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類型片易得人心?只因底色都是真摯的人間神話

似有某種巧合,《傳奇的誕生》與《李宗偉:敗者為王》同期上映了。片名裡藏著兩部影片的重點定義:一部類似 “貝利的前半生”,是傳奇的講述;一部可視為馬來西亞羽毛球王的揚名史,但在影片落幕後、現實的進行線上,主人公又是奧運金牌的失意人。

体育类型片易得人心?只因底色都是真挚的人间神话

巧,不止於同為體育名人傳記類型的影片撞到了同一檔期,更在於相似的“套路”。大銀幕上,球王貝利從巴西足球王朝初始的1958年“穿越”回童年的貧民窟,“馬來西亞之光”則從一大片升格鏡頭裡退回到滿是市井趣味的少年時代。從微時講起,從底層講起,經由類似的披荊斬棘、永不言棄,在時間早已寫好的腳本里從人生小徑抵達豁然開朗,沿途沒有意外。總之,梗是勵志故事裡的老梗,衝破阻礙、雖敗猶榮的精神,也是競技體育世界幾許不變的圖騰。

可為什麼,看了開頭即知結尾的電影,仍能催發一捧熱淚?答案也許就是被述說了無數遍的體育的魅力——成功有時,失敗更常;軟弱有時,信念恆久。在這一維度裡,汗水與淚水微妙配比,勾出的真摯人間神話,正是動人妙筆。

體育類型片容得下豐滿的人世間,現實主義、理想主義、浪漫主義能在此集合

多數觀眾從《李宗偉:敗者為王》的情緒裡走出時,都會贊同一個“真”字。有球迷在論壇裡留言:“再多電影層面的不足,一旦遇上仿若紀錄片的故事,我也願給影片高分。”

基於真實、還原現實,這是體育題材電影博得好感的第一步,因為體育運動本身容得下豐滿的人世間,影片的創作者只需在現實與理想匯成的河流裡任取一瓢飲,已具百味雜陳。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楊洪濤佐證了這一觀點:“在世界範圍內,體育題材電影都有著獨特的審美價值。這一類型影片可以是現實主義、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的集合體。”

回到李宗偉的這本勵志記,影片樸素復原了運動員本人出版於2011年的自傳。幼年的他在沙灘上打球,一枝樹杈纏上漁網權當球拍,拿著平底鍋對牆面練球,偷偷騎上自行車去看奧運會轉播,被起外號 “野猴子”……家庭清貧,夢想奢侈,少年李宗偉就這樣擊破重重阻礙,步入他的運動員軌道。隨後,天賦助他突圍,刻苦令他持續閃耀,家庭、女友、教練的相繼支持,讓他擁有了難以計數的高光時刻,比如連續800多天佔據世界第一排名,比如在馬來西亞受封“拿督”,比如無數同胞少年想成為下一個他……

“往日再現”固然是平易近人的表述方式,更高明的則是往現實裡兌些人性、社會、宿命,一如《傳奇的誕生》所呈現的。此片中,觀眾會在“球王之所以成為球王”的主線外,另品出一層意味:天才少年自我實現的征途,亦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巴西底層人民衝破藩籬的崎嶇。貝利和小夥伴組成的“光腳隊”,他們盤算的“花生米生意”落空等,樁樁細節,都在強調:那個年代,貧窮是難以突破的次壁,幾乎整個巴西都在渴望著一個傳奇英雄振興他們衰落的信心。恰好,足球運動飽含向心力和感染力,能讓參與者和圍觀者,凝聚起強大的共識,宣洩出集體的家國情懷。

再往世界影史裡淘淘,《勝利大逃亡》借足球賽講述二戰中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光榮之路》站在籃球的三分線上刻畫黑人球員面臨的種族歧視問題;《摔跤吧!爸爸》藉由女子摔跤運動提出對印度女性地位和體育機制的質疑;《百萬美元寶貝》的筆觸則落在人性中光明與晦暗的對比之上。它們看似競技場裡的勝負,卻有實實在在的世俗情態和人間敘事。

人生一路遠非成敗一場,銀幕上的勵志故事總會讓人重新擁抱自己的平凡和敢勇

跟其他體育題材影片相比,《李宗偉:敗者為王》實在有些平庸了。它最大的爭議在於,結尾落在了2006年的馬來西亞公開賽,而非中國觀眾所期待的里約奧運會。有影評人認為,把林李之間“相愛相殺”的十多年縮短到前半場,把李宗偉四戰奧運三領銀牌的宿命棄之如敝履,是創作者放棄了戲劇的寶藏。

