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l Turbo是個值得關注的技術,vivo身上終於開始有了榮耀的影子

Dual Turbo是個值得關注的技術,vivo身上終於開始有了榮耀的影子

9月6日,手機廠商vivo在北京雁棲湖舉辦了vivo X23的發佈會。一樣的在事前做足了懸念,一樣的盛大炫目場面,一樣的知名主持人撐場,一樣的當紅明星亮相……一切看起來似乎都是“似曾相識”的感覺。

但是,當天在發佈會現場的觀眾也發現了一點不一樣的地方。比如以往vivo發佈會最喜歡講的是外觀顏值、屏幕、拍照、性能參數這些,但是在這次的發佈會上,vivo卻濃墨重筆的推介了據說是能夠全方位激發軟硬件性能的Dual Turbo雙渦輪引擎技術。

稍微瞭解點手機行業的用戶可能知道,最早推出類Turbo技術的是華為,然後被快速搭載在了榮耀Play、榮耀Note 10的身上,當時這一重大技術創新,讓“很嚇人的技術”也成為了整個手機行業的流行語。

想不到僅僅3個月之後,vivo就快速跟進,推出了自己的Dual Turbo技術。也許vivo是因為榮耀在GPU Turbo技術上獲得了巨大技術紅利的驅動,又或者vivo本身就是看好類Turbo技術的巨大潛力,不管如何,都不得不說vivo是所有中國手機廠商裡,最具技術敏銳感、“見賢思齊”得最快的一家廠商。

毋庸置疑,vivo從重營銷、重渠道開始升級為重技術,這條路肯定是沒選錯。不過在vivo的身上,已經清晰地看到榮耀的技術影子。

如何破解同質化和瓶頸期?唯有技術創新

當下,整個中國智能手機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人口紅利消失,也不是用戶換機週期沒能進一步變短甚至部分用戶換機週期還變長長了,最大的問題是整個行業的發展都進入了瓶頸期,以及由此帶來的同質化問題。

除了華為、榮耀等廠商有實力用自家的芯片之外,其它廠商都用著差不多的芯片,存儲空間差不多,屏幕大小差不多,外觀設計差不多,更具象一點,類似的劉海屏、類似的屏下指紋、類似的Face ID……整個行業都快變得大一統了。

如何破解這樣的瓶頸期和同質化問題?技術創新似乎成為了唯一正確的選擇。vivo X23的vivo Dual Turbo雙渦輪引擎技術是其創新之舉,據悉,其能有效解決手機的掉幀、卡頓等問題。當然,vivo Dual Turbo目前還並未獲得實證。而在榮耀play上應用的turbo技術,則經過了大量實證。

今年6月份GPU Turbo一經用在榮耀Play上,使得後者如虎添翼,“很嚇人的技術”果真讓整個業界嚇了一大跳。隨後,在榮耀Note10上更是實現了GPU Turbo和CPU Turbo的“雙turbo”整合發力模式,通過系統層級的軟件對硬件進行優化,發揮硬件的完整性能,使得設備性能再次得到巨大的飛越。

技術創新對手機廠商帶來的助力之大,顯而易見。比如,榮耀Magic率先實現的人臉識別技術,一度成為手機行業最實用又最酷炫的技術之一;而榮耀V10的AI芯片、AI解鎖、AI拍照、AI語音助手、AI翻譯、AI降噪、AI智能調度等等,不僅使其成為了行業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AI手機,更是引領整個行業進入了AI元年;無獨有偶,和榮耀手機同出一門的華為P20 Pro,憑藉著4000萬徠卡三攝和AI攝影大師的獨特賣點,加上超清夜拍、4D預測追焦抓拍等,被中國手機用戶公認為是“地表最強拍攝功能”手機。

不難看出,整個行業在陷入全面屏等同質化階段後,技術實力將成為手機廠商最核心的突破點,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像vivo一樣的廠商意識到這一問題,並加入這一賽道,從而找到自己產品的USP。

