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成長教育》是一部極富英倫風情的情感電影,雖然拍攝於十年之前,可對於當下人心浮躁的社會,也很有教育意義,特別是那些花季的少女和有女兒的父母,更要仔細體味片中的內涵,要不然女子被拐跑了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十六歲的高中女孩珍妮(凱瑞-穆里根飾)美麗、聰慧,不乏青春期的叛逆;她信心滿滿,夢想著考進牛津大學;她熱愛藝術,拉的一手動聽的大提琴。就是這樣一位陽光、可愛的妙齡少女,竟然遭遇了突如其來的災難,一個人面獸心的中年男人,帶著溫柔的陷阱,走進了她的生活。男人的名字叫大衛(彼得-薩斯加德飾)。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珍妮學習成績優異,是老師和家長心中的乖乖女。雖然一心撲在學習上,可珍妮在情感上並不落寞,她從不缺少追求者,她甚至把心儀的男孩Graham邀請到家中做客,可珍妮的父親對這個不靠譜的男孩並不感冒。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珍妮的父親是一位普通的倫敦市民,整日為生計奔波,有限的經濟收入讓他沒有能力帶著珍妮見識外面的大千世界。父親非常倔強,對待珍妮的管教甚是嚴格。

女兒考上牛津大學,從此過上有錢的上等人的生活,是他唯一的希望。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中,珍妮結識了中年男人大衛。大衛開著名貴的跑車,非常禮貌地把珍妮和她的大提琴送回了家,其言談舉止恰到好處,宛如一位真正的紳士。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幾天過後,一場如約而至的邂逅再次來襲。這一次,珍妮很主動,對於送自己回家的大叔,上前道一聲謝是很自然的事情。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對於送上前來的美味,老奸巨猾的大衛自然不會放過。他以藝術之名,力邀珍妮去欣賞一場專業的交響音樂會和隨後的晚宴。酷愛藝術的珍妮自然非常願意去,只不過父母管教嚴格,絕不會允許自己跟一個陌生的男人隨便出去。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果不其然,珍妮的父親極力反對女兒和大衛去參加音樂會,他很想親自帶著女兒去,可他連舉辦音樂會的教堂在哪裡都不知道。就在一家人舉棋不定的時候,大衛敲門而入。他身著考究、彬彬有禮,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壞人。珍妮的父母估計也不想讓女兒失去這個有身份的朋友,於是答應了他的請求。殊不知,正是父母的虛榮和不慎讓珍妮掉進了深淵。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音樂會之後,珍妮和大衛的感情迅速升溫。大衛帶著她參加華麗的晚宴和驚心動魄的藝術品拍賣會。在此之前,珍妮的世界只有書本,生活枯燥而乏味;在此之後,她大開眼界,走近了有錢的上等人的生活。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大衛趁熱打鐵,再次哄騙珍妮的父母,聲稱自己是牛津大學的畢業生,要回母校去拜訪一位有名的作家。如果珍妮也能同去,定會獲益不少。牛津距離較遠,珍妮一旦前去,必然要在外面過夜,珍妮的父親經過再三思量,還是輕信了大衛的鬼話:他不想女兒錯過結識大人物的機會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在牛津的那個夜晚,

珍妮差一點就把身體給了大衛,她已經在心底接受了這個男人。只不過,她不想在十七歲生日前失去第一次。大衛也很紳士,面對秀色可餐的胴體,他竟然能夠把持得住。看來,這個男人還是渣得不夠徹底。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從牛津回來的路上,珍妮親眼目睹了大衛的真面目,他居然是一個偷竊藝術品的賊,便當場戳穿了大衛的身份。大衛可不想煮熟的鴨子就這麼飛走了,他拼命地辯解,聲稱作品放到自己這裡才不算浪費,終於重新獲得了美人的芳心。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緊接著,珍妮十七歲的生日到了。吝嗇(貧窮)的父親送了她一本字典,而大衛則要帶她到巴黎浪漫一圈,以此作為她的成人禮。這一次,巧舌如簧的大衛再次說服了珍妮的父親。最終,他以男友的身份帶走了珍妮。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兩人或是無憂無慮地躺在埃菲爾鐵塔下的草坪上,或是在巴黎的街頭購物,或是在塞納河邊漫步,一切是那麼的輕鬆、浪漫、和諧、美好,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愛情?當然,大衛沒有忘記關鍵的一環:他適時地收走了珍妮的第一次。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從巴黎回來後,大衛就向珍妮求婚了。以前夢寐以求的生活現在唾手可得,珍妮找不到拒絕大衛的理由,她答應了求婚,而且為了“愛情”放棄了學業。雖然校長和老師再三勸阻她別做傻事,珍妮還是義正辭嚴地回絕了她們。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終於有一天,珍妮發現了大衛的另一個身份:他不光是一個盜賊,還是一箇中年女人的丈夫,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感情騙子。大衛不光騙了她的感情和貞潔,還毀了她的學業和前程。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可這又怪誰呢?怪珍妮太天真,怪父親目光太短淺,怪朋友沒提醒,似乎都說不過去。要怪,也許只能怪可怕的人性,愛慕虛榮、好逸惡勞似乎是每個人的天性。所以,才會有一個又一個女人重蹈珍妮的覆轍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對於珍妮,小編不好苛責什麼,因為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可以原諒,這也是她們成長的道路上必須上的一課。但

為人父母的,可一定要擦亮眼睛,千萬別讓別有用心的渣男有機可乘

《成長教育》名字不打眼,但是家有女兒的,就非看不可

文中觀點也許不合正統,也許有失偏頗,說對了您點贊,說錯了您拍磚;在這個多元的社會里,每個人都是思想家,讓我們在評論席裡各抒己見,共同譜寫不拘一格的自媒體新篇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