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球星真的那么强?远古吹的逻辑错误在哪里

今天看到一段非常有意思的留言,借着这位网友的留言,我想展开讨论一个话题。

这位网友的留言如下(如果你懒得看可以直接跳过这段):

多说几句,为啥现在的球员得分能力容易受到质疑,比如詹姆斯比如库里,而老球员比如乔丹科比巴克利这些不会受到质疑,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错位找弱点。分不但要看拿多少,还要看怎么拿的,乔丹也好科比也好,拿分不看对手下菜碟,三角进攻只是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一对一的机会而已,更甚,遇到防守厉害的他们往往揍的更狠,攻防两端都欺负对方......省略若干对历史事件的错误陈述......没错,以前的球星就是这么刚,所以你最多质疑科比不合理,却无法质疑他的战斗力。现在就不一样了,不遗余力的挡拆,目的就是为了寻求错位,谁弱打谁,波老爷子就特喜欢这么干,虽然对球队毫无疑问的正价值,但得分的成色受到影响也是毫无疑问,说白了詹姆斯面对卡哇伊拿的30分和面对洛奇儿拿的30分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同样库里面对托尼阿伦拿的30分和面对以赛亚托马斯或者坎特拿的30分也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哪怕你拿了冠军,质疑也仍将继续,因为挡拆仍然盛行,正面硬刚防守强点已经渐渐成为了奢侈,防守好的球员也很无奈,比如被拉到边角看别人正规比赛硬玩成四打四的卡哇伊,除非,你凑够五个牛人玩无限换防,嗯,希望活塞五虎式防守重现江湖。

我大概精炼一下他的观点:

过去球星得分靠硬刚,今天球星得分靠挡拆、找错位、找弱点,得分含金量偏低,得了总冠军也要被质疑。正面硬刚的防守强点已经渐渐成为奢侈,防守好的球员有力使不上,期待无限换防时代出现终结现状。

OK,那么我是想干嘛,批判他么?

不,他说的一些想法还是有道理的。我只是从他这段留言,以及经常看到的类似留言中,可以提取到当下相当一部分球迷对不同时代篮球打法差异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对不对其实不要紧,因为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对篮球的认知水平也不同,不强求大家观点一致。我只是想从这样的观念出发,帮大家捋一捋这些道理:

第一,今天靠挡拆、找错位、找弱点的风气是怎么来的。这部分可以看做我对昨天控卫盛世诞生话题的一种补充;

第二,靠挡拆、找错位、找弱点这种打法有没有错,是不是今天的球星靠这些就应该被质疑。


老球星真的那么强?远古吹的逻辑错误在哪里


1

我想问大家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

乔丹和科比们,当年不打错位,或者说错位打的少,是他们主观想从正面硬怼来证明自己真英雄,还是条件和环境不允许?

我想这个问题大家不用动脑子,用常识就可以想到——

竞技体育是要赢球的,有错位可打还硬刚,那跟傻子有区别么?

是的,这是我们探讨这个问题的前提,如果你非要从主观角度认为老球星们是真男人才正面硬怼,今天的球星只会避敌锋芒,那么也就没什么讨论的余地,您的价值观升华的高度比我高太多,我实在无力匹配。

如果你还记得昨天文章的内容,就应该想到理由——

过去联盟的空间环境不好,错位哪里那么好找呢?

有人就要问了,都是挡拆找错位,过去和现在有啥不同?

虽说找错位的方式不止挡拆一种,靠无球也能找错位,靠转换进攻对手退防找人错误也会出现错位,但想实现点到点的精确打击,挡拆的确是最为通行的简单有效的找错位方式。

但挡拆能不能找到错位就是另一回事了。今天我们会觉得,夹击持球人往往会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可在过去,这件事可能刚好是反过来的——想想三角进攻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干啥的?

