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譽王臨死說了兩個字,梅長蘇勃然大怒,恨不得親手殺死他

譽王一輩子跟太子爭儲君之位,好不容易鬥倒了一個太子,又來了一個靖王。可以說譽王就根本不是當儲君的命,其實他沒有這個命也是由梅長蘇決定的。梅長蘇如此聰明的人,他看中了人,怎麼可能會讓他輸呢?主要是梅長蘇自己的意志堅定,他要達成的目的就一定要達成,這是他揹負的所有人的心願。譽王的為人就不可能讓梅長蘇選擇他,梅長蘇後來也知道。

琅琊榜:譽王臨死說了兩個字,梅長蘇勃然大怒,恨不得親手殺死他

當時祁王自殺牢中,這其中還有譽王的一份子。這樣為了私利的人,梅長蘇不可能選擇輔佐他。反而梅長蘇心裡是記恨這譽王的,他當年的所作所為跟謝玉夏江並沒有區別。只不過謝玉是直接下手,譽王是間接獲利罷了。要不是譽王還有利用價值,相比於太子,梅長蘇可能更願意讓譽王先行一步。但是最終譽王還是落得個悽慘下場,主要還是他自己作死,梅長蘇也沒想非要他死。

琅琊榜:譽王臨死說了兩個字,梅長蘇勃然大怒,恨不得親手殺死他

但是譽王臨死說了兩個字,梅長蘇勃然大怒,恨不得親手殺死他。在密道中,飛流無意說起梅長蘇在私底下叫譽王為毒蛇。毒蛇一聽就不是什麼好東西,飛流說梅長蘇看見譽王就噁心,所以叫他毒蛇。其實這也說明了譽王的為人,蛇忘恩負義,冷漠無情,不管是誰,逮著就咬,就連救自己的人都不例外。而且不只是咬一口而已,它分泌的毒液還可能會置人於死地。

琅琊榜:譽王臨死說了兩個字,梅長蘇勃然大怒,恨不得親手殺死他

譽王就是這樣一個人,因利而聚,誰對他有利,他就萬般討好。但是若是沒有利益了,直接一腳踹了還算好,還怕會暗中算計。他表面功夫做得極好,看似禮賢下士。實際上,跟他父皇一樣,冷漠自私到了骨子裡。對自己沒利的人他是可以下得了狠手的。要是梅長蘇扶持他登基後,多半就是梁帝一樣的人,開始計較個人得失,不管有恩沒恩,只要威脅到自己,他是絕對容忍不了的。

琅琊榜:譽王臨死說了兩個字,梅長蘇勃然大怒,恨不得親手殺死他

梅長蘇這樣的謀士也是可以說殺就殺的。在算計完了太子之後,譽王回過來來看看,發現自己也沒有多少獲利,反而還沒有之前的好。現在他開始懷疑梅長蘇,終於知道梅長蘇真正扶持的人居然是靖王。他一再被貶直到兩珠親王,但好歹還是親王,只要他安分,從此安穩度日也是可以的。本來他也就放棄了,但是玲瓏公主的一封手書給了他舉兵造反的藉口。

琅琊榜:譽王臨死說了兩個字,梅長蘇勃然大怒,恨不得親手殺死他

他趁皇帝一行人去九安山春獵,他讓皇后控制住了禁軍。沒了後顧之憂,他就舉兵圍攻九安山。還好有童路拼死帶出來的消息,梅長蘇知道了譽王造反一事,就加緊謀劃。梅長蘇骨子裡畢竟還是林殊,對行兵打仗十分了解。他的佈置十分恰當,在譽王圍攻上獵宮不久,霓凰和靖王就帶著援軍先後而至。及時壓制住了譽王的兵將,譽王也成了階下囚。皇帝對譽王是真的喜歡,可能是太像自己了,只不過他如今竟然走到這一步。

琅琊榜:譽王臨死說了兩個字,梅長蘇勃然大怒,恨不得親手殺死他

皇帝心裡也是極其生氣憤懣的,他一直寵愛的皇子居然舉兵造反。譽王被關到寒字號的牢裡,這是專門關押皇族中人的。梅長蘇最後來探視譽王,譽王說後悔聽信梅長蘇。然後又說圍攻九安山是他做的最痛快的一件事,下場是死,不過就和當年的祁王一樣。譽王臨死說了兩個字,就是祁王兩個字,他自比祁王,梅長蘇勃然大怒,恨不得親手殺死他。祁王是受萬人敬仰的,而譽王什麼也不是,甚至受人唾罵,他根本沒有資格和祁王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