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8月2日,隨著從上海開往成都的動車駛進成都火車站,歷時10天,跨越2000多公里的米易縣“不忘初心·逐夢前行”青少年公益夏令營活動終於圓滿結束了。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出發前,米易縣委書記王飈曾親手交給了孩子們一幅畫,畫上簡單的圖案勾勒的是米易縣的輪廓。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當夏令營結束後,再次交回米易縣委書記王飈手上的畫,則充滿了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簡單輪廓的畫已經被孩子們填充上了絢麗的色彩。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從米易出發,抵達南京、嘉興、上海,是一段跨越山和大海的旅程。一路上,孩子們留下了遍地的歡聲笑語,成長應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成長似乎又來得很快。在10天的時間裡,孩子們看見的、遇見的、學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已經開啟他們內心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 在中山陵392級臺階上,孩子們留下了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 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激發了孩子們自強不息的奮發之心;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 在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外,孩子們誦讀的錚錚誓言似乎還在耳邊迴響;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 登上上海環球金融中心100層高樓,孩子們第一次俯瞰一座大城市,一顆名叫“夢想”的種子,已在孩子們心中發芽;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 走在同濟大學校園裡,梧桐樹蔭灑下的斑駁光影讓孩子們憧憬無限,他們大聲向天空吶喊著:“同濟大學,等我來。”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一路走來,孩子們見識了大城市的科技與繁華,深入學習了“紅船精神”及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人民自強不息、腳踏實地的奮鬥精神。

在米易縣2018“不忘初心·逐夢前行”青少年公益夏令營活動總結會上,孩子們踴躍發言,紛紛表達了自己參加此次夏令營後的感想。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王睿:“這一次夏令營,我過得很充實。我看到了因為落後,30萬遇難同胞飽受欺凌,我們身為擁有5000年曆史的炎黃子孫,要更加努力,將來要為五星紅旗添彩。在遊覽同濟大學的時候,我心想,要是我以後能考上同濟大學就好了

對於我們來說,時間寶貴,我們應當發奮學習、不忘初心、逐夢前行。等我們長大後,學到一身本事,一身學問,和其他同學一起建設米易更加美好的明天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李銀寧:“在旅途中,我們第一次坐動車,第一次看見了廣闊的大平原,親眼目睹了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先進科技在南京和嘉興,深入學習了紅船精神,學會了敢於創新以及為祖國和人民奉獻的精神。”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李鑫梅:“我們背上書包踏上旅途,彷彿還是在昨日。回想起我們走過的每一個地方,才發現,這十天就這樣悄然從我們奔走的腳步中溜走了。這次夏令營給了我們很多展現自我的機會,讓我們從開始的緊張膽怯,變得大膽自信,這些都離不開老師們的鼓勵和同學們之間的互相感染,在這裡,我想對每一位帶隊老師、工作人員、保障我們安全的醫生和警察叔叔道一聲謝謝。”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嚴明維:“十天的夏令營結束了,這裡的老師領導們,都在默默的關愛我們。昨天坐高鐵的時候,李老師給我們照了合影。後來我就在想,這麼多老師和小夥伴,我們就要分開了,當時我就哭了,但是我覺得這種哭泣不是懦弱的表現,因為我們深藏著愛,我不希望和老師、同學們分開,我和你們在一起非常的快樂,感謝你們。”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孩子們樸實又真誠的話語,令人動容,言辭中透露著對家鄉米易未來發展的憧憬。

在總結會上,米易縣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副主任劉程表示此次公益夏令營活動,受到了米易縣委、縣政府和省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關心的高度重視,此次夏令營活動圓滿結束,大家也都收穫滿滿。

米易縣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副主任劉程:“這次活動,我想應該是各位同學人生中最寶貴的回憶,我們活動的主題是‘不忘初心 逐夢前行’,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夢,匯聚在一起就是我們的中國夢。再過10年20年,同學們將會成為家庭、社會的中堅,成為國家的希望。此次的活動,同學們親眼目睹了平時從電視和書本上接觸到的一些見聞、知識,和實際相結合了。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我希望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就要立下雄心壯志,為我們的家庭,為我們的米易,為我們的社會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復興,大家都要共同努力的去學習,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做一個感恩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有信念、有本事的人。”

此行,已經是米易縣第6次組織夏令營活動。此前,已有2000餘名孩子通過夏令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聞、播下了夢想的種子、開啟了追求夢想、實現夢想的新徵程。

米易縣教育局副局長陳勇表示,米易縣委、縣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超過了國家要求的GDP的4%,在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的時候,也沒有一年減少對教育的投入,把對孩子們的關愛落到了實處。

米易縣教育局副局長陳勇表示:“此次夏令營,安排得非常有內涵,讓我們的孩子們在每一項活動中,都有收益。舉辦這樣的活動,充分體現了米易縣委、縣政府在踐行為人民服務上,始終把老百姓裝在心中。

