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雄安這一項目預計10月開建,涉及78個村

好消息!雄安這一項目預計10月開建,涉及78個村

近日,記者從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獲悉,白洋淀農村汙水、垃圾、廁所等環境問題一體化綜合系統治理先行項目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實施方案,治理範圍包含安新縣內78個澱中、澱邊村,預計10月開始項目建設。

好消息!雄安這一項目預計10月開建,涉及78個村

白洋淀風光。賈東亮攝

8月2日,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調研安新縣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時強調,白洋淀農村汙水、垃圾、廁所等環境問題一體化綜合系統治理工作意義重大、涉及面廣、治理難度複雜,要根據工作重點按照輕重緩急、標本兼治的方式來處理。


整治範圍包含安新縣78個村

據瞭解,此次綜合系統整治範圍確定包含安新縣內78個澱中、澱邊村,並根據鄉鎮管轄和交通情況,將78個澱中、澱邊村劃分為三個標段,主要分為白洋淀南片、中片、北片,其中南片23個村、中片27個村、北片28個村。

預計10月開始建設

項目工作由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牽頭,改革發展局、規劃建設局、雄安集團和安新縣政府為成員單位,中國光大水務、江西金達萊、北京碧水源、北控水務、天津創業環保、北京桑德等6家公司參與提供建設方案。項目預計10月中旬完成投資人的採購,開始建設。

對現有汙水處理設施及汙水管網進行升級改造

據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介紹,此次對治理範圍內的現有汙水處理設施及汙水管網進行升級改造,對沒有汙水處理設施的新建管網和設施,確保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實現在線監測;同時創造條件推廣使用潛流溼地、中水回用等先進技術和工藝,在一級A的基礎上,提高水質標準,減少排放量。

使農村垃圾收集處理率達到100%

對治理範圍內的農村垃圾和水面垃圾進行清掃、收集、處理、外運,推行垃圾分類,提倡使用先進新技術,實現垃圾就地減量化、資源化,使農村垃圾收集處理率達到100%。

政府給予一次性補助

鼓勵治理範圍內的農村自用廁所採用雙甕式或生態化先進技術,政府給予一次性補助。對治理範圍內的農村公共廁所進行生態化改造(新建)和運營維護,實現廁所生態化、衛生化、無害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