即便如此,仍有人願為這部少了些人性複雜與命運纏鬥的電影買單。體育精神的濾鏡,功不可沒。

片中的體育精神,更準確說,藏在了片名裡——敗者為王。當人們習慣於弱者逆襲的體育故事,電影或者說李宗偉本人,卻上演了“耕耘”和“收穫”並不全然對等的戲碼:片中有主人公兒時的天賦異稟,也有他與父親從分歧到和解的過程;有他入選國家集訓隊的意氣風發,也看得到他與生俱來的體能短板。可以說,來時路上的細節與坎坷,支撐了此後他遭逢林丹的競逐而上;也能解答,他為何一次次墜下希望的高臺,又能反覆捲土重來。成功和失敗看似對立且難以協調,但優秀的體育電影,能讓人從體育精神出發,重新審視勝負、再次定義偉大與平凡。

作為一部個人傳記,李宗偉的意義絕非“林丹話題的子集”。作為一部想要鼓舞人心的勵志片,它亦傳遞出了該有的訊號——人生一路遠非成敗一場。相似的共情,觀眾能從《弱點》裡得到,片裡的黑人男孩邁克爾克服了與他那龐大身軀極不相稱的自卑與怯懦;《鐵拳》亦然,比利在賽場上戰勝來自內心的怯懦和彷徨;《飛鷹艾迪》更叫人動容,一個奧運會上的“吊車尾”竟然贏得了滿堂彩——這些都是體育電影越過勝負,闡釋而得的生命能量。

至此,體育類型片的價值已經呼之欲出——當“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好的體育電影能在散場燈亮起時,讓人轉身擁抱一下也許不成功但仍在逐夢的自己。

記者手記

中國體育電影為何總覺得“缺一部”

《李宗偉:敗者為王》的影訊一傳來,中國影迷特別是其中的羽毛球球迷都在問:我們會否拍一部《林丹:勝者為王》。戲謔背後,期待由來已久。

中國是競技體育大國嗎?毋庸置疑。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夏季奧運會上已經領跑過金牌榜;在冰雪賽場上也不斷開拓著新大項。而且,亞運會、奧運會、青奧會、冬奧會,這片土地上已然或即將擁抱的世界綜合性體育大賽接近了“大滿貫”的圓滿。

中國的銀幕上有能夠與“體育大國”形象匹配的體育電影嗎?似乎一言難盡。

早些年,以《女籃五號》《水上春秋》《沙鷗》等為代表的國產體育電影,狠狠燃過一把家國情懷之炬。不過,彼時的體育類型片大多離不開“為國爭光”的敘事母題,在人生選擇及個體人性方面鮮少涉及。進入21世紀後,《買買提的 2008》《女足九號》等作品,逐漸豐富了敘事角度,更多凸顯了“以人為本”的運動理念。業界看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國家強盛、文化自信的積極呈現。而《翻滾吧,阿信》《破風》等影片,又朝著個人成長的路上再進一步,亦證明著體育電影擁有強勁的敘事動力和戲劇張力。

但中國體育與中國電影一次次“聯姻”的同時,觀眾總感覺“缺一部”。譬如陳可辛執導的《李娜》早早備案,也曝出了番外篇,但正片仍在漫長的磨礪中。一部部體育電影在商業院線上映的過程中,片方也感覺“吃力不討好”。譬如去年夏天聚焦中國職業男籃聯賽外援的《我是馬布裡》就陷入了“雷聲大雨點小”“高口碑低票房”的尷尬境地。“缺一部”或者“不討好”,歸根結底,創作者仍未捧出一部真正具有全民性、能表達中國人情感共識的“無差別影片”。

打開閘門,我們的集體記憶裡有太多值得一書的體育故事:許海峰“零”的突破,“中國女排精神”的鍛造與傳承,從“乒乓外交”到乒乓“萬里長城”的綿延,跳水“夢之隊”的神話,以及李娜、劉翔、蘇炳添等個體運動員在“不可能的賽場上”樹立的標杆……如是種種,無不是能夠免於時間吞噬的時代長歌。中國體育電影要勉力填補的空白,實在不少。

一部李宗偉的樸素傳記尚能得到中國觀眾青睞,一部與中國社會並無太多關聯的《摔跤吧!爸爸》尚能引爆票房,遑論我們自己的賽場真英雄。

來自文匯報

体育类型片易得人心?只因底色都是真挚的人间神话
体育类型片易得人心?只因底色都是真挚的人间神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