米易縣的教育在這幾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九年義務教育方面,米易縣委、縣政府實行三免三補政策,這在很多地方都是領先的。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米易縣委、縣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超過了國家要求的GDP的4%,在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的時候,也沒有一年減少對教育的投入,把對孩子們的關愛落到了實處。

此次活動實現了米易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不能因為地處邊遠山區,而落後於時代,讓我們的孩子生在米易,能眼望世界,能享受到現代最高科技的教育手段,能享受到最先進發達的地區同等的優質教育。

米易縣委、縣政府正在努力發展教育,此次活動也體現了米易縣委、縣政府對全縣孩子們的關愛。通過近10天的活動,孩子們的眼界開闊了,能力增長了,自信心樹立起來了,特別是為自己實現夢想,擺脫貧困,實現我們強縣、強國之夢,同學們下定了發自內心的決心。”

米易縣團委書記汪鼎勝在總結會上也作了一次全面的總結,不僅對此次活動表示充分的肯定,也為孩子們成長感到無比欣慰。

米易縣團委書記汪鼎勝:“通過這次融入不同種類元素的夏令營活動,將自然風景、歷史人文、建築瑰寶、紅船精神等,融入到了遊中學,學中悟、悟中思、思中做,進一步讓全體營員甚至工作組成員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深入學習了紅船精神以及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人民自強不息、腳踏實地的奮鬥精神。通過集體生活的點點滴滴,養成了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總的來說,本次夏令營活動豐富、流程細緻、管理嚴格、成效明顯,整個過程讓我們感受到了工作組各位成員的傾情付出和全體營員的學習提升,通過這次從嚴、從謹的遊學之旅,讓全體營員們經歷了一次高密度、大容量、全方位的能量汲取和精神洗禮,大家既充滿了收穫的喜悅,又帶著對彼此戀戀不捨。

正因為這樣,我們這兩天說的最多的是活動圓滿,收穫滿滿,想得最多的是中國好室友,感情要長久。”

近年來,米易縣把“人人同享人生出彩的機會”作為精準脫貧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更加關注貧困地區青少年的成長髮展和身心健康。四川經濟日報社社長、總編輯李銀昭也在總結會上為孩子們講起了故事。

四川經濟日報社社長、總編輯李銀昭:我今天就是跟同學們一塊兒坐著聊聊天,給大家講講故事。

我要講的故事,是關於一隻老鷹。同學們都知道老鷹是在天上飛的,但是有一隻老鷹很小的時候從樹上摔下來,被人撿回家,和鴨子放在一起養。老鷹慢慢長大後,走路的方式和鴨子一樣,這是因為它不知道它的祖輩是怎麼走路的。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你的天賦有多高,不論你天生的基因裡面能力有多強,環境是決定你們將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同學們,你們是非常幸運的,這是我從之前各位長輩的發言中聽出來的。你們幸運的地方在於,哪怕你是一隻鴨子,這個環境在想把你們培養成一隻鷹,無論你們的家庭環境是怎樣的,米易縣委政府的領導,都把你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在座的每一位老師和這些長輩也希望你們能比他們飛得更高一點,這也是米易縣委政府組織你們從山裡走出來,看看外面世界的目的。

我相信這一次出來以後,對你們的未來,有很大很大的影響。我相信你們每一個人,走過的每一個地方,看見的每一件事,和這些老師那麼近距離的親切的交流,包括很多同學剛才也講了,都會在你們心裡面牢記。

你們的未來都可以做一個很優秀的人,但是今天你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一個就是修身,這個順序顛倒就不行。如果在你們這個階段老是想著治國,平天下,有這個理想是可以的,但你們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你們是沒有這個平臺的,你們是沒有這個機會的,那是理想可以,但是你們一定要知道我們今天做什麼。

當你們工作以後,你每天有8個小時不能學習了,你的任務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所以同學們,你們是沒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學習的,不論成績好還是不好,成績好的同學需要加油,成績現在還不好的同學,通過學習以後,一定會提高自己。

加油,同學們!

此次米易縣青少年活動僅僅是冰山一角。為了幫助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米易縣早已把“關愛下一代”的工作列為全縣的工作重點,甚至在諸多領域都是領先地位。

米易縣已經舉行了諸多送勵志青年事蹟進校園的活動,湧現出了“全國曲棍球冠軍劉玉月”“年輕的世界冠軍曾正超”“音樂盲少博史尼撒”“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彭超”等先進青少年……以“弘揚榜樣力量”為推動,激勵孩子們發奮圖強。

01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從村娃兒到皮艇界“大神”

