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花的花語及傳說


合歡寓意“言歸於好,閤家歡樂”之意,合歡花象徵著永遠恩愛、兩兩相對,是夫妻間恩愛有加的象徵。

傳說 古時泰山腳下有個村子,村裡有位何員外晚年生得一女,取名歡喜。聰明美貌,視如掌上明珠。 歡喜18歲那年清明節到南山燒香,回來得了一種難治的病,精神恍惚,茶飯不思,請了許多名醫,吃了很多藥,都不見效。 西莊有一位秀才,眉清目秀,文才過人,還精通醫道,卻苦於無錢進京趕考。看到告示,秀才便揭榜進門。原來那日小姐南山燒香,與秀才邂逅,日夜相思,此番見到秀才,病就好了一大半。

在診脈後秀才說:“這位小姐是憂思成疾,情志鬱結所致。”又說南山上有一棵樹,人稱“有情樹”,羽狀複葉,片片相對,而且晝開夜合,其花如絲,清香撲鼻,可以清心解鬱,定志安神,煎水飲服,可治小姐疾病。 在小姐的資助下,秀才進京趕考,考中狀元,又贏得小姐芳心,金榜題名之時,即為洞房花燭之夜。後來,人們便把這種“有情樹”叫作合歡樹,這花也就叫合歡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