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沒被「寵幸」,只因這三道坎邁不過

太陽能沒被“寵幸”,只因這三道坎邁不過

中國電力市場在國家管控下,實現了“村村通”,也許這種輸電的效率並不是最高的,但更多的人就能憑藉這種方式親身體驗到電的便利性了。

最近幾年,在美國,太陽能電板的使用率在逐步提升。而在加州和內華達等這些陽光充足的州,太陽能發電可以充分地派上用場,加上中國電池板產能優化,能效改進,更讓太陽能成本大幅下跌。只是美國對於光伏產業的裝配成本相對中國而言,還是顯得不親民。不過在美國,政府針對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會對其使用者給予一定程度上的補貼。

即使上述的政策理論上會讓太陽能使用者可以免費用電。不僅如此,過剩的電能還能售賣給電網,這就是補貼。只是電力往往在輸送過程中就會流失部分的電力;而且美國電廠多數無法儲存電能;再而就是美國用電高峰的晚上,根本無法享用到太陽能產生的電能。

知了認為上述導致了太陽能廣泛運用到家家戶戶的三道坎:

第一道坎是用電費率不公平,部分使用集中供電的居民會日後將承擔高額的電費。裝太陽能電板用戶就能享受補貼,自然會導致越來越多人裝配太陽能電板。而並不是所有地區都適合使用太陽能供電,則無形中讓那些使用集中供電用戶承擔了更多額外的費用,電費不僅包括能源費用,還有一些輸送、基建和市政等額外費用。用戶被無形分成兩派,太陽能供電和集中供電。後者只能為前者享受的補貼買單,集中供電用戶越少就會導致額外費用高於能源費,對後者而言是十分不公平的,而在加州和德州就已經存在這種情況。

第二道坎是不合理的電價機制導致居民無節制用電,停電問題頻繁發生。太陽能等新能源定價是根據歷史用電記錄定未來每月固定價格,分二十年繳費。在固定價格之上,就會導致用戶用電更多更頻繁,從而更容易誘發停電的發生。

第三道坎是集中式發電市場低效,供需錯配使能源未被充分利用。電力市場分為發電、輸電、配電/零售三個環節,由於配售電業者被強制收購居民發的電,只能向IPP(IPP independentpower ,獨立發電廠)少買一點, 入不敷出的電廠寧願選擇關閉,加上目前美國傳統發電廠都是恆功率輸出,這導致了白天電量過剩,晚上用電高峰不夠用(因此近十年IPP也開始投資天然氣調峰電廠)。

綜上所述,目前太陽能還未被廣泛利用到每家每戶是有原因的,能源發展會有美好的未來,我們都在努力以及挖掘新的方式去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我們都在為那一天累積一點點的基礎,希望那一天會更早到來,給大家帶來用電上的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