攀枝花籍世界冠軍——李露

李露出生於米易縣埡口鎮回箐村一組一戶農家小院。父親李明是米易縣皮劃艇激流回旋競訓基地的一名保安。2005年,米易新建的皮划艇基地對外招生,13歲的李露就報名了。

突破了重重困難,李露不但入選了,還拿到了那年省運會皮划艇的金牌。從此,李露就成了米易縣乃至四川省的皮划艇運動員中的佼佼者。

2008年,李露入選省隊;2009年,又入選國家隊。四年時間,她就實現了從“零基礎到國家隊”的夢幻旅程,並開啟了自己的奪金之路。

2014年6月2至9日,在英國舉行的皮劃艇激流回旋(倫敦站)世界盃比賽中,李露勇奪女子皮艇冠軍,成為我國女子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首個世界盃冠軍。2016年4月24日,李露獲得亞洲皮劃艇激流回旋錦標賽女子皮艇冠軍。2016年,李露代表中國參加了第三十一屆里約奧運會皮劃艇激流回旋比賽。2017年8月17日,

李露斬獲第十三屆全運會皮劃艇激流回旋女子單人皮划艇冠軍。

02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攀枝花兒紅豔豔

年輕的世界冠軍曾正超

2015年8月16日,在巴西聖保羅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閉幕式上,來自攀枝花米易的中國十九冶員工曾正超勇奪焊接項目金牌,並被世界技能組織評為中國隊唯一一個國家最優選手獎,實現了中國在世技賽金牌零的突破。

捲起衣袖,曾正超手臂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燙疤,每個疤痕都是一個見證,見證著這個追夢少年勇往直前的青春和他閃耀世界的焊接之路。

03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一諾千金的“兄弟”張滔

2008年,12歲的張滔和13歲的彭超在米易縣第一初級中學校相遇。第一次見面,張滔深受震撼:一個沒有雙臂的人居然堅持讀書而且成績優秀。入學第一天起,張滔就主動幫彭超穿衣服、擠牙膏、擰毛巾,照顧他的日常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論學習生活壓力多大,張滔從未放棄,從未選擇離開他的兄弟。

此外,他們還彼此鼓勵,相互學習,一起拼搏。最終,彭超以603分的成績被四川大學錄取,張滔以604分的成績被重慶大學錄取。

七年時間,張滔一諾千金,默默陪伴彭超,用行動詮釋了助人為樂的全部意義。他先後榮獲“四川省第六屆優秀青年志願者”“攀枝花市優秀共青團員”“攀枝花市青年志願之星”。

04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全國僅10人獲此殊榮

攀枝花無臂考生彭超讓我們驕傲

彭超,攀枝花市米易人。6歲時意外觸電失去雙臂,他卻用雙腳完成常人之所不及。求學路上,困難萬千,卻都成為了他進步的階梯。在他的骨子裡,流著一股不屈的精神泉流,他堅信憑藉雙腳依然可以書寫自己燦爛人生。

殘運會上,他傳遞了火炬;中國詩詞大會上,他迅捷搶題戰勝北大博士奪得第一期擂主;他考入四川大學,積極參加各類活動,獲評“感動川大十大人物”。他用行動證明,自強的人生無需他人憐憫,折翼的天使仍舊活得精彩。

05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米易姑娘劉玉月:回到夢開始地方

劉玉月年少時活潑好動,尤其喜歡各種運動項目。一次,她無意間瞭解到曲棍球這項運動,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2007年劉玉月被入選省隊集訓時,這個米易女孩第一次體會到血與汗的滋味。臉破相都算小事,骨折、韌帶拉傷讓她苦不堪言。或許,來自大山的孩子都有一股倔強的韌勁,不管昨天受了多少傷,她第二天一定會準時出現在訓練場上。

在2017年全運會女子曲棍球決賽上,四川隊以4:3戰勝遼寧隊,劉玉月和四川隊的女將們一起摘得桂冠。這是四川女子曲棍球隊第一次登上全運會的冠軍寶座,不僅圓了她長久以來的夢想,更是實現了幾代四川曲棍球人的心願。

06

跨過了山和大海,60名米易娃載夢歸來

領略平凡生命的完美綻放

——音樂盲少博史尼撒的逆光飛翔

家住攀枝花米易縣的彝族少年博史尼撒一出生視力便先天性一級殘疾,雖然從未看見過這個世界,但博史尼撒有著過人的音樂才華,天賦極高。

博史尼撒每月要坐25個小時的火車,揹負近20公斤的手風琴,到四川音樂學院學習。他的堅強、樂觀以及對生活的熱愛,深深打動了原米易縣關工委執行主任刁亞中。刁爺爺為他聯繫老師,鼓勵他參加各種比賽,還聯繫當地縣殘聯等單位,資助他遠赴北京、天津等地參加比賽。

2014年在全國第八屆殘疾人藝術匯演中,他以一曲《快樂的哆嗦》獲得金獎,這是他在國內外大賽中獲得的第13個獎項。國際著名音樂家、俄國功勳藝術家夏洛夫稱讚他是“手風琴的未來”。

“下一代,是祖國的希望,我們通過組織夏令營,希望能夠幫助米易的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習慣,努力培養他們成為愛祖國、有知識、有品德、有作為的新一代建設者,與全縣人民共同建設陽光、激情、活力、生態米易,攜手同步邁進小康社會。”米易縣教育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