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對「養寵物」的狂熱是否和「無緣社會」有關聯

日本人對“養寵物”的狂熱是否和“無緣社會”有關聯

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在《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中表達了對人類這個物種作為整體的崇敬,也期盼著人與人的親密關係能夠長存,但令人遺憾的是“大災大難時總緊密,和平時期總分離”。

於是,我們討論起了“人間值得還是不值得”。

——Seamo Tsai


我們知道,如今,在日本被飼養的寵物數量,光是狗就有八百九十二萬只、貓有九百五十三萬只。

日本寵物貓和狗的總數就有1845萬。

我們可是知道日本國不到十五歲的孩童數量總數為1633萬人,日本的寵物數量早已超過孩童的數量。

日本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屈指可數的“寵物大國”,日本國光是年均寵物狗的花費就有摺合八百億人民幣之多,日本人不惜重金去照顧寵物,給它們買奢侈品牌,讓他們過著嬌生慣養的生活,甚至有時對它們的寵愛度到了“超越親情”的地步。

那麼日本人為何對寵物如此之狂熱,甚至超越了物種,而冷落了“新生兒”呢?

日本人對“養寵物”的狂熱是否和“無緣社會”有關聯


01

人類飼養寵物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容易被治癒?”

“不盡然!”

其實日本早就做過人間調查,在日本飼養主普遍的選擇中,“會被治癒”這個選項高估榜首,可能是一個最有說服力的答案,但是隻是看上去有說服力。

日本主要飼養寵物的人群是“單身”、“無子年輕家庭”和“老年人”。

“單身”養寵物主要是消解孤獨,緩解工作壓力。

“無子年輕家庭”主要是讓寵物成為家中感情的紐帶並緩解雙方矛盾。

“老年人”主要是尋找感情寄託。

日本人對“養寵物”的狂熱是否和“無緣社會”有關聯


可見人群不同,對於寵物的需要也不同。

單一的“被治癒”並不能成為飼養寵物的根本原因,更何況大概在1.2萬年前就已經找到了寵物狗和女性合葬的證據,難不成在遙遠的那個時代,工作壓力也大到需要“被治癒”嗎?

這很顯然有失偏頗。

日本人對“養寵物”的狂熱是否和“無緣社會”有關聯

02

“人是群居動物?”

“基本正確!”


其實這種說法基本正確。

人作為地球上的一個物種,在千百萬年發展的漫漫長河中將“群居”這一基因遺傳了下來,既然人類擁有“群居”這一底色基因那麼必然相當重視“分享”和“反饋”。

這也是人類看見寵物進食吃得很香的樣子,會感到滿足,寵物及時反饋的行為,也能夠喜悅的原因。

但這個是原因之一,並不是根本原因。

日本人對“養寵物”的狂熱是否和“無緣社會”有關聯

03

“無緣社會”的孤島們努力讓自己不被淹沒

日本人果真發揚光大了“群居”這一基因嗎?

我們看到的是日本社會正在漸漸走向“無緣社會”,雖然網絡很發達,也依然拉不進他們現實生活中的距離,日本人就像一座座的孤島,孤獨又孤立。

日本人對“養寵物”的狂熱是否和“無緣社會”有關聯


反而日本人認為,人類之間的“溝通成本”其實越來越大,已經到了正常的交往都變得很困難的地步。

於是,食草系男子、宅男、幹物女以及腐女等層出不窮,日本人和人之間的興趣也在逐步降低。

因為沒有人和人的交流就不會承擔太多的責任和問題。


日本人對“養寵物”的狂熱是否和“無緣社會”有關聯


他們寧願讓自己和動漫人物以及AI談戀愛,也不願和人溝通,都在玩兒著類似於《黑客帝國》中“缸中之腦”一樣自欺欺人的遊戲。

日本人對“養寵物”的狂熱是否和“無緣社會”有關聯

為何現在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養寵物?

小編覺得,相比於過高的“人類溝通成本”,將寵物作為溝通對象是一個再划算不過的“情感寄託”,這樣僅僅能夠維持自己不會“孤獨死”的最低要求而已。

日本人對“養寵物”的狂熱是否和“無緣社會”有關聯

日本人對“養寵物”的狂熱是否和“無緣社會”有關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