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新疆」體驗新疆民俗 八方遊客沉醉

9月6日,上海遊客穆女士與家人坐在白哈巴村圖瓦人的家訪點中,小木屋地面與牆壁的原木古樸自然,搭配牆上的掛毯與獸皮裝飾,秀美中透著一份豪邁,聽著圖瓦小夥兒演奏有“音樂活化石”之稱的——楚吾爾,低沉綿長的曲調從一尺多長的蘆葦管上三個音孔中徐徐而出,繚繞的音色中似乎看到圖瓦人如何走過漫漫歷史,最終定居在這世外桃源。

走進“活著的畫卷”白哈巴村,與圖瓦人共同感受靜謐生活;去散發著古老民族氣息的維吾爾民居,體驗原生態的婚慶;歡聚帕米爾高原,看“鷹的傳人”塔吉克人騎犛牛叼羊……民俗旅遊作為新疆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國內外一批又一批的遊客,給遊客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云游新疆」体验新疆民俗 八方游客沉醉

塔吉克人騎犛牛叼羊。圖/趙登文

今年新疆各大旅行社爭相推出民俗旅遊線路,新疆風情吐魯番庫爾勒庫車遊、新疆喀什民俗遊等十餘條線路讓遊客趨之若鶩。在旅途中,不僅可以觀賞文化傳承、民俗風情,還能參與體驗民族工藝製作、傳統競技活動,在各具特色的民宿客棧中感受不同風情,吃住行娛一體融入特色民俗體驗。

觀制奶酒、叼羊 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現在的白哈巴村,火紅的樺樹與金黃的楊樹色彩濃郁,錯落的人字木屋,金色的草墩,嫋嫋的炊煙,騎馬趕著牛羊緩緩回家的圖瓦人神態悠閒,宛如童話世界。導遊陶先生今年已是第十次帶遊客來到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鐵熱克提鄉白哈巴村,這裡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八個小鎮之一,生活著古老的圖瓦人。

走進圖瓦人開設的家訪點,木屋內都鋪著地毯,大家席地圍桌而坐,熱情的主人奉上奶茶、油果、熱小麥等美食。院落裡可以看到,圖瓦人往大鍋中倒入不斷攪拌發酵後的酸奶,下面用火煮,上面用木桶接著蒸餾,就釀出了“打腿不打頭”的自制奶酒。被譽為西北第一村的白哈巴村每年冬季長達7個月之久,圖瓦人在漫漫冬季中不僅愛在暖和的木屋中喝奶酒、演奏三絃琴和呼麥,還喜歡用馬拉著雪橇外出狩獵,或舉行賽馬、摔跤、滑雪橇等比賽,冬季婚禮上的搶羊皮活動也異常熱鬧。即便只是隨意漫步在每家的木柵欄前,也能感受到西北第一村的寧靜從容。

「云游新疆」体验新疆民俗 八方游客沉醉

圖瓦人小屋。圖/張耀東

乘坐掛著鈴鐺的馬車走在馬路上,路兩邊各式鮮亮顏色的民房和牆壁像打翻了的調色盤。伊寧市喀贊其民俗旅遊區,是成都遊客莫女士這次旅行最喜歡的地方,現在每天這裡都有2000多名遊客到訪。

「云游新疆」体验新疆民俗 八方游客沉醉

伊寧市喀贊其民俗旅遊區,民俗風情小院文藝範兒十足。圖/伊寧市旅遊局

莫女士和閨蜜喜歡在臨街窗邊拍下文藝範兒的照片,喜歡這裡的建築風格多樣,這裡還有鐵藝、木藝、地毯、樂器等手工作坊,傳統手工冰淇淋、燒烤和格瓦斯是她最喜歡的。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幹縣,生活著“鷹的傳人”塔吉克族,他們跳的是鷹舞,吹的是鷹笛,源於鷹叼食動物的騎犛牛叼羊活動更是讓杭州遊客趙先生熱血沸騰,“看著那麼多頭壯碩的犛牛拼搶在一處,動作雖不如騎馬快卻別有一番壯觀澎湃的激情。”這種在塵土飛揚中激烈爭奪的場景讓趙先生終身難忘。

玩神秘“唯一” 體驗民俗風情有互動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以“箭鄉”聞名。在該縣弓箭文化博物館參觀完“鎮館之寶”——一把長約3.4米的“中華至尊弓”後,重慶遊客楊先生和朋友來到錫伯民俗風情園的射箭廳,親自體驗了挽弓射箭,感受一把沙場征戰的豪情。

