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專碩高分考研經驗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專碩高分考研經驗

首先自我介紹,我本科就讀於某211金融專業,報考人大新聞與傳播專碩,三跨,一戰。因為是零基礎跨考,我的備考策略以掌握基礎為主,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關於擇校

對很多人來說,擇校可能是一個比較糾結的過程,但作為人大新聞學院的“腦殘粉”,從高考失利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決心要通過考研彌補遺憾。因為這種執念,即使有人告訴我,學校曾經並沒有考上人大新聞的歷史,即使我知道自己選擇的是一條“地獄模式”的道路,即使面對過震驚和不解的目光,但這些對我來說都不重要,我沒有特意查過人大的報錄比,也沒有去了解過其他的學校,自古華山一條路,所有的結果我都願意承受。所以我認為,不管你的基礎如何,目標院校是什麼,只要定下目標,就為之全力以赴,就算那個學校只錄取一個人,那個人為什麼不能是你呢?

實務

作為跨考生,專業課是我花費時間最多的部分了(一把辛酸淚)。我報的全程班,因為懶不願奔波,選擇的是網授。實務可以說是完全由老師手把手帶上路的了。我對實務的瞭解從六月的春季班開始,配套老師寄來的教材,聽老師的講授,主要靠輔導班的一對一批改作業來鞏固,每次作業基本都涵蓋消息寫作、評論、採訪策劃等人大實務必考的體型,學姐會在發回的作業裡犀利指出存在的問題,並在點評課上集中分析大家的“辣雞作業”,傳授一些實用的套路和“模板”。通過不斷的練習,真的能感覺到自己的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實務我沒有看專門的書,也許真正動筆寫才是最好的提高方法,我覺得跟著老師走就夠了,因為報的是春季班,後期我自己也有在網上找一些素材進行練習,還另外買了一些批改課程,算了算全程總共寫過二十來次的作業。

關於實務的一些心得:

我的實務考得並不算好,考試的時候全程緊張,有些問題沒有認真審題就匆匆作答,記得有道題要求寫電視報道設計,我連採訪問題都忘了寫,最後檢查的時候才發現,但已經沒位置寫了。所以大家在答題前一定要認真答題,磨刀不誤砍柴工。此外,練習永遠是實務的第一生產力,練習得越多,上考場面對各種各樣的題型才能從容應對。大家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最好看一看實務方面的書籍,比如高鋼的《新聞寫作精要》、馬少華的《新聞評論教程》、張徵的《新聞採訪教程》、曹林的《時評寫作十講》……這些我都買了,但是沒來得及看,特別遺憾,相信看了這些行業大牛的書會對實務寫作有更深刻的感悟。然後推薦大家一些對實務考試有幫助的公眾號,學習累了的時候可以看看,看到一些好的觀點可以進行摘錄。

“人民日報評論”、“新京報評論”、“風聲評論”“中青評論”、“新聞與寫作”“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

史論

專業課書單:

1. 新聞學部分:

《新聞理論十講》陳力丹

《新聞理論教程》陳力丹

《新聞理論教程》楊保軍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陳力丹

2. 傳播學部分

《傳播學教程》郭慶光

《傳播學綱要》陳力丹

《大眾傳播:範式與流派》劉海龍

《網絡傳播概論》彭蘭

3. 新聞史部分

《世界新聞傳播史》陳力丹

《中國新聞傳播史》方漢奇

4. 傳媒經濟部分

《傳媒經濟學》張輝鋒

《傳媒經濟學教程》喻國明

《轉型與抉擇:十字路口的傳媒業》張輝鋒

《傳媒經濟學案例教程》張輝鋒

5. 廣告公關類:

《廣告學教程》倪寧

《公共關係案例》塗光晉

《危及傳播管理》胡百精

《公共關係學》熊源偉

《公共關係學》居延安

6. 工具書

《聖才考研筆記》

《解析中國傳播學2017》陳力丹

《新聞傳播學熱點專題80講》孫祥飛

7. 導師論文

人大初試的參考書比較多,我採取的是三輪閱讀法。

第一輪是通讀,作為跨考生,首先要對這個學科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不要求每個知識點都弄懂,也不著急做筆記。(其實當時我有做一些筆記,但後面看來都太幼稚了)這一遍越快越好,我是閱讀速度比較慢的那種,常常會忍不住去摳字眼,進度大概是一週1-2本,像新聞史這種大部頭大概花了半個月,總之大家自己把握進度,適合自己就好。

