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開學季:山東省大學生「新六樣」成標配,7成花費超2萬

近期各大高校陸續開學,“千禧一代”也開始集體邁進大學校園,這批成長在新世紀的大學新生開學前都準備了什麼?為升學花費了多少錢? 齊魯人才網抽取5000名山東籍大學新生進行調研,發佈《2018大學新生升學花費調查報告》,具體情況如下:

7成大學新生升學花費超2萬,父母是主要支出者

2018開學季:山東省大學生“新六樣”成標配,7成花費超2萬

據最新調查數據發現,7成準大學升學成本高於20000元!30000元以上的佔比高達30.34%;20000—30000元之間的佔比為40.03%;低於10000元的佔比僅為4.67%。資金來源方面,“父母出錢”佔91.67%,“自己打工”僅佔6.28%。大學新生自立能力普遍較差,父母依然是大學新生升學花費的主要支出者。對於一般工薪家庭來說,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升學成本如此之高,不得不好奇:他們把錢都花哪去了?

“新六樣”成標配,配齊最少 3萬元

據調查顯示,大學新生們的升學花費除了學費,電子產品花費是大頭。電腦、手機、平板這老三樣的開學標配如今也豐富起來,增加了數碼相機、藍牙耳機、智能手錶,“升學新六樣”配齊最少也要3萬元。除此之外,購物、升學宴、個人包裝……樣樣花費不菲,父母們深感“口袋緊張”。有家長甚至調侃道:“錄取通知書還沒到的時候,賬單就先送來了。”

根據花費去向及金額可以將大學新生升學成本大體分為以下幾個檔次:

2018開學季:山東省大學生“新六樣”成標配,7成花費超2萬

升學花費動輒過萬,職場中年父母經濟壓力大

看完以上“花式高消費”,職場人士不免有些擔憂,賺多久才能撐起一個大學新生的升學花費?孩子即將開學開心地買買買,但對於父母來說,開學季讓他們倍感壓力。齊魯人才網發佈的山東省二季度各地市平均薪酬,與鉅額升學成本相比,簡直赤裸裸地扎心!畢竟很多父母都是普通工薪族。

2018開學季:山東省大學生“新六樣”成標配,7成花費超2萬

(注:以上數據來自齊魯人才網正在發生招聘交易的市場薪酬,並不是所有崗位的平均薪酬。)

雖然培養一個大學生很“燒錢”,但父母都是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受訪者李女士說:“我家孩子考得不錯,被山大錄取!我和孩子他爸都是普通職工,這麼多年為了培養他搬過家、租過房,但是再窮不能窮教育,收到通知書那一刻覺得什麼都值了。孩子開學該買的都買了,不能比人家矮半截。”熟不知這群樂此不疲買單的父母們正面臨著尷尬局面——職場中年危機。45歲左右的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已沒有年輕人有競爭力,辭職也沒有年輕人有魄力。很多人看到齊魯人才網發佈的以下兩條“職場曲線”,都沉默了。

2018開學季:山東省大學生“新六樣”成標配,7成花費超2萬

從山東職場人崗位薪酬來看, 45歲是職場薪酬“分水嶺”,“職場老鳥”薪酬還不及應屆生。山東職場人從19歲開始到40歲左右,其崗位薪酬始終在平穩增長,40歲到44歲出現波動,45歲以7285元的平均薪酬達到職業薪酬高峰,但是45歲以後,崗位薪酬出現斷崖式下跌,49歲的崗位薪酬已經不及22歲。

2018開學季:山東省大學生“新六樣”成標配,7成花費超2萬

從跳槽週期來看,跳槽週期和年齡呈正相關關係。隨著職場人年齡的增長,跳槽週期也相對較長,職場人在18歲時工作週期僅為1.1年,55歲時已高達10.75年,兩者間相差10倍。在中年人身上“一言不合就辭職”的現象是不存在的,都知道跳槽是漲薪的一種途徑,但是大多數人表示“辭不起”,到了45歲工作穩定就好。

不同年齡段的人看到這份報告有不同的感想,希望大學新生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同時培養自力更生的習慣,不要過分依賴父母。父母們能理性對待孩子升學,未來是否有好的發展還得靠個人努力。職場人士要不斷提升自己,增強自己的競爭力,避免職場中年危機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