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加速度」邁向高質量發展

最近一段時間,廈門的商品住宅價格波動較為明顯,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廈門房價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如何?

記者在日前實地調研採訪中發現,儘管商品住宅價格有所波動,但調控政策有力有效,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並不明顯。總體來看,作為中國改革的“試驗田”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廈門致力於打造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建設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日益提高,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跑出了“加速度”

樓市降溫明顯 價格趨於穩定

在調控措施的綜合作用下,廈門房地產市場降溫明顯,投機行為得到有效遏制,購房趨於理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廈門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持平,同比上漲0.5%,同比漲幅較上月有所下降。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全國第一,環比已經連續16個月下降;同比下降5%,降幅全國第一。

有觀點認為,廈門儘管經濟發展質量較高,但人口只有400餘萬、GDP總量不過4300多億元,與國內其他較大的中心城市相比,城市集聚能力有限,房價長期被“高估”,下跌是必然的。

自2014年首次超越廣州以後,廈門房價長期位居全國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和深圳。在採訪中,多位房地產企業人士和行業專家認為,廈門房價的快速上漲,主要受市場供需關係影響。作為海島城市,廈門有著獨特的自然條件,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宜居度高;作為經濟特區,廈門蘊藏著大量的商機,吸引了許多“創客”聚集,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從城市治理看,廈門是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城市和諧包容安全有序,政府服務規範透明,成為吸引外來人口的重要軟實力。此外,與周邊城市相比,廈門在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的發展水平明顯高出一籌,這讓這座城市更具吸引力;福建是傳統僑鄉,許多旅居東南亞的華僑以及港澳臺同胞來福建時,都願意把廈門作為安居置業的首選地。

相比於旺盛的購房需求,廈門島內面積只有158平方公里,全市面積只有1699平方公里,且劃定了嚴格的生態紅線,商品住宅用地供應有限。由於廈門島內人口稠密,開發建設已基本飽和,自2013年起,為控制島內人口密度,廈門島內商住用地供應已基本停止。同時,隨著十多年來島內外一體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島外四區(海滄、同安、翔安、集美)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顯著改善,許多人轉而在島外四區購房,又帶動了島外房價的較快上漲。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廈門的房價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排名靠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有限的商住用地供給難以滿足不斷增加的購房需求。作為一座“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廈門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大量人口在廈門匯聚,帶來了巨大的住房需求。同時,廈門市下轄6個區,沒有縣,在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平均房價就會比兼轄縣區的城市更高。對此,需要客觀分析,不過也應防範房價過高帶來的系列問題。

記者瞭解到,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廈門市委、市政府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出臺了一系列精準調控措施。例如,2016年7月15日調整住房信貸政策,提高個人二套房商業性貸款及二次申請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2016年9月5日重啟住房限購政策;2017年3月24日、28日連續出臺強化限售、升級限購、限貸等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出臺限制“公證交易”和“新購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後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等。這一系列政策有針對性地打擊了投機炒房行為,對於樓市去槓桿,防範房地產市場泡沫起到了積極作用。

同時,廈門還加快構建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明確到2020年,力爭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覆蓋面超過戶籍人口的25%,力爭對無房戶和住房困難家庭做到應保盡保。同時,按照租賃住房試點工作要求,加快推進租賃住房建設,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在各項調控措施的綜合作用下,目前,廈門市房地產市場平穩有序,降溫明顯,投機行為得到有效遏制,購房趨於理性,商品房銷售量有所下降,商品住宅供求基本平衡,存量合理可控,房價趨於穩定。

實體經濟質量高成色足

廈門傳統要素資源稟賦不具優勢,堅持向創新要動力、要空間,走內涵式、集約化發展道路

2017年,廈門實現生產總值4351億元,增長7.6%;今年上半年,廈門市GDP比去年同期增長8.0%。與其他副省級城市相比,廈門經濟總量最小,不過,從外貿和財政兩個經濟指標看,廈門在副省級城市中表現不俗。

“廈門的經濟總量小,客觀上受制於地域空間和人口規模的影響。地域面積的侷限性,決定了其經濟總量規模很難與其他副省級城市相媲美。”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說。

