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爲什麼要爲這件事捐出1塊錢?

張佳瑋注:

這是幫襯張文璟(旋貓)老師發起的一個活動。

大家好,之前在微博上說過幾次的,為自閉症組織籌款的活動終於開始了。由於微博有“關注作者才需要閱讀全文”的頭條功能,為了避免一些素不相識的朋友看不到籌款的二維碼,我就先放在文章開頭了。如果您願意獻出一份愛心,具體方法是:

手機端長按二維碼。

你为什么要为这件事捐出1块钱?

容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張文璟,筆名旋貓,是一名籃球媒體人,也是一個三歲半自閉症孩子的父親。自閉症這個“譯名”會讓人產生誤解,好像是某種外界環境導致的心理疾病。實際上不是的,它是一種目前的科學手段無法預防,也缺乏物理診斷方式的先天性發育障礙。有報告稱自閉症的發病率達到了1/59,且還在繼續增長之中。

自閉症的症狀大家隨隨便便百度就可以搜到。我這裡可以給你們一些更易懂的解釋。你們平時多去留意很小的還不會說話的普通孩子,都會發現他們對人臉是充滿興趣的,對視時間往往較久,對模仿充滿興趣。這種天生的觀察能力,會讓孩子始終處在一個學習的狀態裡,自然而然地就發展出了語前技能。

比如“指”動作,普通孩子指著一個東西看著你,你告訴他那是什麼;你指著一個地方,他會順著指的方向看。再比如你在背後叫名字或者拍肩膀,他會轉身看一看發生了什麼事。這都是不需要專門去培養的,那麼接下來只要發音器官沒問題,出語言就是遲早的事情。

而自閉症的孩子不一樣,他們天生的排序能力,就可能會把物品和人並列,甚至把物品擺在比人更重要的位置。這種信息的混亂,讓他們很難去觀察和學習,久而久之發育水平自然處於一個停滯的狀態。

中國有句話叫做“養兒日日新”,意思就是帶孩子雖然辛苦,但看著他每天都有成長和變化,辛苦就是值得的。很遺憾的是,對於自閉症家庭來說,如果你沒有用足夠科學的方式去幹預,他們和同齡人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甚至出現精神發育水平停留在一兩歲能力的情況。而且隨著年齡增加,干預難度也會隨之增加。

也就是說,中國現在有無數的普通人,可能就是你的親戚朋友,在沉浸於迎接新生命喜悅的一兩年時間裡,突然被告知這個孩子需要終生康復,以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為目標,這種痛苦可能作為旁觀者是很難想象的。

但他們也沒有時間去痛苦。接下來的漫漫康復路上,家長既要做康復教師學技能,又要做好家庭保姆照料起居,同時還得處理嚴重的心理壓力。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如何保持耐心?怎麼樣避免對未來感到過多的焦慮?在公眾場合如何面對異樣的目光?此外這種家庭往往有一方必須全職帶著孩子干預,另一方在經濟壓力倍增的同時,怎麼樣維護夫妻間完全割裂的生活?

離婚,抑鬱症……這些詞彙在自閉症家庭中太常見了。我記得孩子剛剛確診的時候,等到家裡人都去睡了,我打電話給發小忍不住大哭,然後跟他說“我發現人其實挺脆弱的,碰到這種事情會感覺能控制的東西太少了。”

他當時跟我說的是,“確實如此,但你也要相信人也是很堅強的。”一年多以後的今天,我開始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妻子總是用樂觀堅強的心態在帶著孩子往前走,而且我發現身邊還有無數這樣的人。

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

接下來介紹一下福建心啟航,這是一家在民政局註冊的正規NGO組織。他們的服務對象是自閉症家庭,而骨幹人員本身就是自閉症家長。在去年的九九公益中,心啟航籌得10萬元善款,並且不辭辛苦地一元錢也恨不得掰成兩半花,總共組織了500多場活動。這裡頭有針對孩子的足球、輪滑、合唱、非洲鼓等等,也有針對家長的喘息服務。

