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今天,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正式揭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佈的公告表示,今年決定資助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

400位申請人入選建議資助名單裡,武漢共有7個單位22個項目入選,表現不俗。這其中有20個項目來自武漢的高校。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什麼是“優青”?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也被稱為“小杰青”,是自然科學基金委決定自2012年起設立的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作為人才項目系列中的一個項目類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之間可以形成有效銜接。

優青的設立旨在促進創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長,主要支持具備5~10年的科研經歷並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學技術人員。

優青和傑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箇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優青的入選難度很大,競爭相當激烈。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統計數據,2012年首批國家優青的受理申請項數就高達3587項平均資助率僅為11.15%。

“優青”的平均年齡相比“傑青”要年輕好幾歲,

很多優青還遠遠未到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這些優青還有非常大的潛力在未來更進一步。

武漢22個項目上榜

本次共有7家武漢單位斬獲2018年國家優青項目,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5個高校單位,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共計22個項目入選。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華中科技大學以非線性腔光力學、高儲能密度電容器技術、多尺度塑性和損傷力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複雜疾病生物信息學研究、分子心臟病學共6個項目領跑武漢,入選項目集中在電力學和醫學。

武漢大學以水力機械空化水動力學、高光譜遙感圖像處理、和酸化生物學研究、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機制、雲計算數據安全共5個項目緊隨其後,入選項目集中在遙感學科、醫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4個入選項目為環境磁學、原子光譜分析、礦床學、節能減排系統建模與政策研究。

華中農業大學共有3個入選項目分別為果樹發育生物學、獸醫寄生蟲學、水稻抗細菌病害分子機制研究。

華中師範大學

共有2個入選項目引分別是引力波電磁對應體和伽瑪射線暴、綠色合成與不對稱催化反應。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兩個單位也分別有1個項目入選。

不難看出,入選的項目與高校和單位的學科建設密不可分,武漢大學的醫學、遙感學,華科的電力學,華農的農學、生物學,地大的環境學等,都是本學校的優勢學科和王牌專業。

武大華科共11個項目入選

遙感信息學科和力學是“優青”主要力量

憑藉著“高光譜遙感圖像處理”項目入選今年的“優青”的杜博,是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曾獲得中國博士後“特別資助基金”,湖北省“優秀博士後資助”等人才計劃。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作為武大的王牌學院,是國際一流的從事攝影測量、遙感、地球空間信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高層次學術平臺,

擁有2名院士的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代表了全國在該領域的最高水準。

作為華中科技大學的一級學科的力學,也為此次優青的評選貢獻了力量,非線性腔光力學、多尺度塑性和損傷力學等力學項目,體現出華科優勢學科後續有力,除了這些,光學等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也同樣開花結果。

如果說院士、傑青算是國內頂級人才的話,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可以稱之為青年儲備人才,優青獲得者數量代表著一所大學青年人才儲備能力的強弱。武漢在本次的2018年國家“優青”評選中整體表現不凡,多學科全面開花,體現出武漢高校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的良好氛圍。

附:各單位的立項數和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名單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武漢22人上榜,華科入選最多

九派新聞內容團隊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