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暴富不是夢,教你如何買到一賠三的車

今天給大家教一個致富的方法,聽著這不是做夢,並且已經很多車主實踐並證實過,今天的文章希望大家好好閱讀,雖然這篇是致富的途徑,但是我們必須有合法的證據。今天就教大家幾招,如果您遇到以下如何一種情況,悄悄地別出聲,趕緊開回家在被窩裡笑吧!

一夜暴富不是夢,教你如何買到一賠三的車

想想心裡就美滋滋

一、檢查車輛手續與實車是否一致

所謂車輛手續指的是車輛和合格證,環保證書,一致性證書。仔細檢查合格證上的車架號,發動機號與實車是否相符。

一夜暴富不是夢,教你如何買到一賠三的車

汽車合格證信息

仔細對照合格證上的車架號和發動機,在實車上照,其中車架號可以在三個地方找到。

一夜暴富不是夢,教你如何買到一賠三的車

車輛車架號位置

我們分別可以在主駕前風擋、副駕B柱銘牌、發動機艙內找到該車的車架號並予以核對。

至於發動機號需要詢問4S店工作人員進行核對。

二.檢查實車是否與所訂車輛配置一致

其實很多消費者都會在這個環節中仔細檢查,恨不得把車裡裡外外翻個天,可以80%的消費者往往會忽略掉這兩個配置。

1. 第一個就是輪胎規格和型號

一夜暴富不是夢,教你如何買到一賠三的車

原廠輪胎

這一點相信絕大多少車主在提車的時候都會忽略,一般都只會看輪胎有沒有磨損,輪輞有沒有劃痕,但是卻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那就是嚴格核對輪胎品牌和型號。

這種經銷商惡意更換原廠輪胎的情況多出現在一些進口豪華車上,如奔馳,路虎,保時捷等,經銷商通過將原廠更換為尺寸更小或者品牌略差的輪胎後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將更換下來的輪胎作為精品二次銷售給消費者。

2.玻璃的生產日期

這一點相信90%以上的車主都沒有關注過,其實車輛的玻璃也是有生產日期的,先交大家怎麼看。

一夜暴富不是夢,教你如何買到一賠三的車

汽車玻璃也有生產日期

一般來說汽車玻璃與車輛的生產日期不會相差很長時間,一般都不會超過6個月,所以我們在驗車的時候最好能檢查車輛所有玻璃的生產日期,看看是否有出入很大,再結合車輛的生產日期,來判斷此車是否存在翻新或者後期維修了。

3.檢查行車電腦的里程數和保養記錄

很多4S店或存在把試駕車或者展車作為商品車賣給消費者的行為,如果這種車輛在店裡養護得當那麼我們是無法通過前兩種方式來判斷的,那麼就要藉助一些電子設備了。

一夜暴富不是夢,教你如何買到一賠三的車

汽車裡程表

如果你的愛車此時發現了這個問題可以申請在4S店用電腦檢查車輛的行駛記錄,來準確判斷車輛是否為試駕車,也可以通過廠家電腦檢查車輛是否存在保養記錄等信息。

一夜暴富不是夢,教你如何買到一賠三的車

檢查機油顏色及刻度

也可以拔出機油尺來觀察機油的顏色及刻度,如果顏色發深並且液麵也在刻度線以下,那麼恭喜你了,你很有可能會是一賠三的幸運兒!

4. 檢查漆面厚度

讀到這一條肯定有人會說了,漆面厚度怎麼檢查,我們一般都是用肉眼看,只要顏色一直,沒有劃痕,凹陷就行。

一夜暴富不是夢,教你如何買到一賠三的車

檢查漆面厚度

其實檢查漆面厚度很簡單,我們都會去洗車吧,一般的洗車店都會有修理廠,修理廠就有漆面檢查儀,讓店裡的工人給你檢查一下漆面厚度就行,自己也可以在網上買這種儀器,便宜的也就一兩百塊錢。

如何走法律途徑:

一夜暴富不是夢,教你如何買到一賠三的車

一賠三,奧拓變奧迪

如果大家在提車過程中遇到以上集中問題,首先應該及時取證,防止證據被破壞並立刻撥打12315消費者協會電話,申請法律援助,並向當地工商管理局進行投訴。準備充足證據可向法院提起訴訟,一般在消協和工商局的共同舉證下,想不贏官司都難!

法律鏈接: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這裡有幾個要點:一是經營者有欺詐行為。二是賠償金額為購買價款或服務費的三倍。三是最低賠500元。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三條第三款

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這裡有一個重點:在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誰負責提出證據)的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但是本條為消費者

作出了傾斜,只要在接受商品或服務起6個月內,發現質量問題等瑕疵並提出的,由經營者證明自己的商品沒有問題。

總結:要是發現購買的汽車有質量等問題且經營者涉嫌欺詐,要儘早提出異議並尋求法律途徑解決,保管好相關合同、票據,必要時還可以採用照相、錄音錄像等手段。

只有在符合這些條件的情況下才能夠得到退一賠三的結果,這篇文章希望給予消費者一些法律幫助,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身權益,以此警戒廠家和經銷商切勿因小失大,得不償失!最終的目的致使經銷商和廠家能夠誠信經營,用服務打動消費者,構建公開透明的消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