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東福接盛光祖就任鐵總總經理

陸東福接盛光祖就任鐵總總經理

陸東福

本組圖片/視覺中國

陸東福接盛光祖就任鐵總總經理

盛光祖

原總經理盛光祖退休;國家鐵路局局長職務空出

陸東福

【簡歷】

1973年11月起 先後在交通部、鐵道部上海鐵路局基建工程處第五工程段、第三工程段、上海鐵路局團委工作

1988年7月起 任鐵道部上海鐵路局政治部辦公室副主任、宣傳部副部長,紀委副書記、紀委副書記兼監察處處長,上海工程總公司黨委書記,直至上海鐵路局局長、黨委副書記等職

2003年7月 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2013年3月 任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鐵路局局長、黨組書記

2016年10月起 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

新京報訊 (記者郭超)10月9日下午,中國鐵路總公司在機關總部召開全路電話工作會議,公佈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一職由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國家鐵路局局長陸東福接任。

2013年3月,鐵道部撤銷,其職能被一拆為三,擬訂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擬訂鐵路技術標準,監督管理鐵路安全生產、運輸服務質量和鐵路工程質量等職能,劃歸新組建的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鐵道部的企業職責,包括鐵路運輸統一調度指揮,經營鐵路客貨運輸業務,鐵路建設等職責,劃歸新組建的中國鐵路總公司。

時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的陸東福,轉任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以及新成立的國家鐵路局局長、黨組書記;最後一任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則出任中鐵總總經理。

據陸東福簡歷顯示,陸東福今年61歲,有著近40年的鐵路工作經驗,在上海鐵路局有十餘年的工作經歷。2003年7月起即出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直至2013年鐵道部撤銷。

陸東福接任中鐵總“一把手”後,空出的國家鐵路局局長由誰接任,目前還無定論。目前中鐵總共有副總經理5名,分別是盧春房、李文新、黃民、楊宇棟和甄忠義。另外,中鐵總黨組紀檢組組長為安立敏。

而現年67歲的盛光祖則是最後一任鐵道部部長。據權威消息稱,陸東福接任後,原總經理盛光祖退休。

2011年2月,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免去鐵道部黨組書記和鐵道部部長職務,盛光祖從海關總署署長任上調任鐵道部部長。

【現任】▶▶▶

陸東福:結緣鐵路近四十年

2013年,國家鐵路局成立,鐵道部撤銷後,其職能拆分,擬訂鐵路技術標準,監督管理鐵路安全生產、運輸服務質量和鐵路工程質量等職能,劃歸新組建的國家鐵路局。

陸東福也成為國家鐵路局首任局長。

對於這個職務,陸東福可以說乾的就是老本行。陸東福1955年11月生人,今年61歲,有著近40年的鐵路工作經驗。陸東福與上海很有淵源,曾長期在鐵道部上海鐵路局工作,並在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政治學專業幹部專修班、上海大學成人教育學院進修。

陸東福歷任鐵道部上海鐵路局副總經濟師、黨委副書記、上海市軌道交通明珠線工程指揮部副指揮,鐵道部上海鐵路局局長、黨委副書記。

2003年7月起即出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直至2013年鐵道部撤銷。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對鐵路發展,陸東福2008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用十二個字表達個人身居鐵道部副部長一職的感受: “如履薄冰”“如坐針氈”“如臨深淵”。他稱,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有任何懈怠與自滿。

2011年9月公佈的《鐵道部黨組成員工作分工的通知》,陸東福分管的下屬單位為:發展計劃司、政策法規司、經濟規劃研究院、利用外資和引進技術中心、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聯繫中國地方鐵路協會。

鐵路研究方面專家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陸東福為人低調,對鐵路的感情非常深,曾在多個公開場合力挺鐵路人。由於其曾長期擔任過上海鐵路部門的領導職務,對鐵路經濟也頗有研究。

新京報記者 郭超

【前任】▶▶▶

盛光祖:超期服役,力推“鐵老大”改革

盛光祖生於1949年4月,經歷了2013年鐵道部撤銷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組建,他在部級官員轉型央企老總的路上走了三年多,最終以67歲“超齡”之年,正式卸任。

2011年2月,調任原鐵道部部長時,盛光祖已是62歲,他面對的是剛剛因涉嫌受賄、濫用職權落馬的前任劉志軍,和時速已達350公里的中國高速鐵路事業。

與近14億人口出行息息相關的“鐵老大”改革前景握在他的手中,實名制售票、鐵路安全、票價,再細微的調整也會瞬間成為輿論焦點。

“臨危受命”

