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度高低對肉雞、土雞都很重要!

溼度高低對肉雞、土雞都很重要!

雛雞對溼度的要求不象溫度那樣嚴格,適應範圍較大。溼度控制原則是:前高後低。一般前10天的相對溼度應保持60%~70%,後期50%~60%。如果前期過於乾燥易引起脫水,羽毛生長不良、影響採食且空氣中塵土飛揚,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應在熱源處放置水盆、掛溼物或往牆上噴水等,以提高溼度。後期由於日齡增長,採食量、飲水量、呼吸量和排洩量的增加,容易造成溼度過大的現象,因而應以防潮為主。要定期打開門窗、進排氣口,開動風機排出溼氣

溼度高低對肉雞、土雞都很重要!

溼度對肉雞呼吸道的影響

呼吸道時刻受到空氣中各種微生物致病菌、粉塵顆粒、有害氣體及空氣溫度和溼度的刺激。正常條件下,肉雞的呼吸道溼潤且覆有一層帶黏液的纖毛上皮,將吸入呼吸道的粉塵、微生物等吸附並通過纖毛擺動排出體外。RH過低導致鼻、氣管、肺等呼吸道黏膜水分大量流失,降低呼吸道纖毛的運動功能;RH過低還會導致流感病毒和致病力很強的革蘭氏陽性病菌繁殖速度加快;同時,空氣乾燥使舍內粉塵顆粒大量增多,各種微生物同粉塵形成微生物氣溶膠,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經血液循環進入血液,使呼吸道防禦能力減弱,免疫功能降低,易發生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及大腸桿菌病。Mercke報道,RH從90%降到20%,氣管黏膜纖毛波動頻率呈線性降低。Jericho報道,低溼能減小感染性氣溶膠的粒徑,增加氣溶膠向呼吸道的滲透。Yoder等報道,在適宜溫度(24℃)下,低溼環境(23%~26%RH)中肉雞氣囊炎的發生率顯著高於高溼環境(75%~90%RH)。

溼度高低對肉雞、土雞都很重要!

溼度對雞舍空氣質量的影響

溼度影響雞舍內氨氣等有毒氣體含量,高溼加劇了糞便等廢棄物的發酵,釋放更多的氨氣。Fer-guson等研究顯示,增加舍內墊料溼度,氨氣的排放量顯著增加。Weaver等研究表明,高溼使墊料水分含量增加,導致墊料容易發酵釋放氨氣。溼度還影響雞舍內粉塵粒徑及濃度。趙彬等報道,低溼使大粒徑顆粒碰撞產生較小的粉塵,而高溼使小粒徑粉塵相互碰撞後形成大粒徑顆粒。李燦等研究報道,RH較高導致粉塵等顆粒物吸收水分進而聚集形成較大顆粒物。Vucemilo等報道家禽舍內粉塵濃度和RH顯著負相關,高溼加速粉塵的沉降速度,低溼使粉塵濃度增大。溼度還影響某些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球蟲的增殖,導致某些疾病的流行。研究表明,65%RH時飼料中大部分黴菌生長緩慢,67%~75%RH時飼料較易發黴,75%RH以上飼料迅速發黴。Slavik等研究報道,與20%~30%RH相比,火雞在75%~85%RH環境下更容易感染糞產鹼桿菌,高溼環境下細菌更容易生長。溼度過低導致空氣乾燥,流感病毒和革蘭氏陽性菌繁殖速度加快,容易引起疾病流行。Schaffer等報道,流感病毒在低溼環境下穩定性最強,中間溼度穩定性最低,高溼條件下穩定性適中。Arundel等報道,RH在40%~70%之間,空氣傳播細菌或病毒的存活和感染力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