为主攻手创造一打一环境啊。

可一打一为啥还要刻意创造环境?说白了,那个年代夹击、协防付出的代价太小了。

而挡拆,就是最方便对手夹击的进攻方式啊。

是的,过去和现在,大家对夹击的态度是不太一样的——今天的联盟,很多进攻方反而欢迎夹击,这样防守被改变后,可以有多种方式做后续的进攻展开,进攻反而容易被盘活。

问题的关键点还是空间。我们想想季后赛开拓者与鹈鹕的系列赛就明白了——这是距今最为典型的破夹击失败的案例,当然,开拓者破不了夹击有很多原因,但他们的确不是一个空间环境出色的球队,3~5号位三个位置轮转有多人射程不够,就算是三分球大为精进的阿米奴,竟然也被浓眉全程当空气。

你再想想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球队,有多少支球队场上三个位置,甚至四个位置不能投三分。当所有人堵在三分线的时候,防守轮转的距离就近了太多,协防太容易了,被放空处理4打3的掩护人,面对这种拥堵的环境处理球,还不如直接让开发进攻能力更强的主攻手直接单打。

再想想我昨天说的持球投三分能力在寻找错位时的意义——今天的持球人可以在三分线外一步叫掩护,当你的持球人可以在这种位置改变防守时,身后是多么广阔的一片区域给你做文章呀!

而那个大家都不能持球投三分的年代,如果掩护发生在三分线内一步的位置,再加上阵容的空间缺席,那么很容易就进入中锋的防守覆盖半径内。当然,你也可以强行在三分线外一步的位置叫掩护,只是对手的防守策略也会予以回应——

绕防就完事了...

所以,过去的主攻手们更喜欢寻求一次没有夹击的中距离单挑,而今天的主攻手们则可以主动利用掩护甚至欢迎对手夹击——两个时代惩罚夹击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当防守方不希望付出夹击的代价时,换防就成为了首选。

当然,你也可以不换防,不夹击,就让防守硬汉们挤过掩护,尽力去干扰持球人的投篮——

有一个数据介绍一下,当库里挡拆走掩护侧得到跳投机会时,他的效率是每回合1.414分。

自己看着办吧...

于是又会有人问了——詹姆斯三分球又没有库里这么准,为什么他可以玩精确击杀的万岁点名呢?

首先,詹姆斯这两年的持球三分被低估了,他16-17赛季场均要出手2.5次持球三分,命中率是34.9%,而17-18赛季,这两个数据分别是3.3和36%。前文说的挡拆走掩护侧跳投效率,詹姆斯每回合也有1.079分——他的持球投惩罚能力其实很厉害;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詹姆斯点杀对象都是小个,而与这些小个的对位球员,也就是为詹姆斯作掩护的球员都是外线球员——他们虽然掩护面积不大,但都是射手,他们可以外拆到三分线,让防守方没有办法协防。所以虽然詹姆斯的大打小逆向挡拆没有很好的掩护质量,詹姆斯的持球投远射威胁也不如库里这种持球投大神,但你别忘了,即使不利用掩护,对位者想一对一防住詹姆斯的突破也非常困难,詹姆斯不需要掩护人挂住防守者,只需要让防守者的重心稍微受到掩护一些影响,詹姆斯就可以轻易的攻破第一道防线,而作为防挡拆的第二道防线,通常我们讲的大个防守者,在这种逆向挡拆中实际是小个(比如库里),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像大个球员一样去兼顾詹姆斯和掩护人——可以参考总决赛G1杜库防詹姆斯挡拆被打爆的情况。所以想规避詹姆斯的点名非常难,需要两个防守人极好的默契,即使这样,勇士在规避点名时被詹姆斯抓到的漏洞也太多了,所以勇士后来干脆选择换防,相信库里和球队的篮下协防。

说到这,我想你也应该看出来关键了——逆向挡拆时,小个掩护人会三分球也非常关键,这又是一个配置问题,也是过去NBA不具备的条件。

以上就是为什么今天NBA可以实现无限找错位,而过去做不到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全明星时,我说那些质疑库里、哈登的球迷提出的假设不现实——他们认为在全明星这种不好找弱点的顶级对抗里,身体天赋才是最大的能力,在没有错位的环境下,库里和哈登这方面有所不及。但今天的NBA配置太好了,让寻找错位的难度和成本都大大降低,只要你有防守弱点,我想找就几乎一定可以找到,如果你觉得库里和哈登没有错位时没有那些野兽身体素质的家伙残暴,问题是,你能组建一套给不了这俩人错位的球队么?


