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總是要很堅強?

為什麼總是要很堅強?

為什麼總是要很堅強?

說起堅強,頭腦中首先想到的就是誰克服了什麼樣的困難,誰經歷了困難依然勇往直前,屹立不倒。

聽到最多的是 人活著要堅強,要活出個樣來給自己看,聽起來多麼勵志,充滿力量。

做人需要點志氣,需要點勇氣,需要點毅力。

生活不能總是一帆風順,或許一不小心就會遭遇點逆境,堅強的品質必不可少。

而我今天說的是人不僅僅要學會堅強,還要懂得點示弱,剛強中需要一點弱來點綴,剛柔並濟。

弱也不代表就是一個貶義詞,很多時候誤解了這個字。

為什麼總是要很堅強?

有段時間網絡上流傳著一句話:我哪懂得什麼堅強,全靠死撐。

小時候,開心了立馬笑,傷心了立馬大哭,哭的起勁時,拿好吃的一鬨,就可以立馬開心。

長大了,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忍,聽到最多的是:都那麼大了 怎麼還哭。

哭是人情緒的一種表達工具,為什麼被一句“長大了”就這樣的被掠奪而去,因為聽說 哭代表是一種懦弱,這種表現不好,長大了要學會堅強。

如果人體是一個情緒的載體,是情緒表達的一個通道,抑制情緒不讓情緒合理的表達。

用頭腦的思維把情緒攔截了下來,有一個系統很忠誠,一點不少的記錄了下來,把它命名為細胞記憶。

為什麼總是要很堅強?

身體騙不了人,所有的情緒一直憋在身體得不到釋放,久而久之,氣聚成形久積成病,80%的疾病來源於情緒。

為什麼要把情緒壓制住,不去表達,因為愛面子,怕丟人,還是覺得不應該?

就這樣也罷,關鍵問題是心量不大,吃多了消化不了,容易積食

委屈,喜歡一個人來抗,痛苦,喜歡一個人來受,是,沒人能替誰承受痛苦,關鍵是自己承受不了還要死撐,硬撐,撐到實在撐不住,撐到崩潰時。

為什麼總是要很堅強?

以前,頭腦裡只有一個詞,男人應該堅強,有淚不輕彈,很多時候,心裡很難受,也要憋回去。

記得姥姥去世,那時正逢過年,回去時,黃色的棺材擺在了正房廳,被釘上了鉚釘,能看到的就是擺在桌子上那張黑白色的遺像。

一個我親的人又去了,又失去了一個親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躺在炕上聊天 發呆。

記得最後一次見她時,那個時候,她得了老年痴呆。

隔一會問我一次:什麼時候回來的,回來待幾天,每一次我都會很認真的回答,像是沒有問過一樣。

不久過後,再看到的就是那張遺像了。

出殯時,跟在樂隊後面,聽著樂隊音樂,沒能忍住,思念順著眼淚一直往下流。

如果放開哭,明明可以大哭,可是我沒有。

為什麼總是要很堅強?

如今想來,那個時候的我真是個弱智,為什麼總是在忍,為什麼總是不願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真是虛偽至極。

就因為一句要堅強,就因為不能輕易掉淚。

後來,生了場病,依然是一直忍著,面對痛苦,每次的情緒釋放都是在實在忍不住時,總是在等,總是在忍。

有時候,對自己太過於苛刻了,頭腦總是跳出來說:嗨!少來這一套,懦弱給誰看。

為什麼總是要很堅強?

如今,開始允許自己懦弱,允許自己虛度時光,這不是荒廢,更不是浪費,不再想要靠死撐來填飽堅強。

有些堅強,其實不過是面子換了一個模樣在騙取,那是面子的偽裝者。

堅強不再靠死撐,把堅強還給懦弱,在懦弱中學會堅強,告別自欺 欺人的生活,把情緒交給身體,情緒表達不是靠堅強與懦弱就能定義。

為什麼總是要很堅強?

讓情緒自然表達

想哭就哭

想笑就笑

不等


我是趙賢文,身心律動自然拍打,師歡迎留言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