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體育運動新賽點

新科技,體育運動新賽點

免填充環保人工草,無需填充橡膠顆粒、石英砂,透明環保背膠,100%可回收,安全環保。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 邱登科】

“不僅本次世界盃,在更加廣泛的體育運動領域乃至全民健身運動中,新科技將運用得更加普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新科技將成為體育運動新賽點,”廣州愛奇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雷愛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做如是判斷。

在中國開發穿戴設備的哥倫比亞創業團隊領軍人物,就學於中山大學的藍天也告訴記者,中國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穿戴設備市場,顯示出強大的科技應用於運動的發展潛力。

從更加廣泛的體育產業觀察,新科技的應用不僅層出不窮,而且充滿想象力,讓體育競技場也成了新科技的賽場。

人造草皮已可用於頂級賽事

雷愛新介紹,不久前完工的貴州雙龍生態體育中心的足球園區由十一人制標準足球場和四片五人足球場組成,所有足球場全部採用愛奇高性能免填充環保人工草,無需填充橡膠顆粒、石英砂,透明環保背膠,100%可回收,安全環保,通過了國際足聯FIFA LABOSPORT檢測認證,可舉辦最高級別的專業賽事。

記者瞭解到,國際足聯將進一步擴大免填充環保人工草的使用範圍,很可能於本屆世界盃結束後的10月份左右批准其於A級賽事使用。即將於今年8月在肇慶舉行的廣東省運動會部分賽場已經採用免填充環保人工草。

新材料讓整個體育場地產業發展迅猛。不久前在廣州舉行的2018第8屆亞太地坪展上記者獲悉,地坪、運動場地、彈性地材行業的總產值從2000年的5億元增加至去年的1000億元以上。

新材料讓“反季節”運動成為可能

上述人造草是“反季節”運動的一個典型實例。以往在寒冷乾燥北方的冬季,百草凋零,很難開展戶外足球運動,而人造草的廣泛使用讓冬季足球在北方地區成為可能。

另一種讓“反季節”運動成為可能的技術是“旱雪”仿真技術。

記者瞭解到,旱雪仿真雪率可達到九成,安全性高、恢復彈性好、減震性強,不受季節限制,大大降低了公眾參與的成本。冬天更是可以結合人工造雪技術,將雪場轉化成真雪覆蓋的場地。

雷愛新總結說,科技產品的應用可以打破運動氣候和地理條件限制,讓南方冰雪運動愛好者夏天可以滑雪,讓北方足球運動愛好者冬天可以踢球。

全民健身也有高科技

藍天分析,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日益發展,數字技術在普通民眾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藍天舉例,跑步、自行車騎行、游泳、籃球、足球和乒乓球在中國是受眾基礎非常龐大的大眾健身項目。很多愛好者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運動的目標也不再僅僅是強身健體、自娛自樂,他們開始參與到各種業餘或者非業餘的賽事中,這就對運動技術技能、體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藍天表示,對於這部分人群而言,通過數據採集、分析,執行科學的訓練,就成為了他們能否達成目標的關鍵。

相關機構發佈的2018中國健身趨勢和2018全球健身趨勢顯示,用於數據採集、分析的可穿戴設備主要包括體制追蹤設備、智能手錶、心率監測設備、GPS追蹤設備等。

而藍天團隊研發的穿戴設備則特別注重設備的社交功能。藍天強調,社交功能對穿戴設備而言顯得尤為重要,能夠幫助運動愛好者找到同道中人,找到合適的玩伴和教練,還可以分享運動的經驗和樂趣。

人工智能提升運動參與體驗

率先在籃球訓練場啟用的一套人工智能系統讓參與者有了更加精確的運動體驗。

據畢業於浙江大學的人工智能領域創業者王海濱介紹,作為曾經的大學生籃球運動員,他一直希望能夠讓人工智能走進籃球場,提升草根籃球群體的參與體驗、分享高水平運動員所享受到的服務。為此,他和他的團隊開發了一套集視頻記錄、大數據、雲存儲與人工智能算法的“睿系統”,就是一套智能體育視頻大數據整體解決方案。

王海濱分析說,很多運動隊,包括全國很多的高校、高中、初中、小學,需要在自身成長過程中用上視頻分析技術。但一套專業設備大概需要接近30萬元人民幣,他表示希望能夠降低成本,讓業餘運動隊也能用得上。把頂尖的技術推向草根,就是“睿系統”希望達到的目標。

王海濱暢想,每一個籃球場都應該是全天候的科技世界。打球的小夥伴只需要刷臉進入,穿戴好相應的智能識別設備,球場就可以自動提供一場籃球比賽所需要的各項服務,包括計時、計分、技術統計、慢鏡頭回放,甚至智能的判罰系統。當然,這場比賽還能通過網絡向全世界進行視頻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