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應爲這句話點讚:給老師送財物,好像是在給高貴事業定價

教師節送禮糾結折射家校關係糾結

文|燕雲飛


教師節應為這句話點贊:給老師送財物,好像是在給高貴事業定價


(▲祝教師節日快樂。)

教師節應為這句話點贊:給老師送財物,好像是在給高貴事業定價


(▲這禮該不該收呢?)

教師節來臨,不少家長開始為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送什麼禮而糾結。就此,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第一實驗學校校長袁衛星乾脆致信全校學生家長,勸說家長不要在教師節給老師送禮。他直截了當地表示,送禮扭曲了師生、家校關係。“這種赤裸裸的‘表達’,對老師並不是尊重,更像是侮辱。”因為給老師送財物,好像是在給高貴的事業定價。(9月8日《南方都市報》)

袁衛星校長的公開信,可謂說理透徹,情深意長,他既明確指出了家長送禮會扭曲家校關係,教師收禮會違背教育部師德十條禁令;也闡釋了教師節最好的禮物是對老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平時配合、肯定老師的工作;還承諾學校會代表家長表達尊師之情:減少不必要的非教育教學負擔,搭建更多教師發展的有效平臺,爭取更多更好的工資福利待遇,爭取更美更好的校園工作環境……

這些承諾如果落到實處,應該稱得上是該校教師收到的一份大禮了。然而,即便如此,似乎也無力緩解太多學生家長內心的糾結,或者說,深圳新安中學的學生家長或許釋然了,而諸多其他學校的學生家長仍在焦慮到底送不送禮。日前發佈的一份有關教師節送禮的調查報告稱,52.41%的人群對教師節送禮持中立態度,24.82%的人群對教師節送禮持支持態度。其中,高達43.09%的人送禮帶有一定目的:18.7%的人送禮是迫於壓力,怕遭到不平等待遇;24.39%的人送禮是希望能受到優待和特殊照顧。【轉發、留言、底部打賞、點贊、點下面廣告都是對明話頻道堅持寫作的支持!】

教師節應為這句話點贊:給老師送財物,好像是在給高貴事業定價

師生關係原本是世上最為親善的關係之一。因為,“教育植根於愛。”“只有愛才是最好的教師。”是以,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學生及家長為老師送上一份“小清新”的禮物,譬如一束鮮花、一張賀卡、一條短信、一個電話,表達對老師的尊重與敬意,原本是無可厚非的。但近年來的教師節送禮風氣,已然讓這種表達與溝通變了味。家校關係變得糾結與矛盾,有時候可能相互示好,有時候卻又相互指責與埋怨。

顯然,高達43.09%的人教師節送禮帶有一定目的,是值得認真思考的。所謂“迫於壓力”,是否其來有自?所謂“希望能受到優待和特殊照顧”,是否也是一種利益交換?我們不否認家長“拼孩子”的現象存在,但把希冀“照顧教育”都歸結為“拼孩子”似乎也有不妥。可以肯定的是,教師節送禮不止,這其中或許既有教師的因素,也有家長的問題。只是,“由來已久”之後驀然回首,家校關係已變得較為糾結。

隨著各種因素的相促相長,比如家長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與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學校教育越來越要求家長輔助與支持——家校之間圍繞教育職責的界線模糊了,雙方都把一份成長成才的愛,傾注到了學生身上,似乎並沒有產生完全的疊加效應,而是冒出了不曾有的糾結感。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想一想如何理清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邊界,讓家長既不需要“迫於壓力”也尋求不到“照顧教育”,讓教師坦然地享有職業榮光,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教師節應為這句話點贊:給老師送財物,好像是在給高貴事業定價

附:

教師節:致全校學生家長

親愛的家長朋友:

您好!我是您孩子就讀的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第一實驗學校校長袁衛星。

馬上就要教師節了,我老家的一位朋友在微信上問我:“現在學校對教師收禮有沒有明確規定?”我很乾脆地回答:“當然有!嚴禁收受學生或家長財物,不是學校的規定,是教育部師德十條禁令中的一條,你可不要讓你孩子的老師犯錯喲!”過了一會兒,他又說:“那我總得給老師意思意思、表示表示吧?”

