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1986年春節

電視劇《西遊記》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瞬時轟動全國

創造了89.4%的收視率神話

之後稱霸熒屏30餘年

成為一部無法超越的經典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直到現在

每逢寒暑假

《西遊記》依舊如約而至

重播次數已超過4000次

串聯起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

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憶

當片頭曲《雲宮迅音》的節奏響起

我想大概每個人眼前都會浮現出天地炸裂

東海之水澎湃

美猴王騰雲駕霧的畫面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那時候

我們的超級英雄

不是拯救世界的超人

也不是身家千億擁有50套鎧甲的鋼鐵俠

而是上天入地、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儘管《西遊記》後來被翻拍了好多次

但在大家心中

86版始終是最令人難忘的經典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前陣子

《西遊記》劇組重聚

儘管歲月變遷

當年劇中的人物已不再少年

但只要主題曲響起

只要他們念出那熟悉的臺詞

依舊是熱淚盈眶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更令人驚喜的是

主創團隊公佈了一批從未公佈過的

美術設計和服裝設計原稿

當年《西遊記》的拍攝條件十分簡陋

劇組資金拮据

但為了拍好這部作品

工作人員始終保持著精益求精的態度

隻手稿設計團隊就畫了幾千張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天竺公主的異域風情

黎山老母的優雅華貴

女兒國王的優雅矜持

每一張手稿都精心設計、各具特色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甚至連服裝上的紋路

人物的神態、鬚髮都細緻地繪出

烏雞國妖道一個摸鬍鬚的動作

陰險狡詐的神態躍然而出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劇中佈景的美術設計圖

也同樣令人讚歎

從靈臺方寸山,到蜘蛛精的草屋

從凌霄寶殿,到白骨精的山洞

無論是神仙宮殿,還是妖精洞府

每一處佈景

手稿裡都有精心設計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甚至連烏雞國御花園中的井

這樣的小細節也不放過

在這張設計手稿中

將枯井四周的景色繪製得陰森壓抑

盡顯詭異的氛圍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除了設計手稿

還有詳細的製作圖

這副靈山須彌坐檯的設計手稿

詳細的說明了坐檯的尺寸、造型、雕花

手稿上每一個數字都是設計師的心血

與其說這些是道具

不如說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而這樣的手稿

《西遊記》劇組有幾千張

都是真正的大師手筆,匠心之作

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

這樣願意花費大量心血去琢磨設計的精神

才造就了這部不朽的經典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這部稱霸熒屏30年之久的電視劇

拍攝背後的故事卻十分辛酸

演員不足,經費短缺

拍攝擱淺、技術不足

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難

其實拍攝《西遊記》

並不亞於一次西天取經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從拍攝前期

導演楊潔帶著劇組

跑了26個省

跋涉幾千多公里選景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到師徒四人

為了拍攝過瀑布這個鏡頭

差點滑腳跌落

被瀑布沖走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就連白龍馬

也曾幾度遇險

在九寨溝意外跌落亂石坑

在灌縣二王廟拍攝“大戰蜈蚣精”戲份時

差點兒跌落懸崖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當時劇組資金欠缺

常常是一個演員串場演出十多個角色

比如《西遊記》的製片副主任李鴻昌

就飾演過漁翁、黑狐精、多目怪

驛丞、大臣、接引佛祖,客商等龍套角色

後來導演發現李鴻昌演技很好

又給了他一個大角色

蜈蚣精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閆懷禮更是一人分飾九角

捲簾大將

沙僧,牛魔王,千里眼

太上老君,和尚,老者

御馬監裡的一個監丞以及西海龍王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那時候

劇組窮到叮噹響

只有一部攝影機,一個攝影師

但劇組還是靠著這一臺攝像機,一個攝影師

用了整整6年的時間

拍下了一個個經典的鏡頭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西遊記》作為一部神魔劇

需要大量特效

但是當時電腦技術也不發達

劇組的技術也實在有所侷限

所以很多鏡頭能不用特效就不用特效

拍攝大戰紅孩兒時

孫悟空被紅孩兒的三昧真火燒

就是用的真火在燒

當時劇組縫了石棉衣服勉強隔一隔熱

然後在六小齡童身上塗好凝固汽油

點上火真燒

等到拍攝完成,旁邊等著的工作人員

就得趕緊拿上沙子和水去滅火救人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而那些不得不用特效的地方

也因為技術原因,而看起來特別low

但是在那樣資金匱乏

根本沒錢買先進設備的情況下

導演和主創們還是很努力地完成拍攝

這足以讓後人感動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後來為了效果

劇組引進了“威亞”

但因為了解不多

不知道鋼絲要塗成和背景同樣的顏色

於是為了降低視覺影響

只用細細的鋼絲

這就很容易斷

六小齡童曾經從四五米的高空中摔下過

扮演沙僧的閆懷禮一次直接摔在攝像師身上

攝像師當場暈了過去

我們看到的每一幀騰雲駕霧的場景

都是演員們拿命換來的

“那個時候我們吊下來

就是咱這回又沒摔死

就跟玩命一樣”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西遊記》背後的辛酸太多

也許我們已經看了不止一次

但是每一次仍會被感動

劇組經歷的每一步挫折,每一次冒險

都告訴我們

一部經典的誕生從來不是隨隨便便的

而是臺前幕後無數人用性命拼搏

用心血創造出來的

他們懷著滿滿的理想和熱情

用最好的自己留下了至今難以超越的經典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正如被問及

《西遊記》為什麼可以火30年甚至更久時

楊潔導演的回答

“因為我們是在搞藝術

我們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三十二年的時間轉眼即逝

儘管如今這部戲還在每年反覆重播

但劇中很多的藝術家早已沉寂地離開人世

而他們中的大多數至今沒有被人們記住名字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2000年7月17日

“車遲國皇后”扮演者

趙麗蓉因肺癌逝世

享年72歲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1995年2月14日

《禍起觀音院》裡“金池長老“的扮演者

程之先生於因病去世

享年69歲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1994年11月8日

王母娘娘飾演者

萬馥香因病逝世

享年53歲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2003年2月12日早8時

因病醫治無效

“蜈蚣精”扮演者李鴻昌病逝

享年73歲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2004年

“彌勒佛”的扮演者

鐵牛病逝

享年82歲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2009年4月12日

沙僧的扮演者閆懷禮

因肺部感染在北京去世

享年73歲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2017年4月15日

86版《西遊記》的導演楊潔去世

享年88歲

還有許多的藝術家也離開了我們

在未來

我們還將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告別

但這些藝術家們臺前幕後所做出的貢獻

他們的心血與真誠

他們可佩可讚的精神

和他們嘔心瀝血創造出的作品

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裡

32年後,《西遊記》罕見手稿流出,美醉了,而他們卻哭了

當年趴在電視機前

看《西遊記》的孩子早已步入中年

但記憶中的童年不會褪色

我們心中的超級英雄永遠那麼炫酷

感謝西遊,伴我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