第二輪是精讀,這一次我把課本再完整地看了一遍,結合老師發的筆記,自己按專題在電腦上整理出了四十多萬字的筆記,這個過程非常痛苦,大概花費了近三個月,但我覺得對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很有幫助,大家如果有時間的話一定要整理自己的筆記而不是直接背買來的筆記。第二輪要求每個知識點都弄懂,遇到不懂的可以多問問,非常感謝老師姐和薯餅學姐當時回答了我很多現在看來很傻逼的問題TAT。全程班的第二輪知識點串講我覺得也很有幫助,比如《範式與流派》這本書對於非新聞專業的同學可能會比較有難度,在第一遍閱讀的時候我搭配學姐的理論串講,對課本的知識框架有了一個總體的認識,對後期的理解記憶很有幫助。身在外地不願去北京參加面授的同學可以放心給跟網授班,可以在線上看面授的錄播,我覺得效果是一樣的。

第三輪是背誦,我的進度一直是屬於比較慢的那種,所以直到11月10號才正式進入了背誦階段,我把自己整理出來的筆記打印出來,開始瘋狂背誦。作為一個強迫症患者,我喜歡在背完一個知識點以後就進行反覆默寫,所以背得非常慢非常慢,一個月時間只背完了新聞學和傳播學兩門,默寫了整整三個筆記本,後來真的沒時間了只能把新聞史再看了兩遍,沒有進行背誦,這也算是一個比較大的遺憾。第三輪要學會把筆記背薄,特別是傳播學和新聞史,隨著瞭解的深入,可以再整理出一份精華版筆記重點背誦。對於這個過程我覺得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好,可以多輪反覆背誦也可以和我一樣地毯式背誦,只要適合自己就好。

論文我從十一月中旬開始看,一直到考試前一天大概看了一百五十篇左右,拿了一個本子專門摘抄論文的小標題,看到精彩的句子也可以背下來,答論述題可以用。看論文其實是一個有趣的解壓的過程,比背專業書輕鬆很多。不用強求全部看懂或記憶,只要學習其中的一些觀點和表達就好。十月全程班有真題講解,還寄了人大真題彙編,但因為當時沒有時間,我只聽了一點點,也沒有進行真題訓練,大家還是儘量抽空在考試前進行一兩次模擬訓練會比較好。十一月有熱點串講,總之乾貨滿滿。

4. 關於時間安排

3——7月:專業書一輪+英語

我三月就開始看書了,但四月因為種種原因又去考雅思浪費了一個月,我看書比較慢,喜歡糾結一些小細節,大家在暑假之前看完專業課本第一輪會比較好。英語真題暑假可以開始做。

8——10月中旬:專業二輪、筆記整理+政治+英語

不說了,每天揹著電腦去圖書館真的超級累。這個階段大家應該要形成具體的知識框架了。政治攻克選擇題,不用花費太長時間。

10月中旬——12月:背筆記+英語+政治主觀題

反覆背誦,會很痛苦,但沒有捷徑。

寫在後面:

其實考研是一場持久戰,堅持走到最後也就沒有什麼遺憾。我屬於自制力很差很差的人,所以去圖書館學習從來不敢帶手機,帶個iPad或者學習機查單詞看時間就好,大家如果怕忍不住玩手機也可以和我一樣把手機放寢室,學習效率一定會UP。整個考研階段其實我長期都處於一個焦慮的狀態中,因為自己的進度永遠比別人慢一拍,我的學習方法決定了別人在背書的時候我還在整理筆記,別人背第二遍了我才剛開始背誦= =所以到後來我乾脆不看群裡或論壇的進度討論,只專注於自己的任務,不斷安慰自己能看完,自己的方法可行。所以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有的經驗貼都只能是一個參考,沒有必要完全跟著別人的腳步走,一定要相信自己呀!心情忽上忽下也非常非常正常,如果狀態實在很down,偶爾和朋友出去搓一頓,看場電影,刷刷微博也未嘗不可,沒有人是完全杜絕情感的學習機器,要相信,你有的倦怠期,大家都會有,正視它,調整它,就一定可以到達彼岸。

這就是我的考研之路,其實是挺平淡的一段時光,為了考研,我放棄了很多,比如拒絕了朋友的旅遊邀請,退出了為之奮鬥多年的部門,整個暑假也沒有回家,但,人大就是我內心深處最美麗的夢啊,一想起它,心都會微微發燙,為它,千千萬萬次也值得。

希望大家都能得償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