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在這個技術被過分強調的年代,手作之物的溫度將人們帶回到共有的過去。冰冷的工業化,溫暖的手工藝,就像安心享用的一份午餐,值得回味與細品。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關於銅器的記憶

銅香爐、銅燭臺、銅“湯婆子”、銅面盆......這些小時候我們經常看到的傳統傢什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然而,在佛堂古鎮,有著一位多年來一直堅持手工製作銅器的手工藝人,面對繁華不再的銷售市場,卻依然選擇堅守,他是王震民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銅器對老一輩的義烏人來說印象尤為深刻,特別是銅罐。那時大家出門在外闖蕩謀生,沒有固定住所,隨身攜帶的銅罐,便是移動的灶臺。銅罐煨出來的白米飯,香氣誘人,倘若在米里放上若干香腸一起蒸煮,那真是一道人間美味,直到現在義烏民間仍有著“銅罐飯,砂鍋肉”的說法。

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王師傅的店位於佛堂老街下街39號,是佛堂迄今為止最早一家集銅器產品自主設計自主打造自主銷售為一體的商鋪。48歲的店主王震民是一個有著30年資歷的老銅匠,店鋪裡出售的銅罐、銅壺、銅碗等銅製品許多都是他一錘一錘敲打出來的。

見我們有興趣,王師傅放下手邊的活,跟我們娓娓道來這些年他與“銅”的故事。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王師傅15歲時因種種原因輟學了,16歲便跟隨“永康銅藝”傳承人蔣躍祖師父學習打銅技藝。在20世紀80年代,打銅被認為是小資本,在工廠裡是不允許出現的,為此王師傅曾一度想放棄學習這門技藝,但源於對銅藝的熱愛與追求,以及為了生計,最終王師傅通過自己的摸索繼續堅持了下來,這一堅持就是30年。

銅器:手作之物的溫度

我們都珍惜這世上獨一無二的事物,而對於王震民師傅來說,一件件純手工打造的銅製品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一件銅製品從原材料到最後的成品需要經過七道工序:

熔銅、成型、煅打、裁剪、焊接、修飾、雕花。每道工序都會在銅製品上留下獨特的紋理與質感,這是流水線生產所難以模仿的,也正是手製銅器的難能可貴之處。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精美的物品總是需要時間的洗禮,王震民師傅的銅製品也不例外。現在流水線操作可以提高銅製品的產量,但經冰冷機器所生產出來的銅製品也都是冰冷的,而經王師傅純手工製作出來的銅製品,傾注了王師傅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因此它是溫暖的,充滿了溫度與祝福

佛堂紀事|到老街探尋用手藝說話的打銅人30年與“銅”相伴的日子


風景雖然優美,但總會隨著時間消失,王震民師傅的制銅技藝也如風景般正在慢慢消失。三十餘年的光陰,王師傅一直堅持著這門手藝,但如今歲月不饒人,上了年紀的王師傅不知道還能傳承這門手藝多久。問及其子女是否願意從父親的手中接過時代的接力棒時,都以太累而婉拒。看見此文的你如若對銅製品有興趣,可以試著向王師傅拜師學藝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