風向變化:以前小米,如今榮耀

可能有一些苛責的人會認為,這是不是vivo在看到榮耀獲得了巨大的技術品牌紅利之後,對榮耀的一個技術碰瓷?對於這樣的疑問,筆者絲毫都不認可。如果非要說的話,至多是vivo在類Turbo技術方面,對榮耀的跟進罷了。

當然,也必須承認,一直以來中國智能手機行業裡,各種碰瓷、跟風現象可謂從未停止。這種行業特點也大概走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碰瓷小米;而第二階段則是跟風榮耀。

早年,小米憑藉著“專注、極致、口碑、快”,迅速在智能手機行業異軍突起,其拿手的跑分,低價,懸念推廣,飢餓營銷等等,不斷被友商所碰瓷、模仿。傳聞,一度弄得雷軍都在朋友圈訴苦:又有一家同行瘋狂碰瓷小米6的。我把這看成是同行對小米的致敬,估計還是小米6做的太好了,哈哈!

相較而言,榮耀則顯得更加樸實,在技術方面也更聚焦、更激進。於是,在整個行業越來越重視技術創新的時候,榮耀就取代了小米,成為整個行業爭相對標、跟進、學習、模仿的對象。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如今很多廠商的產品上,都有榮耀產品的影子。

口說無憑,不妨舉點榮耀一直以來被模仿、追趕的例子,比如:

在外觀方面,早在榮耀8的年代,榮耀就在業界首次使用了3D極光紋理設計,使得機身具有流光幻影的效果,大大提升了手機行業的顏值水平。一時間引發整個行業爭相跟風。

在人工智能方面,榮耀也是第一個吃起了螃蟹。通過榮耀Magic在人工智能系統的試水,到榮耀V10,真正實現芯片、系統和應用三四大方面全面AI化,最終成為了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大眾AI手機。

而在今年,前面說到的,榮耀GPU Turbo這一“很嚇人的技術”,不僅是vivo有在快速跟進,包括很多其它廠商也在虎視眈眈、磨拳霍霍,對這一有著巨大潛力的技術創新不會視而不見。更有甚至,比如小米、聯想等,連用詞都跟著榮耀。有報道就說,小米總裁林斌曾表示:小米8和大家在準備週四的小米8發佈會,很激動的發現,小米8有一大堆“非常嚇人的技術”,一頁紙都寫不下了,怎麼辦?而聯想手機則在Z5發佈之前,發了一張“嚇人的技術都是聯想出來的”海報。被整個行業跟風到連臺詞都差不多,榮耀是要傲嬌呢,還是要緊張呢?

事情還沒完。最近榮耀在IFA展上發佈了全新一代旗艦手機榮耀Magic 2,其超高的顏值,以及可以解決醜陋的劉海、並規避升降攝像頭、潛望式結構各種弊端的滑蓋式設計,一下子成為了行業焦點而備受期待。令人驚訝的是,隨後小米總裁在其個人微博上表示,“對不起,撞臉了”,似乎證實了小米MIX 3將採取滑蓋式設計的傳聞;而聯想的常程常掌櫃更是來了句“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因為聯想Z5之後的新一代新國民旗艦手機,也將啟用滑蓋式設計。如此雷同,究竟是撞臉呢還是巧合呢?

寫在最後的話:

從碰瓷小米到跟進榮耀,實際上是各大廠商的手機產品和品牌影響力,在整個行業的競爭中不斷動態調整的結果。數據層面也體現了用戶的這種品牌認知和金錢選票,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公佈了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季度跟蹤報告,包括榮耀在內的華為系、OPPO、vivo、小米、蘋果佔據了前五的位置,市場份額分別為27.2%、20.2%、19.0%、13.8%、6.7%,其中包括榮耀在內的華為系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達到了歷史新高。

相比於電腦數碼、家用電器等,智能手機是最快實現對彎道超車、後來居上的行業。這其中有整個行業不斷重視技術創新與用戶體驗的原因;而更大的原因則在於,智能手機行業激烈殘酷卻又開放公平的競爭,畢竟競爭才是推動整個行業不斷快速發展的最大推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