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資訊」龍泉窯 歷年拍賣場上一匹馳騁的黑馬

龍泉窯位於浙江省西南部與福建省毗鄰的龍泉縣,早先亦稱“弟窯”,所燒產品屬於南方青瓷系列,於北宋早期創燒,南宋中晚期進人鼎盛期,至明代中後期衰落,終止於清代康熙年問,歷時七八百年。至今為止,在龍泉縣境內的大窯、金村、溪口等處就發現48處窯址,在浙南的甌江兩岸和松溪上游,已經發現的龍泉古窯址多達200多處,龍泉窯是我國當時影響很大的瓷窯,龍泉窯瓷器也是我國古代外銷瓷的大宗產品之一。據文獻記載,南宋時有一種“梅子青”釉色的龍泉窯瓷器出口到法國,當地的金髮女郎見了愛不釋手,她們把這種釉色稱為“雪拉冬”, 後來還把這種顏色的衣服視為最為名貴的服裝。 早期龍泉瓷器,器型以盆、碗、盤、碟、壺為主,還燒造仿古的瓶、鬲、爐、鼎等,紋飾以簡單的刻劃花卉、雲紋、水紋、嬰戲紋為常見。南宋中期以後,龍泉窯瓷器的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成功地燒出了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並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造型淳樸,器底較厚;圈足寬矮,具有穩重感;紋飾較少,僅在少數器物上刻劃蓮紋,成在器內印塑雙魚紋,大多數器物以造型與釉色取勝。此時器型的品種更為豐富多彩,比如瓶類就有琮式瓶、貫耳瓶、強紋瓶、雙耳瓶、蟠龍瓶、虎紋瓶、膽式瓶、鵝頸瓶、葫蘆瓶、五管瓶等等。

「雅昌資訊」龍泉窯 歷年拍賣場上一匹馳騁的黑馬

元代的龍泉瓷器,胎壁較厚,大器較多,器物的花紋增多,表現手法有刻、劃、印、貼、鏤、堆等多種手 法,並出現了褐色點彩、露胎裝飾,紋飾有云龍、魚、鳳、八卦、八仙、梅菊、馬上封侯等,同時還出現漢文與八思巴文字銘款。明代龍泉瓷器的造型特徵與元代相似, 紋飾以刻花為主,明後期也多見刻印“福如東海”、“長命富 貴”等吉祥語的器皿。從龍泉窯瓷器在海內外的市場表現來看,近幾年來已越發受到人們注日。

無論是在海內外著名拍賣行的上拍數量,還是成交價格,龍泉窯瓷器都可以說迎來了市場的春犬,出現了“別樣的行情”。在2003年10月26日香港蘇富比公司拍賣會上,一件明代初期龍泉密玉壺春瓶成交價達到481萬港幣,超過了該公司同年4月27日拍出的南宋龍泉窯三足爐319.8萬港幣的成交價;2004年北京翰海拍賣會上, 一件清代乾降龍泉凸雕雲龍雙耳瓶成交價是275萬元;同年11月22日翰海公司以41.8萬元的價格拍出一件高僅為11.2釐米宋龍泉青瓷三足爐;另一件高為13.3釐米的米龍泉三足爐於2005年3月30日在紐約佳士得以合人民幣84.35萬元成交。2006 年以來,香港的蘇富比、佳士得,北京的匡時國際、嘉德、誠軒、翰海等拍賣公司推出的高古瓷拍品中,龍泉瓷在數量和估價、成交價格方面都有了成倍或成三四倍的抗升,香港佳十得拍賣的只明初龍泉窯稜1盤估價就高達450萬港幣,一件南宋龍泉窯琮式瓶,在翰海公司也拍出了275萬元的價格。另外,2007年3月22日在紐約舉行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明代龍泉窯青釉刻花紋葫蘆瓶,估價就達50萬美元。總之,從近幾年來上拍的高古瓷拍品來看,龍泉窯瓷器已成為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雅昌資訊」龍泉窯 歷年拍賣場上一匹馳騁的黑馬

