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例句,熟記記敘文閱讀典型題目

7個例句,熟記記敘文閱讀典型題目

記敘文閱讀 典型題目分析

標題含義

【問題】題目“爸爸的花兒落了”有何含義?

【答案】①表層含義是指夾竹桃花兒凋謝了,②深層含義是指愛花的父親去世了。

【總結】一般提問含義的題,其中的詞語或句子多有“表層含義”與“深層含義”兩種。深層含義即比喻義、象徵義等。

標題作用

【題目】作者以“背影”為題,有何作用?

【答案】①“背影”是貫穿全文的線索【結構上】;②“背影”是“我”的感情觸發點,推動情節發展【情節上】;③“背影”中可以看出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人物形象上】

【總結】作用類的題目,要多角度考慮,如內容、結構、情節、主題、對人物的刻畫等。題目常有全文線索、吸引讀者、概述內容、點明主旨等作用。

人物描寫

【題目】閱讀《背影》中的文字,從人物形象描寫的角度賞析。

我看見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答案】①這句話運用動作描寫【指出手法】,②運用“探、穿、爬、攀、縮、傾”等動詞,“蹣跚、慢慢、努力”等形容詞【具體分析】,③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父親穿鐵道爬月臺買橘子時艱難的樣子【說明效果】,③表現父親深沉而真摯的愛子之情,也表達了“我”被父愛感動的心情【表達情感】

【總結】賞析句子一般按照“指出手法+具體分析+說明效果+表達情感”的步驟來回答。要熟悉人物描寫的常用手法,包括動作、神態、語言、心理等。

修辭手法

【題目】賞析句子:“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答案】①使用擬人修辭手法【指出手法】,②“狠狠”、“鑽”賦予了葦子以人的情態【具體分析】,③生動地寫出葦子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說明效果】,烘托白洋淀人民在殘酷的戰爭環境裡頑強的鬥爭意志和旺盛的生存力量【表達情感或含義】

【總結】賞析句子一般按照“指出手法+具體分析+說明效果+表達情感”的步驟來回答。要熟悉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詞語選用

【題目】下面這句話中,加點詞語有何表達效果?

再三囑咐茶房,是仔細。

【答案】①“再三”“甚”兩個副詞,寫出了父親叮囑茶房次數很多、非常認真;②寫出了父親對茶房照顧兒子仍然放心不下的樣子;③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深沉真摯的關愛之心。

【總結】一般詞語的作用,從兩個角度回答:“寫出了……的樣子,表達了……的情感”。

景物描寫

【題目】閱讀《蘆花蕩》中的寫景文段,說說其作用。

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裡,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裡,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裡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裡躲避炮火去了。

【答案】①交代故事背景,②渲染了戰爭年代緊張險惡的氣氛,③為後文描寫老頭子護送、復仇的行為做鋪墊,④更能突出老頭子的英雄行為。

【總結】景物描寫常有以下作用:①渲染某種氣氛,襯托人物的某種心情;②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等要素,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③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④表現人物性格,抒發某種感情,點明文章的主題;⑤如果同一種景物描寫在文章中多次出現,那麼景物描寫的作用就起到了線索作用;⑥一篇文章中有多處景物描寫出現,就會有與上下文的景物描寫相呼應,做對比的作用。

溫馨提示:世界記憶大師網上免費公開課開始了,只要您認真聽課就能讓您或者您孩子迅速愛上學習,同時至少提高十倍以上的記憶力。機會難得。(感興趣的朋友留意下方評論區)【愛孩子,就讓他比別人更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