「云游新疆」体验新疆民俗 八方游客沉醉

遊客在體驗射箭活動。圖/楊憲

探訪奇臺縣大泉塔塔爾族鄉,這裡生活的塔塔爾族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如果來這裡時沒能趕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薩班節”,沒法與塔塔爾族人一起摔跤、歌舞互動,仍可以在熱情村民家欣賞傳統刺繡、品嚐民族美食。江蘇遊客王先生非常喜歡吃傳統食品“古拜底埃”,口感外酥內軟、香甜可口。

「云游新疆」体验新疆民俗 八方游客沉醉

熱情的塔塔爾族村民向遊客展示傳統刺繡。圖/李慶偉

在布爾津縣的草原石人哈薩克民族文化園,“世界唯一的字母碑”、“高9米最大的草原石人”栩栩如生。園區內賽馬、阿肯彈唱等極具哈薩克民族風情的雕像都讓人印象深刻。

“白天騎馬體驗‘馬背上民族’的原生態生活,做點心、學民族刺繡、晚上住氈房,在篝火旁一起歌舞。”重慶遊客董女士說,這樣的旅行讓人難忘,牧民擁抱自然的生活方式更讓她想留下來。

尋千百年沉澱 品味民族文化顯厚度

近年來,新疆依託一批特色民俗旅遊品牌,推出南北疆多條民俗文化遊線路。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鎮亞爾果勒村的維吾爾古村落中有2萬平方米古老的泥土建築,杭州遊客晉女士和同事在這裡看到維吾爾原生態的婚慶、紡織、製陶、冶煉、飲食,她更感受到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云游新疆」体验新疆民俗 八方游客沉醉

在秀麗的景色中刀郎人拍著手鼓唱著跳著。圖/刀郎部落

在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刀郎部落,暢遊刀郎古城堡以及各類手工作坊,追憶“大漠流浪者”刀郎人的歷史印記,遊客們可在競技場體驗摔跤等體育競技項目,在自助燒烤區動手製作刀郎美食,一邊品嚐著地道美酒穆塞萊斯,一邊欣賞熱情洋溢的刀郎木卡姆、刀郎麥西熱甫表演。9月到10月,阿瓦提縣將接待旅遊專列遊客近3000人次。

「云游新疆」体验新疆民俗 八方游客沉醉

夜幕下,刀郎人圍著篝火載歌載舞。圖/趙偉

羅布人生活所在地尉犁縣羅布人村寨也是各地遊客嚮往之地。曾經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魚為食”的羅布人,如今有很多已定居。依託塔里木河生態輸水帶來的環境改善,這裡水草豐茂、魚羊肥美,在縱橫沙漠、觀賞胡楊、激情漂流的豐富體驗後,篝火晚會上品嚐著羅布人制作的特色紅柳烤肉、烤魚,住在村寨的木屋民宿中,看靜謐星空追味恬淡生活也別有一番情趣。

如今,在美麗的新疆,不僅有沙漠、草原、冰川、湖泊,還以國家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為重點推出了一批特色民俗旅遊品牌,十二木卡姆、瑪納斯、麥西熱甫、阿肯彈唱、刀郎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重點的民族文化藝術旅遊品牌吸引了眾多遊客:在喀什民俗風情遊體驗大巴扎的火熱貿易;到巴楚縣以西域唐城、絲路驛站為主體形象的紅海景區參與探秘絲路等人文民俗主題活動;到庫車縣龜茲世界文化遺產旅遊核心區追憶歷史;在阿合奇縣聽誦篇幅浩瀚的柯爾克孜族《瑪納斯》史詩;在木壘縣共舞磅礴優美的哈薩克族黑走馬舞蹈;讓遊客垂涎的民族小吃、讓遊客愛不釋手的艾德萊斯綢,這些民俗特色的元素在新疆旅遊業中熠熠生輝。

“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新疆民俗旅遊就是高檔的新疆文化旅遊。在這裡文化不是旅遊產品的補充,而是底蘊,突出地域旅遊的特色、價值和吸引力。”新疆旅遊研究院副院長石峰說,在全球化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趨同,旅遊業的設施、標準和服務都可以引進和借鑑,唯有憑藉“文化底色”參與國際競爭中,才能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遊客來這裡領略中華文化的多樣瑰麗。

文 | 新疆經濟報新媒體中心記者 康顥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