同樣受政策面框限,同樣受市場岡素困擾,龍泉窯瓷器為何已境內初展“脫穎而出” 之勢?重國的一點是龍泉密內在的文物、史料藝術價值已被進一一步挖掘, 不少向題已被重新認識和定位。古人曾指出南宋時的龍泉窯“ 妙者可與官積爭豔”,近年來的考古發現中,專家們在龍泉窯址發現的瓷片紋飾風格、器型等,與景德鎮明代官窯相同,而且與故官博物院現有的皇家藏品相致。現已初步認定龍泉窯確實存在明初官窯遺址,“ 龍泉無官窯”的說法已不攻自破,龍泉青瓷的歷史及其定位被全新改寫。人們有理由確認,不僅南米時的上等龍泉窯青瓷的藝術價值並不在同時期的官窯之下,元明清時期優質的、高品位的龍泉窯瓷器同樣可與同時期的景德鎮官窯瓷器比肩論美。綜上所述,龍泉官窯的發現和公佈,對那些在“以官為貴”的收藏理念和偏愛強烈支撐下的古瓷投資者來說,他們把資金和注意力及早地向龍泉窯瓷器傾斜,是順其自然的一件事。

「雅昌資訊」龍泉窯 歷年拍賣場上一匹馳騁的黑馬

月前龍泉窯瓷器已進人“初春”,隨著境內外整體市場環境的向限公司 好,龍泉瓷的繼續升溫是完全可待的。從投資角度看,民間古瓷愛好者,及早“先下手為強”,不失為是種明智的選擇。只是在兩個方面應該把好關口。其一,很多人均認為龍泉青瓷的辨偽是最難的,我們應時劃繃緊防偽的孩。受利益的驟使,目前古玩市場上造偽者製作的龍泉窯的質品甚多,收藏者一不小心就會走眼上當中招。龍泉窯贗品仿品的釉色不純正,或青中帶黃或粉育帶假白,而且釉層薄,缺三玉質感;沒有自然爆釉現象, 光澤刺目;器底露胎顯白,火石紅不明顯;有的器底護胎釉的顏色不是太淺就是太深,且有光澤,不如真品護胎釉的顏色那樣乾燥,那樣沉實,我們對這些要領應爛熟於心。

第二,龍泉窯燒造歷史甚為悠久,產品多、品種多,出土的或傳世的也較多,其中低檔、中檔、高檔的藏品均有;又因為南宋時龍泉窯瓷器就大量出口外銷,至今在全球範圍內均有一定的存世量,所以我們無論在國內選藏,還是在國外‘淘寶”,對購買龍泉窯瓷器更加要注意實行“精品政策”,不貪買多,但求買好,以獲以少勝多、以精取勝的投資良效。

「雅昌資訊」龍泉窯 歷年拍賣場上一匹馳騁的黑馬

龍泉窯三足香爐

年代:宋代

特徵 造型仿周代青銅鬲,所以又稱為鬲式爐,爐的裡外通體施粉青釉,釉層肥厚滋潤、似翠如玉,裡外釉面均開大小相間的紋片,放大鏡下,全器均密佈唾沫狀氣泡,士沁斑及腐蝕痕呈現在釉面及開片中,這是出土器的典型特徵。此香爐口沿平折,束頸,鼓腹,下承三足,肩部飾一圈凸起的稜線,腹部直至足根凸起垂直的三條稜線,釉薄處呈色較淡,玩家稱之為“出筋”,“出筋” 突出了器型與釉色的層次感和美感。此爐的口沿及稜線處均有輕微的自然爆釉現象,三足足底露胎,胎質堅緻,呈色深灰。江浙一帶玩家均稱此類龍泉窯器物為“龍官瓷”,應是當年由龍泉窯燒造的官用瓷。

「雅昌資訊」龍泉窯 歷年拍賣場上一匹馳騁的黑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