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的殘酷青春(《馬粥街殘酷史》觀後感)

“青春最大的殘酷不是群毆血拼,不是失戀心痛,而是發現了現實的可憎和成人的偽善。”

——梁淼(同事)

(美女同事的這段話準確地揭示了《馬粥街殘酷史》這部電影的主題,而我在觀看的過程中,還不斷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及童年時期我很多的夥伴,還有我們那段共同的殘酷青春……)

男孩子的殘酷青春(《馬粥街殘酷史》觀後感)

四十五歲的老男人,與“男孩”一詞毫不相關,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青春”的背影漸行漸遠,拽不回,也留不住……

於是翻出幾部“青春”題材的電影尋找回憶,沒想到,全是苦澀,甚至血淚——從中國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別名《動物兇猛》),到日本的《壞孩子的天空》,再到韓國的《馬粥街殘酷史》,男孩子的青春,幾乎都是一部“殘酷史”。

我,自然也不例外,只是,略有不同。

男人的身體裡天然流淌著暴力的血液,“殘酷”首先來源於此。不打架而能長大的男孩一定是從小就生活在重重的保護之中吧!

男孩子的殘酷青春(《馬粥街殘酷史》觀後感)

先說小學裡的一件事吧。

我從小身體瘦弱,性格卻倔強,所以經常成為別人欺負的對象。

同班有朱姓兩兄弟,一直欺負我,有一次問我要東西被拒絕,身材高大的哥哥夾著我的胳膊不停擊打我的腹部,我無法反抗,卻也絕不屈服。

同村還有張姓三兄弟,看我不順眼,經常在上學的路上等著我,大路兩個,小路一個,常常我無路可躲。開始是謾罵和推搡,後來就要動手,我雖然倔強,卻不傻,所以每次撒腿就跑,一次次逃過劫難。

但是學還是要上的,惹不起,我就繞路,從村後的梨園裡走。

有一天,還是被其中的兩兄弟堵住了,他們正洋洋得意,孰料我早有準備,先下手為強,一磚頭拍在老二的後腦勺上。趁一個捂著頭齜牙另一個站著發愣的時候,我突破防線,逃之夭夭。

回到家我沒敢告訴父母,同時也惴惴不安,害怕三兄弟報復。沒想到從那時起,他們就不在路上設卡了,看見我時也只是聚在一起嘀嘀咕咕。

看來磚頭確實比老師和家長的說教管用。

這是我一生唯一的打架事件,不夠精彩,不夠跌宕,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男孩子的殘酷青春(《馬粥街殘酷史》觀後感)

但是後來,我一直都在為打架作著準備。

作為70後,八十年代的中國還是相當混亂的。縣裡經常召開萬人宣判大會,武警荷槍實彈,戴著白口罩和白手套,一卡車一卡車地把宣判完的犯人押赴刑場。我們家西邊的一處山坡也是刑場之一,我跟著看過一次,沒敢近前,在人群外聽著執法的槍聲“呯”地傳來,心也跟著猛烈地跳動一次!

初中的一天清晨,我騎車上學的路上,就親眼見到同村的小夥伴倒斃在橋頭。當時天沒有完全亮,晨霧中,我沒敢下車,拼命地騎到學校,才長長出了一口氣。後來聽說,他全身是傷,是被活活打死的。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我們很難集中精力學習,所以小升初的時候,我的數學才考了二十幾分。初中一年級還讀了兩年。

因為,男孩子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學習,而是練武。

而當時,練武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強身,而是自衛。

那時候沒有武術班,一切全靠自學,教材和老師都來自電影和電視劇。

小學的時候跟著李連杰的《少林寺》學“黑虎掏心”和“鷹爪功”,中學的時候跟著李小龍的電影學“截拳道”,還有電視裡的《霍元甲》、《陳真》、《霍東閣》等一大堆武俠劇,更是讓全國的男孩子瘋狂不已!

高中的時候有了更高的追求,開始大量購買《中華武術》、《氣功》、《截拳道》、《拳擊》等專業書籍進行深入研究。

器材是多種多樣的:有自制的小沙袋(綁在腿上跑步用)和大沙袋(拳擊和練習腿法用),有郵購的拳套和腰帶劍,還有跳繩、啞鈴和握力器……

練習的方式也很多:站樁、打坐、踢腿、打沙袋、格鬥和摔跤訓練……

男孩子的殘酷青春(《馬粥街殘酷史》觀後感)

總之,在我周圍,沒有男孩不練武的,哪怕是表面文靜、學習認真的,尤其是和我一樣身體瘦弱的,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麻煩就會突然降臨……印象深刻的幾件事:

我們的初中校園是沒有圍牆的,外面的人可以隨便進入班級。有一天課間,社會上幾個混混直接衝進教室,拉起一個男生就走,到了操場上就開始對他進行群毆,我們都遠遠地看,不敢近前,更不敢伸手相助……最後,男生滿臉鮮血地回到教室,站都站不穩……

高中的時候,我有位朋友,人挺好,不愛惹事,但是不喜歡學習,還不怕打架。不知怎麼得罪了社會上的一群人(其實都是輟學的學生),這幫人就整天到學校裡找他,他就滿校園地跑,最後仗著身手靈活,往往都能翻牆逃走(高中的校園是有圍牆的)。

但是有一天放學,我們剛出校門,卻發現那幫人早就等在門口。他撒腿就跑,我嚇得也跟著跑,那幫人騎著車就追。最先追上的是我,他們衝到我跟前正準備動手,發現是不認識的人,喊一聲上了車又繼續往前追……

可以說,在初三之前,我一直沒有認真學習過,大部分精力都用來練武。偶爾也讀書,也是以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為主。直到初三,彷彿醍醐灌頂般,我突然地開始用功,在別的同學還在瘋狂學習霹靂舞的時候,我終於考上了高中。

男孩子的殘酷青春(《馬粥街殘酷史》觀後感)

高中階段,我依舊痴迷習武,但同時也刻苦學習,並以不錯的成績考取了大學。

進了大學,我自費參加了體育系的散打班,每天在教練的指導下苦練不輟。這時候,更多的是因為喜歡,而不是為了打架。

而曾經一起習武的小夥伴們,有的早亡,有的已婚,有的參軍,有的回家務農,有的外出打工……而只有我,幸運地考上了大學,並且可以在這裡“優雅”地用文字回憶過去的歲月。

像看電影一樣,我目睹身邊的男孩子們激情、熱血、打架、盜竊、無所事事、改邪歸正,目睹他們得到、失去、無可奈何、默默奮鬥……

男孩子的殘酷青春(《馬粥街殘酷史》觀後感)

正如同事淼所說,不僅是男孩,其實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一段“殘酷史”,除了群毆血拼,還有失戀的心痛,奮鬥的艱難,和發現生活真相後的失落。

但是,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