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赴法蘭克福推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簽3大合作項目

(首席記者 張安定 通訊員 葉琨洪)當地時間9月11日下午,中國·東莞—德國·法蘭克福經貿科技合作交流會在德國法蘭克福成功舉辦,“粵港澳·東莞智能製造創新谷”等3個項目現場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實現投資和意向投資金額超過20億歐元,全力打造成中德合作示範性項目。

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總領事王順卿、法蘭克福工商會副主席史蒂芬·梅塞爾、黑森州歐洲和國際事務司前司長博喜文博士、香港貿發局德國及中歐代表楊影雪等應邀出席了本次交流會。梁維東、張冠梓等東莞市黨政代表團成員,世界莞商聯合會、西歐莞商聯合會有關人員與德國工商、科技界人士等,共約12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赴歐推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為更好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進一步加強東莞與歐洲先進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我市舉辦了此次交流會。交流會得到了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法蘭克福工商會、香港貿發局以及德國工商企業界等的大力支持,有效推介了東莞的營商環境,擴大了東莞與德國之間的投資、貿易、科技交流與合作。

交流會現場簽署 “粵港澳·東莞智能製造創新谷項目”“中德合作莞民投集團大健康產業項目”“中德合作東莞塘廈施貝爾康養項目”等3個重點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實現投資和意向投資金額超過20億歐元,將在智能製造、健康產業等領域,全力打造成中德合作示範性項目。

應邀出席會議的嘉賓們在致辭時,均對東莞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機遇進一步與德國加強多方面合作表示認同和支持。面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眾多發展先機,不少德國企業家對到東莞投資興業、創新創業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並與前來參加交流會的東莞企業家進行了合作洽談。

東莞與德國產業契合度高

提升空間大

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在交流會上推介了東莞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有關情況。他表示,東莞是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城市之一,與全球產業鏈條分工合作非常緊密,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東莞與德國加強經貿往來、開展創新合作拓展了新的空間,也為德國到東莞投資興業、人才創業搭建新的平臺。

梁維東指出,近年來東莞與德國的貿易額增長較快,東莞與德國的產業發展契合度很高,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大背景下,東莞與德國的經貿合作有更大的提升空間。當前,東莞對各類國際創新資源有著強烈的合作需求,真切希望與技術優勢明顯、成果轉化能力突出的德國高校院所加強交流合作,推動協同創新取得更多成果,讓更多的合作成果在兩地共同開花結果。

東莞市商務局負責人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的主題,介紹了東莞的地理優勢、產業轉化能力、科技集聚能力及創新創業環境,並表示希望更多德國的企業、人才前來考察投資、創新創業。

計劃在德設機構

加強經貿科技等交流

會前,梁維東出席了西歐莞商聯合會成立儀式,並帶隊拜訪了德國工商會法蘭克福辦事處,參觀了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與工商會多家會員企業就先進製造、生物醫療、職業教育、汙水處理、貿易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為進一步加強合作打下堅實基礎,受到了德國工商企業界的熱烈歡迎。

梁維東一行還與王順卿、史蒂芬·梅塞爾以及德國雙源醫療投資集團、西門子醫療集團等企業負責人,交流了中德經貿合作情況,探討了東莞與包括法蘭克福在內的德國城市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的空間和意向。他表示,東莞計劃在德國設立有關機構,進一步加強經貿、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交流聯繫。

■數說東莞與德國貿易

1.7億美元:據統計,目前東莞市有來自德國投資的企業37家,累計吸收合同外資1.7億美元,以製造業為主,主要集中於家用電力器具、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建築材料,專用儀器及塑料製品等方面。

283.9億元:2017年,東莞與德國貿易總額達人民幣283.9億元,同比增長18.3%;2018年1-6月,東莞與德國貿易總額149.9億元,同比增長21.9%。

■現場簽約項目

粵港澳·東莞智能製造創新谷項目:將帶動東莞在新能源及自動駕駛領域的產業聚集,完善產業鏈條,優化產業配置,形成華南地區能源及自動駕駛領域人才、科研技術以及資本中心。

中德合作莞民投集團大健康產業項目:將建設大型醫療服務中心,力爭打造大灣區最具規模的集健康管理、疾病防治、生態養生等功能特色的嶺南康養產業園。

中德合作東莞塘廈施貝爾康養項目:將共同開發集養老、功能康復、醫療促進、智能家居養老等主要功能的康養項目,為老人提供居家尊養式養老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