我一直都認為自己作為一個有一定粉絲基數的媒體人,必須有向社會做科普倡導的擔當,於是我在7月初的時候向心啟航的理事長旺仔媽請纓,說希望能通過微博的力量參與今年的九九公益籌款。她聽說以後當然是很高興的,並且問我能不能代表心啟航去參加融合中國的南方區籌款培訓會。

我答應了,結果在短短兩天時間裡,我的想法又有了巨大的改變。

首先是和一些大齡家長交流,才知道現在一個特殊兒童想去普校隨班就讀有多麼不容易。一個爸爸向我描述當時是如何軟硬兼施地爭取一個陪讀機會(自閉症孩子在干預手段和環境支持得當的情況下,是能夠進步的)。印象最深的是他終於爭取到了之後,第一天站了六七個小時,第二天教務主任看到給了他一把椅子坐,居然讓一個七尺男兒掉眼淚了。

其實這些事情本不應該讓家長去單打獨鬥。

更加發達的國家,對普特融合會有更多政策扶持,比如說有專業技能的影子老師輔助並隨時準備撤出,比如有專門的資源教室來和集體課程穿插進行。我們的差距當然存在,但我們也就更加需要努力趕上。

具體怎麼做呢?靠等是不行的,國家人口眾多,也有各種各樣不容易的人。我們希望得到關注和支持,就必須聯合起來,發出更大的聲音。諸位今天在這裡捐了一元錢,可能數目並不多,但人頭數也是很重要的。我希望我兒子達到學齡的時候,環境又會有不同。類似提案這件事福建乃至全國的家長組織會盡力去做,但也需要大家出來助推一把,展現出“原來有這麼多人在關注這個群體”。

其次我聽了好多家長分享的經歷。有孩子一個月癲癇半個月的,有孩子兩歲時人間蒸發,一天打3份工只睡3個小時的。人心都是肉長的,我聞之落淚的時候真心覺得自己沒理由抱怨,至少我的孩子身體健康,我們夫妻同心也不用操心太多經濟問題。這樣困難的人都在努力為群體鼓與呼,我憑什麼抱怨,有什麼理由不盡力?

更別說心啟航這一年的工作是得到各地家長組織交口稱讚的,全國的心智障礙聯盟在執行融合中國項目時,還有專門的人負責做籌劃。今年還會新加入“友愛校園行”的項目,讓自閉症孩子和普通孩子有更多接觸的機會。我知道大家以前捐款的時候,總是會擔心錢是不是落到了實處。對此我只能說這是一幫既有熱情,也有專業知識,且深知群體所需的人,我會百分百地信任他們。

籌款培訓會回來之後,我在心啟航領了5,000個人頭數的目標,爭取10,000人。我也不知道能不能達成,但我會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真的很感謝黎雙富、王小愚兒、籃球大圖、靜易墨這些同行朋友,聽我說要幫忙做公益推廣都一口答應;那些會員群的小夥伴們,總在問時間,還有已經認領人頭數的。

最後說一件小事,旺仔媽始終給我堅持的是,我在微博上只需要湊人頭,1元錢就可以了。她的想法是籌關注、籌理解和籌接納更重要;我們在生活中有艱難之處,但必須自強自立,不能只伸手向社會要錢。這種“其實我們都有在加油,只是希望你們再來加加油”的精神,希望你們都能夠感受到。

總之願意捐1元的朋友,愛心無大小之分;當然也歡迎願意捐更多,以及願意拉更多的身邊人來參與一元樂捐的(轉發微信鏈接或海報)。此外從今天早晨9點開始到週日晚上12點結束,每份善款都會得到壹基金1:1的配捐,這3天早晨的9到12點騰訊還另外有配捐。平時騰訊和壹基金會對善款向做每3個月一次的財務披露;明年的這個時候,我會來這裡向大家彙報心啟航一年的成果,一定不負所托。

如果有的選擇,我一定不希望孩子遭遇這樣的情況,因為真的太苦太累了。但既然沒得選擇,我唯有勇敢面對,從自我倡導做起,為這個群體儘自己的力量。大家在捐款的時候也不要只看到我們的苦難,還應該有堅持。再次代表心啟航,以及幫扶的5,000家庭表達衷心的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