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東與哥哥:給農民老媽在北京安個家

郭曉東與哥哥:給農民老媽在北京安個家

郭曉東

郭曉東1974年出生于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農村,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他性格淳樸,為人低調平和,深受影迷喜愛。這些年他主演了《新結婚時代》《大校的女兒》《西藏秘密》《推拿》等一系列熱播影視,家喻戶曉。郭曉峰大弟弟3歲,北京電影學院表演進修班畢業,主演了《國門英雄》《紅旗漫卷西風》等眾多熱播影視劇,在演藝圈小有名氣。2002年,父親不幸因病去世,兄弟倆很悲痛。

郭曉東與哥哥:給農民老媽在北京安個家

郭曉峰

此時母親李乃鳳才52歲,生活在壓抑與悲痛中。郭曉峰與弟弟商量:“我很擔心媽媽,咱們不能將她一個人丟在老家了。”郭曉東說:“爸爸不在了,媽媽身邊不能離親人。咱哥倆常年在北京,乾脆將媽接到北京吧。”

這時,郭曉東還沒成家;而郭曉峰已結婚生子。李乃鳳提出,她跟年輕人生活習慣不同,想單獨居住。

郭曉東與哥哥:給農民老媽在北京安個家

郭曉冬(右)郭曉峰(左)與母親李乃鳳

2003年7月,兄弟倆共同出資,在北京給母親買了一套兩居室。裝修、購買家電傢俱、添置窗簾被褥……在繁華的京城,兄弟倆為母親安了一個家。隨後,李乃鳳隨兩個兒子來北京生活。她原本住的是低矮土坯房,燒的是玉米秸稈,喝水要從幾十米的地下水井往外壓……而今走進新家,許多新潮的傢俱家電,她都是第一次看到,她這裡摸摸,那裡聞聞,高興地說:“媽沒想到,老了還能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郭曉東人紅戲多,時間排得滿滿的;郭曉峰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進修,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他們給母親請了一個保姆,照顧她的起居。

李乃鳳沒病沒痛,根本不適應被人照顧。尤其是家裡整天晃著個陌生人,她心裡不踏實。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她就是翻看枕頭底下的存摺還在不在。一個多月後,李乃鳳找了藉口將保姆辭退了。她明確要求兩個兒子:“不許再花錢給我找保姆!”

郭曉東與哥哥:給農民老媽在北京安個家

郭曉峰

郭曉峰耐心解釋:“媽,您這種生活狀態,讓我和曉東都沒心思在外面做事。你要學會融入北京的生活。”於是,李乃鳳開始嘗試與外界交流。

李乃鳳不識字,不會過馬路,不會上超市購物,不會坐公交車和地鐵,在大街上轉兩個彎就分不清東西南北。她賠著笑臉與人搭訕,可她一口濃重的沂蒙方言,對方根本聽不懂……

此後,李乃鳳幾次嚷著要回老家,郭曉峰為難地說:“我們當初風風光光將你接出來,現在你灰溜溜回去,外人還以為我們做兒子的不孝順。”李乃鳳長嘆一聲,心裡倍感壓抑。

郭曉東與哥哥:給農民老媽在北京安個家

李乃鳳熱情好客,在老家與鄰居相處非常和睦。兩個兒子長期不在身邊,她頻繁給老家的親戚、朋友和鄰居打電話,希望他們來北京看她。結果,老鄉親友來北京看病,他們的孩子升學、找工作、打官司等林林總總,也會來找她幫忙。她熱情地將一大攤子麻煩攬過來,然後全盤推給兒子。兄弟倆為此苦不堪言。

2005年,郭曉峰與母親談話:“媽,我和曉東在老家有些名氣,可在北京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大能量。”李乃鳳回答兒子:“我一個人在家裡太孤獨了,他們在北京來來往往,我也能熱鬧一些。”

郭曉東與哥哥:給農民老媽在北京安個家

郭曉東

郭曉東當時正在拍戲,沒能及時給母親電話。晚上,當他收工後給母親打電話,家裡沒人接;打她的手機,母親竟然託鄰居買了車票,已經回到老家了。

很快,郭曉峰迴老家向母親負荊請罪。母親說:“兒啊,娘不是生你的氣,而是我在北京呆得太憋氣了,還是老家好。”無奈,郭曉峰隻身回了北京。

老人本以為回到故土,就會生活得如魚得水,可一切已經變了:親友鄰居見她回來了,開始以為她只是想家了,見她住了幾個月,並開始下地種菜,怪話就來了:“兒子還是靠不住啊。”“真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啊,兒媳不好吧?”

郭曉東與哥哥:給農民老媽在北京安個家

郭曉東

這年中秋節,萬家團圓,兄弟倆各自在劇組,不能回老家。李乃鳳老人一個人過節,冷冷清清。晚上,她接到兄弟倆的問候電話,忍不住哭了。

不久,郭曉東趕回老家,將母親接到了北京。一天,郭曉峰從北影上課回來,路過一所幼兒園,看著孩子們在園子裡跟老師做遊戲,忽然靈光一閃:如果讓母親像孩子一樣,重新學習識字和說普通話,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於是,郭曉峰買來小學教材,教母親認字。老人學得很認真,可是進度很慢。母親提醒兒子:“你還是先把路牌那些字教給我吧,我馬上就用得著,其他的字以後再學。”

郭曉東與哥哥:給農民老媽在北京安個家

郭曉峰跑到小區外,將幾路公共汽車的站名牌抄下來,一路一路地教母親。並把小區周圍一些公園、商場和街道的名稱寫下來,他沒有時間,就給母親請了小區裡一個初中生做家教。

為了讓母親學習普通話,郭曉峰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找來自己和弟弟演的影視劇的DVD,播放給她看:“媽媽,你看我和曉東在電視上是怎麼說話,你就跟著學,好不好?我和曉東的話,你總聽得懂吧?”

說來也怪,兩個兒子在劇中的臺詞,老人都能聽懂。尤其是小兒子的成名作《新結婚時代》,她看了一遍又一遍,很多臺詞都能背下來了。

郭曉東與哥哥:給農民老媽在北京安個家

隨後,兄弟倆又送母親去老年大學上課。慢慢的,她學會了說普通話,儘管帶著濃重的沂蒙口音,別人總算能聽懂了,可以進行日常交流了。

兄弟倆把打扮母親的任務交給了各自的愛人。在兒子和兒媳的蠱惑下,李乃鳳穿上了漂亮的裙子,還學著穿上了高跟鞋。

小區老人成立了很多社團,有學京戲的,有腰鼓隊,有模特隊。為了能讓母親找到玩伴,郭曉峰和弟弟帶著禮物,去拜訪這些老年人社團的負責人。見兄弟倆身為明星,卻絲毫沒有架子,老人們紛紛表示要吸收李乃鳳參加活動。

郭曉東與哥哥:給農民老媽在北京安個家

在小區所有的活動中,李乃鳳最喜歡的是老年時裝模特表演。在模特隊裡,她跟別人學貓步,學服裝搭配,越來越時髦。

而今,李乃鳳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適應了都市生活。雖然兩個兒子是知名演員,經濟條件比較好,但她依然沿襲在農村時的簡樸生活。她去農貿市場買便宜菜,在地攤上買衣服、鞋子,出門捨不得打車,總是乘公交或地鐵。她覺得,兩個兒子有事業,家庭美滿,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