由此,我想和您,和我們的家長談一談教師節給老師送禮這件事。

為學莫重於尊師。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國家設立教師節,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逐步使教師的工作真正成為社會上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羨慕的職業之一,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氣。因此,每逢教師節,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向老師表示問候和感謝,無可厚非。但送禮就沒有必要了,因為:

首先,它扭曲了師生關係、家校關係。物質的介入,更多地像是“交易”。“我給老師送禮,老師要格外照顧一下我的孩子。”各種面值不等的購物卡、各種價值不等的禮物、微信紅包……這種赤裸裸的“表達”,對老師並不是尊重,更像是侮辱。老師的工作,很多時候是無法用量化來計算的,更無法用財物來衡量。你給老師送財物,好像是在給老師高貴的事業定價似的。另外,教育的公平性原則,也容不得你我破壞。

其次,你讓老師為難,甚至觸雷。對於家長送禮,沒有幾個老師覺得是理所當然的。相反,家長送禮很多時候會讓老師覺得有壓力。“不收的話家長更擔憂,覺得自己瞧不上”。收了的話呢?實在推辭不了,收下家長的禮物後,老師會想辦法換一種形式送還,比如給學生買文具或各種書籍等,這實際上是負擔。有時候,就是這樣做也不行,因為它已經觸碰了師德的禁條。

所以,作為校長,同時也是七年級四班、五班語文,七年級全體同學電影課任課老師,我希望各位家長不要給老師送禮。你說,那教師節老師怎麼過節?請放心,學校會代表你,你的孩子會代表你把尊師之情充分表達。

我們在教師節當天的升旗儀式上,會給全校班主任、年級組長頒發聘書,我們用儀式感來表達對他們繁重工作的感謝;我們也會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大聲宣讀上學期區、校先進教師的名單,我們鼓勵我們的教師評先爭優;我們還會為剛剛送走2018屆畢業班的全體初三老師授紀念牌,以後每一屆都授予,老師們都想比一比,到退休誰帶教的畢業班多;我們會由學生代表給30年以上教齡的老教師鮮花,並由學生代表向全體教師獻詞……當然,我也會代表你在教師節當天給全體老師奉上一枝康乃馨、兩枚桃李。更重要的是,此前開學工作會議上,我已代表學校向老師們莊嚴承諾:減少不必要的非教育教學負擔,搭建更多教師發展的有效平臺,爭取更多更好的工資福利待遇,爭取更美更好的校園工作環境……

您的孩子所在的各班也在精心策劃著他們的“祝賀”。你看,這是八年級三班生活委員寫的“教師節策劃案”:用早讀時間來寫賀卡來給老師(一共八張大賀卡,每組寫一張,課後去送給老師);在後面的黑板上寫下“老師您辛苦了,教師節快樂!”;上課前趁老師還沒來全體起立等候老師的到來,等老師進門我們就一起喊“老師您辛苦了,教師節快樂!”……正如一位教師建議的那樣,一段精心錄製的語音留言,一幅畫了好久精心配圖配詩的繪畫作品,一封充滿細節的信或隨筆,在合適的時間鞠躬或擁抱一下老師並送上祝福語……這些,都是孩子們對老師表達節日問候和感謝的最好的禮物。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堅持要自己表達對老師的節日祝福和問候的話,那麼我想告訴你,其實,對老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是最好的禮物。一條簡潔得體的祝福短信,幾句描述孩子進步並致謝的話語,接送孩子時見到老師當面的言語賀謝……尤其是平日裡,收到老師消息及時回覆,讓老師放心;正確認識孩子犯的錯誤,配合老師教育引導孩子;鼓勵肯定老師的工作,不把責任都推到老師身上;積極參加家長會、家長培訓,做一個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這些,都是對老師表達理解和尊重的最好形式。

最後,我把開學典禮上我送給我校全體老師的一段話錄之如下:“人為大事而來”,每一個孩子的身後,都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我們沒有理由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們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掉了隊,一定要拉他一把;我們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成功!我們一輩子都在尋找知己,我們有沒有想過,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知己。我們要把我們的人生價值體現在引領孩子們的成長、助推孩子的成功上,我們要成為孩子一輩子遇到的最棒的老師,我們要和孩子們一起,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請您放心,“讓每一個孩子都成功”,這是我們的追求,也是我們的承諾。

順祝週末愉快!

袁衛星

2018年9月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