合建設方,核查了企業的其他賬戶。令人驚訝的是,項目銷售已逾半年,資金迴流一半,但打到監管賬戶裡的,不及三分之一。

聯繫了當地有關部門,一幅早有預謀的欺詐,才暴露在陽光之下。原來企業老闆債臺高築,房產項目只是幌子,拿到募集資金和售賣樓花後,款項用於償還債務。

就算這樣,老闆仍然資不抵債。財務科說的出差,其實是去找下家,準備低價出賣地產項目。所有這一切,其他人都矇在鼓裡。

古往今來,最簡單的騙術,便是拆東牆補西牆。

晚飯時,丁生和Thomas愁眉苦臉。丁生心裡在盤算如何收場,Thomas擔憂自己的職業前途。

回到賓館,丁生躲在走廊打起了長途。不一會兒,他進來通知Thomas,明天訂三張飛機票。一張公司老總,一張他自己,一張律師。

老總和律師,要過來商討如何處置。Thomas本人,先回去善後工作。

搶救開始

Thomas快步走進辦公室,環顧一週,確認一間會議室沒人後,趕快把桌上資料搬進去。

按照丁生的指示,除了簽字、蓋章文件,他回來要把所有關於這個項目的資料銷燬。同時,銷燬資料必須保有電子版。

Thomas在房間裡緊張地整理材料,他害怕有人突然敲門,也不敢讓人家看到他在裡面。過了一小時,他快速抱著文件回到桌前,打開電腦比對電子版。

中午休息,Thomas悄悄來到公司尾房。這裡有一臺碎紙機,他準備動手銷燬甄別的材料。

整整半小時,塞紙、按鍵、塞紙、按鍵,反覆持續。路過的清潔阿姨忍不住往裡張望,好奇他在幹什麼。

祖國的另一端大西北,丁生迎接了老總和律師。他在出租車上把情況簡單說明後,老總沉默不語。

三人行至企業,拜訪了老闆。簡單的例行寒暄後,律師提出八點整改意見。丁生這才明白,原來老總早就想好了應急對策。轉念一想,項目也不是他找來的,何況追隨老總這麼多年,自己的烏紗帽未必會掉。

一邊構建自己的邏輯,丁生一邊看著對面老闆。老闆面無表情,聽完律師的意見後,緩緩站了起來,扔下一句:

“錢都給債主了,你們想要賬戶裡的,就自己去拿好了。”

哐當,現場石化。

源自:中國信託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