為擺脫資源稟賦的侷限,廈門沒有簡單地向地理空間要效益,沒有盲目追求經濟總量擴張,而是始終堅持打造精品經濟、效率經濟,依靠創新驅動來彌補地理空間上的短板。

廈門市委、市政府深刻認識到,廈門土地空間有限,傳統要素資源稟賦不具優勢,唯有向創新要動力、要空間,堅定不移地走內涵式、集約化發展道路,加快形成以創新驅動為主引擎的高質量發展動力機制。

按照這一思路,廈門聚焦經濟發展的“高素質”和城市環境的“高顏值”,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2017年,廈門經濟密度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3位,僅次於珠三角的深圳和廣州。今年上半年,廈門三次產業結構為0.5∶45.6∶53.9,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成型,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68.8%,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健康、新材料、軟件信息服務、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等產業鏈群產值或營收分別增長36.4%、18.4%、30%、16.1%、27.9%。第三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為53.6%,比第二產業高7.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廈門實現財政總收入759.5億元,增長14.3%。在房地產市場調控繼續收緊、商品房銷售面積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財政總收入保持較高增速,表明廈門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顯著成效。

潘建成表示,廈門市在副省級城市中經濟規模排名靠後,但如果看單位土地面積的經濟產出,則明顯靠前。這其實就是一種效率指標。要切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一定程度上就需要改變那種用數量、規模、速度等指標進行排名的習慣,更應該重視質量、效率、新動能、資源環境友好等方面的指標,以是否滿足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為標準。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用規模和總量的概念去觀察某個地區的經濟,這種思維方式正是‘唯GDP’論英雄的表現。”董希淼也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更加重視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廈門沒有刻意追求經濟發展的總量和速度,而是按照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特徵,將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融入到政策體系的設計之中,這有利於提升“畝產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產業結構加速升級

廈門工業轉型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形成了以機械和電子為支柱,新興產業多點支撐的產業格局

“目前公司年產值規模不大,但前景可期。”在廈門市海滄區採訪時,廈門艾德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捷敏信心滿滿地說。

艾德生物成立於2008年,集腫瘤精準醫療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具備三類體外診斷產品生產、經營資質及獨立臨床醫學檢驗資質。羅捷敏告訴記者,艾德生物剛剛成立時,恰好趕上國際金融危機,當時公司搞產品研發需要大量資金,當地政府幫助企業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目前,艾德正抓緊佈局新一代基因檢測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工作,以保持在行業內的優勢地位,造福更多腫瘤患者。

生物製藥業是廈門市近年來重點打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具有附加值高、汙染少的特點,而且有很強的人才集聚效應,符合廈門的產業發展方向。根據廈門市的產業體系佈局,海滄區大力培育發展以生物醫藥為核心的生物與新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起點規劃建設廈門生物醫藥港,有計劃、有步驟地建設廈門生物醫藥孵化器、中試基地、產業園以及企業自建區,建立了人才招引、公共技術服務、投融資對接、創新服務管理等服務平臺,不斷助推生物醫藥產業茁壯成長。

資料顯示,2017年底,廈門生物醫藥港生物與新醫藥企業301家,實現年產業規模164.94億元。目前,廈門生物醫藥港已聚集包括院士、“千人計劃”專家等各類生物醫藥高層次人才167人,是福建省生物醫藥專業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區域,被福建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全省首批產業人才聚集基地。

除生物醫藥產業外,海滄區的集成電路和新材料產業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智能衛浴、機械電子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越邁越大。

海滄區的產業結構升級,是廈門市主動調結構的一個縮影。廈門市經信局副局長李建明告訴記者,廈門市工業轉型發展工作圍繞“兩化”深度融合主線,主動對接國家建設製造強國的發展戰略,以智能製造作為主攻方向,走“工業2.0補課、3.0普及、4.0示範”的並聯式發展之路,已經基本形成了以機械和電子為支柱,新材料、生物醫藥、軟件信息等新興產業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其中,機械和電子兩個支柱產業規模躍上新臺階,集成電路、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新材料、生物製藥、軟件信息等產業加速壯大。

打造便利化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廈門對標世界一流經濟體先進做法,形成一份可量化可考核的改革任務清單

“員工離開廈門,社保如何辦理”“社保繳納的標準能否提高”“外來員工在醫療報銷方面與本地戶籍員工有什麼區別”……

在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廈門海滄的會議室裡,面對企業負責人提出的各種疑惑,廈門市海滄區人社局局長顏麗珍和同事們逐一給予解答。

