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還在爲孩子不講衛生而發愁嗎?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的衛生意識感很差,我們經常能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小夥子,長得也不賴,但就是鬍子拉碴、穿著皺皺巴巴、甚至還有油漬,這樣就會給人一種很邋遢的感覺,讓人頓時沒有了好感。還有一種大家也都知道,在宿舍裡隨處可見的是桌子上的剩菜剩飯,仔細一看都要發黴了。床下的世界更是精彩,空瓶子,髒鞋橫七豎八的躺在一起。床上也是慘不忍睹。這副場景讓我們誤以為是剛被打劫過。大家有想過這是因為什麼嗎?是因為年齡還小還沒有打理個人衛生的能力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小時候就沒有養成良好的保持個人生活衛生的習慣。

媽媽還在為孩子不講衛生而發愁嗎?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有一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那就是病從口入,說的就是衛生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健康,但是另一部分人會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是缺乏科學依據的。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不講衛生而染上了急性或者慢性疾病,從而影響了身體健康。尤其是孩子,他們的抵抗力還比較差,所以養成講究個人衛生習慣是很有必要的。近來,有一個媽媽和小編訴說了她的煩惱,想讓小編給出出主意,接下來讓我們大家一起看看這位媽媽遇到了什麼難題。她的女兒佳佳是個很漂亮的小姑娘,每次出門的時候,都會把她打扮的美美的,這麼漂亮的一個小女孩,卻有著一個壞習慣,她的房間特別亂,推開房門,可以看到床上的衣服堆成一堆,玩具也是隨地可見,經常都是媽媽剛把它整理好,很快房間又被弄得亂七八糟,媽媽讓她自己收拾屋子的時候,她卻說道:“這是我自己的房間,想怎麼弄就怎麼弄。亂點是我的自由,您要是看不慣的話,您打掃就可以了,我住著挺好的。”媽媽覺得孩子必須要愛整潔和講究個人衛生,但是媽媽怎麼說孩子她都不聽,也不想用打罵孩子的方式,這可讓媽媽愁壞了。其實改掉孩子的壞習慣,媽媽可以試試這4招。

媽媽還在為孩子不講衛生而發愁嗎?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1、允許孩子把房間弄亂,但是要求孩子自己把屋子整理好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兒,這件事改變不了的。但是家長最生氣的事情的就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才把房間打掃好,孩子回家後還沒一會兒功夫就又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其實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他們意意識不到自己把房間弄亂有什麼影響,他們的眼裡只有那些好玩的玩具,有的家都會呵斥孩子又把房間弄亂了,然後又開始去收拾屋子,其實這樣子是沒有成效的。因為孩子就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是他們做得不對,這就和文中的佳佳一樣,所以家長應該就讓孩子們養成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的習慣,讓他們自己收拾,不要總讓他們覺得自己弄亂了房間,會有人幫他們收拾。如果孩子比較小的話,你可以跟他一起收拾,告訴他哪樣東西應該放在哪個地方,不要獨自讓孩子收拾房間,最好能讓孩子把收拾東西變成一種樂趣,這樣孩子就會很樂意去收拾房間。

媽媽還在為孩子不講衛生而發愁嗎?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2、要求孩子把東西放在指定的地方

家長在自己收拾屋子的時候,不妨把孩子也叫到身邊,告訴他們各種東西應該放在哪裡,最好還能夠歸類。分類的好處就是既易於尋找也不至於玩具堆在一起互相擠壓造成一些物品的損壞。另外在分類的時候,孩子的東西要能夠方便他們自己去拿,而不需要依靠大人。在告訴孩子這些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一些別的方式。比如說孩子有一個狗狗的毛絨玩具,你可以告訴他“這裡是狗狗的“家”,白天和狗狗玩耍了以後,一定要讓狗狗回到自己的“家”。這樣的方式我覺得大部分孩子都會容易接受,以後玩完玩具就會主動的將玩具放好。

媽媽還在為孩子不講衛生而發愁嗎?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3、適當地幫助孩子

有些孩子的習慣是比較好的,即便是這樣,有些大件的物品,家長還是應該幫助他們學會使用,家長可以先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在他能力達不到的時候再幫助他,孩子收拾的同時要教會他如何收拾,這樣孩子才會慢慢有提高,在他們收拾完屋子的時候,要適當的給孩子鼓勵,讓他們有成就感,這樣有助於他們以後能夠獨立主動的去收拾房間。

媽媽還在為孩子不講衛生而發愁嗎?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4、重要的是指導和監督

要想孩子做的好,首先爸爸媽媽就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範,養成好的習慣,做事情要有規律和秩序,不要要求孩子一下子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改變,做什麼事情都是有一個過程的,要讓他們知道,應該做到什麼樣子才是合格,怎麼樣才叫乾淨整潔,慢慢的他就會明白你的意思,變成了你希望他們做到的樣子。當然,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能力來定目標。

媽媽還在為孩子不講衛生而發愁嗎?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這下寶媽們知道應該怎麼做了吧,如果覺得有幫助,趕快收藏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