自上海鐵路局南京分局起步,1994年時45歲的盛光祖就成為原鐵道部黨組成員,6年後出任海關總署副署長,2008年“轉正”為海關總署署長。

當62歲的他再次迴歸鐵道部出任部長時,他身上被賦予濃重的“臨危受命”的痕跡——“前任”劉志軍涉嫌受賄、濫用職權落馬,劉曾利用職務為他人職務晉升、承攬工程、獲取鐵路貨物運輸計劃等提供便利。

這些都成為當年“鐵老大”的隱患,與之後鐵路系統內大量爆發的腐敗案一起擺在盛光祖面前,他迫在眉睫的任務是消除這些負面影響。

然而履新不到半年,“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將高鐵動車的安全問題推向風口浪尖,彼時動車速度已從350公里每小時調降至300公里每小時。

最終事故的主要領導責任歸於前任劉志軍,指其存在片面追求速度,忽視安全管理的問題。

劉志軍留下的負面影響,加上安全生產和原鐵道部的鉅額債務問題,是盛光祖在原鐵道部部長兩年多任職中的焦點。

力推實名制售票

盛光祖接任原鐵道部部長時,正逢“十二五”建設開局之年,中國鐵路運輸面臨的是春運一票難求現象無解、票販子猖獗,旅客徹夜排隊的怪相,面對社會反覆呼籲能夠有力打擊黃牛的實名制售票,原鐵道部的回應多為“條件不具備”、“無法增加票源”等託詞。

履職兩個月,盛光祖在4月1日的鐵道部全路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加快推進鐵路購票實名制,隨後對媒體表示,當年6月起全國所有動車組列車將實行購票實名制。6月底,京滬高鐵率先實行網絡售票。

同時,從2011年起積極推廣電話訂票、互聯網售票、電子客票、銀行卡購票、自動售檢票,最大限度方便旅客。

2012年,實名制購票和網絡購票同步正式啟動,當年的全國“兩會”上,他表態稱,實名制對於打擊倒票“還是有一定的效果”。

就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倒票行為也蔓延到網絡,出現各種形式的刷票軟件,運力緊張時火車票“秒光”成為新現象。

面對公眾的追問,盛光祖也連續三年回應。2014年呼籲大家按照好的秩序排隊購票,稱票源足夠。

到了2015年,盛光祖則表示搶票軟件是不對的,對於公平買票不利,希望網絡購票的秩序能好些。年底時12306網站推出了圖形驗證碼,防止刷票。

2016年春運,12306購票軟件的驗證碼引發網友吐槽,識別度太低,經常選不對,影響購票。盛光祖直接回應,“我們在不斷改進中。”

回應高鐵票價

隨著高鐵鋪開,人們對大幅提高的票價望而卻步,高鐵票價能否像機票一樣打折成了每年“兩會”上必問的熱點。

盛光祖2011年上任時曾表態稱,現行價格是按照價格法的規定來制定,是試行價,以後會更加完善。

2013年3月10日,國務院公佈機構改革方案,決定撤銷有著64年曆史的鐵道部。隨後的全國“兩會”,擔任原鐵道部部長的最後幾天裡,盛光祖在接受採訪時稱,中國鐵路的平均票價是偏低的,今後要按照市場規律,企業化經營來定票價。

到了2014年,中國鐵路總公司成立一年多後,已成為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的盛光祖再次表態時,認為鐵路票價應適當市場化。

時至今日,公眾關心的“高鐵票能否打折”、“站票能否半價”等問題,依然沒有改變。

2016年元旦起,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有關通知,高鐵動車票價定價權放開,實施企業自主定價。由此高鐵票價定價權掌握在了中國鐵路總公司手中,也埋下了“高鐵票是否會更貴”的懷疑。

兩個月後的全國“兩會”上,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盛光祖回應稱,高鐵不會大範圍漲價,至於站票則因為同樣佔用了鐵路運力,也不會半價。

不過,對於被吐槽價格偏高、15元“平民檔”高鐵餐總斷供的情況,盛光祖表示,鐵路部門一直想提供給旅客價廉物美的食品,還會增加品種,推出包子、饅頭、三明治等低價食品。

新京報記者 黃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