“每隔一段時間,海滄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會帶隊到企業走訪,為我們答疑解惑,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士蘭公司總裁助理徐敬峰說,公司之前考察過多個城市,總體來看,廈門的開放力度大、執行力強、辦事效率高,這是吸引公司到廈門落戶的關鍵因素。

主動上門服務,這是海滄區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海滄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海滄區始終把便利化作為檢驗營商環境優劣的重要標準,把打造營商環境的重點放在讓群眾和企業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上。

說起廈門的營商環境,天馬微電子集團董事會秘書鍾健升同樣感慨頗深。2016年,颱風“莫蘭蒂”正面登陸翔安區,天馬公司廠房到處漏水,車間除塵設備全部癱瘓,產品被嚴重破壞。廈門市委、市政府緊急協調,安排油氣等救災物資。終於,在臺風過後的12個小時內,天馬公司的廠房恢復了水電。

2015年,廈門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決定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要素評價體系為主線,對標世界一流經濟體先進做法,參照世行、不唯世行,盯住指標、不唯指標,突破案例場景限制,結合企業反映突出的問題,形成一份可量化可考核的改革任務清單。

3年來,廈門市逐步形成一套黨委政府推動、目標責任明確、部門協同配合、載體平臺創新、“從企業中來到企業中去”的有效工作機制,營商環境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根據第三方機構按照世行評價體系進行的評估,廈門2017年營商環境相當於全球經濟體排名第38位的水平,比2014年上升23位。8月29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發佈了對22個城市的營商環境首次試評價的結果,廈門在22個試評價城市中名列第二,僅次於北京。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指出,營商環境似乎看不見、摸不著,卻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軟實力之一。營商環境將成為影響地方經濟發展活力和發展質量的重要變量。隨著自貿試驗區等政策推廣落地,廈門的營商環境還在加速優化。

創新創業者嚮往之地

廈門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帶動創業創新熱潮持續掀起

在廈門採訪時,記者偶遇廈門億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董清火。此刻,他正摩拳擦掌,準備開始自己的“二次創業”征程。

“廈門的創業氛圍很濃,我不能在‘雙創’的浪潮中當‘看客’、做‘過客’。”董清火說。2000年,年僅20歲的董清火從泉州一個偏遠農村來到廈門,從事電子元器件技術研發。2004年,不喜歡“循規蹈矩”的董清火決定自己創業,專注銷售實驗室檢測儀器。如今,億辰科技已有員工近百人,團隊穩定,公司業績穩步增長。

近年來,廈門市大力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加快形成以創新驅動為主引擎的發展動力機制,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帶動了創新創業熱潮持續掀起。

在廈門的火炬高新區,誕生了美圖、美亞柏科、易聯眾、三五互聯、科華恆盛、吉比特、億聯網絡等一批上市公司。這裡,已成為國內互聯網領域“單項冠軍”聚集地。

在大數據信息安全方面,美亞柏科是全球最大的電子數據取證公司;網宿科技是中國最大的CDN及IDC綜合服務提供商。

在數字創意方面,咪咕動漫是中國最大的手機運營平臺;四三九九是中國最大的遊戲門戶網站;翔通動漫是“中國動漫十大名片企業”,是中國擁有版權形象最多的公司。

在智慧城市及行業應用方面,易聯眾公司首創符合社保和PBO2.0標準的金融社保IC卡,是國內新標準社保卡發行量第一的企業。

在互聯網領域,美圖公司在“全球前十大移動應用開發商排名”中排名第6位,移動端產品全球覆蓋設備數已經超過10億臺;從女性健康角度切入的美柚公司坐擁1.5億女性用戶,已經成長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女性綜合服務平臺。

小小的鷺島,正成為全國創業者的嚮往之地,來自五湖四海的創業者帶著各自的創業夢想,紛紛踏上這片熱土。今年上半年,廈門市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拓展,“互聯網+”與各行業各領域深度融合,為廈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創新驅動戰略的引領下,廈門正在全面開啟互聯網產業深度掘進的新經濟大時代。

“新動能的培育特別需要適宜創新的軟環境。”潘建成指出,廈門應該繼續著力於營造與新動能成長相適應的制度、文化、政策等軟環境,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為創業創新者提供寬鬆氛圍,進一步激發新動能。

福建厦门“加速度”迈向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