老球星真的那么强?远古吹的逻辑错误在哪里


毕竟勇士跟火箭的强强对决,他们俩可以互找啊


老球星真的那么强?远古吹的逻辑错误在哪里


2

搞清楚找错位的问题,我们再来说说,要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找错位有问题么?没问题。

从审美角度,如果你更喜欢过往的低位肉搏,摇摆人美如画的后仰跳投,或者空中辗转腾挪躲协防的攻框,我当然可以认可,也觉得每个人喜欢的篮球完全可以不同——这项运动变得千篇一律才会无聊。

但是否就要因此否定今天的球星们因为环境因素和大量错位取得的数据和成绩呢?

我想这就很扯了——

打击对手弱点并不比正面硬刚丢人,这个道理太容易理解不过了。

毛主席说过:敌进我退、敌住我扰、 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啥意思?

不刚正面呗,所以我党笑到了最后。

孙子兵法说: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对,攻坚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上来就攻坚的,会议代表们是不会放过你的。

从古代兵法,到伟大领袖,都告诉我们,以巧取胜,这不丢人。

当然,拿今天球员的数据直接跟历史球员对比,这也很不公平——我们都清楚环境对数据的影响,不同时代环境差异太大,直接拎出数据对比,特别是效率数据,对进攻便秘的90年代和21世纪前十年的球星并不公平,你的确可以抗议这种行为。

跨时代比较球星一定要把环境的因素考虑进入,这没有问题。但因此就说今天的球星取得的数据甚至荣誉没有含金量,这就扯淡了——你也得看到,今天球星在更好的环境下,拿出的成绩单是匹配了这个环境的。库里有67%的真实命中率,这是过去球星完全无法想象的;哈登在单打高产的情况下每回合1.2分的单打效率也是过去不可想象的。这就好像你吐槽富二代占了老爸便宜,可如果这个富二代自己争气,把老爸县首富的财富扩大到全国首富,这个富二代是不是一定就不如那个全靠自己努力从农村走出来成为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小伙值得称赞呢?


老球星真的那么强?远古吹的逻辑错误在哪里


这种情况,你只能说——环境不同,实在没法直接比较。

实际上,过去的球星也好,今天的球星也好,他们能在各自所在的时代站在联盟的最顶端,就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出色。今天你们瞧不上的库里、哈登,甚至有人瞧不上跨时代的詹姆斯,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球员,他们的技术特点匹配了时代发展,我甚至认为时代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这些球星能力的带动——正是库里的疯狂把持球三分海啸般的浪潮带动了起来,他是真正意义让世界重新认知三分球的人物;正是两个詹姆斯天才般的攻框与传球的结合能力,让他们的球队围绕他们身边摆上了全射手阵容,让联盟看到持球攻框大核心+射手群的威力。时势造英雄,英雄也为时代造势,这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就如迈克尔乔丹天才的开发进攻能力,让公牛不需要一个攻击力超群的中锋,还可以在4号位摆一个完全不得分纯抢篮板的大前锋,让摇摆人独抗进攻大旗成为那个防守至上时代进攻端最为时尚的风景。

有能力,然后能力与时代完美契合,你才能制霸这个时代,缺一不可。

于是又有人说了——


老球星真的那么强?远古吹的逻辑错误在哪里


把XXX拿到XXX那个时代,他还能这么强么?

说的好,但这毫无意义——因为这永远不会发生,除了泄愤和意淫,没有任何实践意义。球员也好,或者任何行业的任何人,能取得成绩,一定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天赋、勤奋和资源,也需要一定的运气,你可以说库里、哈登们生对了时代,可除了好气呦,你也没啥办法呀。

你也许又会说了——那些能力与版本不匹配的人,岂不是很倒霉?

是的,那影响一个人的上限,但我始终相信,成功永远会垂青那些努力的人,特别是努力适应时代的人——顺应环境,尽力而为,你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那些坚守陈旧观念,不愿适应时代大潮的磐石们,我敬佩他们的倔强,但时代不会容忍他们的迂腐——你非要高呼战士是信仰,那么你就死在冲锋路上呗。这也值得尊敬,但你就不要抱怨生不逢时,因为反过来时代也不愿迁就你,抱持着对旧日荣光的信仰,就是要复出代价——

毕竟,信仰本来就要求你有抛头颅洒热血的觉悟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