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曹操,曹操就到」?

為什麼“說曹操,曹操就到”?

古人經常說一句話“說曹操,曹操到”,意思是當你在談論某個人的時候,這個人就恰好出現了。

大家還經常遇到的一件事是,正在談論某個話題,比如正想買辣椒,頭條就會給你推送辣椒的相關內容,有人還感嘆,為什麼頭條推送這麼精準?難道頭條機器推薦算法已經能夠讀取腦電波了?

為什麼“說曹操,曹操就到”?

還有的人有這樣的經歷,你之前從未關注過汽車,每每出去都是打車,但是有段時間你手裡有了錢,在妻子的建議下,開始準備買車,你開始瀏覽各種車的信息,但是不管你最後買車沒有,都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你發現周圍突然間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車,你的鄰居有一輛寶馬,你的公司停的都是車,馬路兩邊和電視上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很多車輛廣告,你都不知道為什麼車的信息都突然就冒出來了,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車文化突然開始主導文化潮流了嗎?還是你的意識在捉弄你?

其實,這裡存在一個有趣的心理現象,那就是“巴德爾-邁因霍夫”現象, 這個現象最初是 1986 年由聖保羅先鋒出版社的讀者特里·穆倫提出的,他寫信給“故事板”(一個專門收集搞笑事的欄目)提及了一件事,說他第一次聽說“巴德爾和邁因霍夫集團”(德國恐怖組織“赤色軍團”)之後,不久又從另一個渠道很巧合地看到了這個詞。這個故事刊登之後,讀者不斷提交自己經歷過的類似事件,這個現象也因此被命名為“巴德爾-邁因霍夫現象”。

“巴德爾-邁因霍夫”現象

又稱為頻率錯覺或近因錯覺。當你剛剛注意到、經歷過或聽說過的事情突然出現時,這種現象就會發生。它會讓你覺得,幾乎所有人和他們的親戚朋友都不約而同地談論這個話題,或者他們都在和你談論這個話題。出現這種情況,不是你瘋了,而是你比以前更關注它了。

“巴德爾-邁因霍夫”現象發生的時候,會發生一些事情,你的大腦似乎對你學到新東西的事實感到興奮,選擇性的注意發生了。你的大腦會下意識地想,“真是太棒了!我一直要找的那個東西,其實並沒有真正想著去找它,居然無意中找到了”。

要知道,無論我們的大腦構造是多麼的精緻,它還是很難面面俱到,實際上這樣也不是什麼壞事,面面俱到有時候也會造成主次不清,大腦的這個特性可以總結為選擇性感興趣,就是大腦懶得去搭理那些平常的、沒意思的或者生疏的事。

比如,在學習交規之前,你可能根本沒注意過過人行橫道的菱形圖案,但是在你知道這個東西之後,無論是走路還是坐車,這些菱形總能映入眼簾。這就是大腦忽略掉生疏事物的現象。

為什麼“說曹操,曹操就到”?

事實還證明,當你瞭解“巴德爾-邁因霍夫”現象現象之後,你就會經常發現“巴德爾-邁因霍夫”現象的實例。這本身也是巴德爾-邁因霍夫現象的一個擴展。 大腦除了對事物“感興趣”,對於特定的模式也會“感興趣”。人腦的模式識別能力是無與倫比的,我們對於模式也有偏愛。一天裡我們接觸到的無數新事物中,有些過了很久都沒能再次遇到,那麼對它們的記憶就逐漸的淡忘。而有些在短期之內又一次遇到了,這被大腦識別為一種巧合般的重複,一種特殊的模式,提起了大腦的興趣。於是對這樣的事件,大腦的記憶就會特別的深刻,如此反覆,

“巴德爾-邁因霍夫”現象就越來越容易被你發現了,因為你的大腦對於這個模式已經是既興奮又熟悉了。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前面的問題了,不是你說曹操的時候,曹操正好到,而是你說曹操的時候,你的大腦開始對曹操表現出一種興奮,當他真正出現的時候,感覺到很驚喜。雖然平時曹操也經常到,但你沒有關注他,所以有選擇性的忽略了。

為什麼“說曹操,曹操就到”?

用一句很流行的話來總結就是:“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關注《未來科技社》,我們一起眺望未來!

為什麼“說曹操,曹操就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