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軍故事26:美術專業軍嫂「重出江湖」,家屬院裡籌建公益小畫班


隨軍故事26:美術專業軍嫂“重出江湖”,家屬院裡籌建公益小畫班

家裡的白牆已經沒有一塊是整潔乾淨的了,上面塗滿了五顏六色的顏料,歪歪扭扭的筆畫,似像非像的小動物,無數個裡三層外三層的小圈圈……這些看起來雜亂無章的“牆面”,都是出自女兒對藝術探索的小手。

女兒有紙不畫,只愛在牆上畫這些平面圖。孩她爹說,這是遺傳了我的愛好。可能還真是這個緣故,我受過七八年的專業美術教育,大學攻讀的專業也是美術學。

女兒從小就喜歡畫畫,搬進部隊大院不到2年,白色的牆面早已經面目全非,我不由和孩她爹商量著,如果哪天搬出部隊大院裡的房子,一定要在走之前把牆面刷好,不要給重新住進來的戰友和家屬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女兒雖然喜歡畫畫,但僅限於自己的構思和“創作”,對於我這個美術專業出身且具有高級專業教師資格證的專業指導,完全嗤之以鼻,長期處於左耳聽右耳冒的狀態。很慚愧啊,我這個具有教師職稱的媽媽,竟然教不了自己的女兒。

從大學畢業到今天,我從事的幾次工作也和教育系統無關,所以女兒潛意識裡就認為,媽媽不是老師,所以,她在本該把老師說的話當成“聖旨”的年紀裡,竟然對我企圖以老師身份對她的說教充耳不聞。

偶然的一次機會,我和部隊大院裡的一位嫂子聊天,她說,孩子週末在外面學特長的費用比較高,細打聽一下,才得知40分鐘一節的美術課,費用竟然達到40到60元。我忽然想到,既然自己有這個專業特長,何不在部隊院裡辦個小畫班?而且是公益的,不收費的。

我之所以突然能有這樣想,一來,覺得自己的女兒也有這種需求,“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不僅可以給女兒找些同伴,也會讓她意識到,原來媽媽是真的具有指導她美術教育的這個能力。二來,在我畢業的這幾年間,一直沒有機會撿起畫筆,對於一個熱愛美術的人來說,手時常會不由得有些癢癢的。

我把想法和在外出差的老公溝通後,他也很贊同,但他在時間上有所顧慮,擔心我身體吃不消,因為我平時上班已經很忙碌了,還要一個人照顧孩子、料理家務,而他又幫不上忙,如今又有了想開小畫班的想法。我很認真的告訴他,我會自己調節好時間,而且小畫班也不是每天都需要上課的。

就這樣,老公算是默認了。之後,我又和幾個很熟悉且家裡的孩子都處於適齡學特長班的嫂子們溝通一下,沒想到竟然賺了滿盆的支持。嫂子們都說要給學費的,我果斷的拒絕了。學費是不可能要的,但是學美術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要各自出錢統一購買。

我明白,這些嫂子大部分都是全職媽媽,家裡只靠愛人一個人在部隊的工資,經濟不會很寬裕,我雖然不能給她們提供合適的工作崗位,但也想通過這種自身擁有的能力,去為她們分擔一些小事,節省一些開支,更何況,自己的女兒也受益其中。

說幹就幹。接下來,我自掏腰包購買了幼兒園專用的桌子和椅子、印有小畫班標誌的圍裙、兒童美術專業教科書,還特意找了一個朋友設計了一個小畫班的logo。我給小畫班取了一個名字,叫“10b美術工作室”,為什麼叫10b呢?相信懂的人自然就會懂,不懂的人也無需告知。

就這樣,籌建小畫班的事兒一直都在穩而有序的進行著。因為我的時間有限,所以目前還在籌備的階段。一有間隙,我就把教科書拿出來備課,篩選兒童美術所需的材料,畢竟好多年沒有接觸美術專業了,自身也需要重新找回一下久不觸碰的藝術靈感。

如今,我的小畫班就要在這座家屬院裡開班了。忙碌一通之後,靜下來想了想,這不是我一時的衝動,也不是逞一時之能,只是不想浪費自己的能力而已。如果我有這份能力,沒有去為他人提供一些公益性的幫助,那並非我所意。

從嫁給軍人的那天起,或許“無私奉獻”這種精神就已經深入骨髓了。而我今生很幸運,這份“軍戀”把軍人的責任和義務注入我的骨髓中,從此,哪怕人微言輕,我的所作所為都將無愧於“軍嫂”這個稱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