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法院步入「智」時代

海南法院步入“智”时代

海南省高院司法技術處工作人員介紹“十個一鍵功能”智慧審判系統。

■本報記者 向東 董永軍

自海南省司法體制改革以來,海南省法院自主探索打造了在全國法院處於領先地位、獨具特色的“十個一鍵功能”智慧審判系統、量刑規範化輔助系統、電子卷宗系統等,實現了智能文書分析、文書生成、自動匹配精準相似案例等功能,藉助科技手段輔助和服務法官辦案,切實破解案多人少矛盾,有效提升了審判質效。

“通過系統,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可以自動生成裁判文書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減輕了我們的工作量。”海南省高院法官王丹丹口中所說的系統,就是海南省法院研發的量刑規範化智能輔助系統。

辦案法官通過運用系統,能讓其從繁雜的事務中解放出來,集中時間與精力,聚焦、聚力案件爭議焦點;同時系統為法官自動推送類似案例,提出量刑建議,對法官作出的裁判進行偏離度分析,讓法官裁判更加自信、更有底氣。

智慧服務法官配上“智能秘書”

海南省高院刑二庭法官助理胡彪將一起黎某故意傷害案的起訴書導入“量刑規範化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只見系統自動提取黎某的犯罪事實和量刑情節,自動推送關聯法條和類案,並依據歷史量刑數據自動推薦5個月的量刑建議。

2017年4月,海南省高院積極引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自主研發的覆蓋量刑規範化改革的全方位“量刑規範化智能輔助系統”(簡稱智能量刑系統)上崗,它不僅能輔助法官辦案,還破解了量刑公正難題。這也使得海南量刑規範化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多次受到最高法院的充分肯定,一些經驗在全國推廣。

據瞭解,該系統涵蓋23個常見罪名加2個刑種適用,具有智能識別、提取犯罪事實和量刑情節,自動推送關聯法條和類案,自動依據歷史量刑數據推薦量刑,自動生成程序性法律文書和框架性裁判文書以及多維數據統計等功能。

法官王沈審理過一起被告人因糾紛把人打成輕傷的故意傷害案。但就是這樣一起常見小案,其定罪問題也會引發爭議。王沈找來了大量類似案例,但她發現這些案子定性不一,量刑上也不一樣。

如今,針對同類型的案件,法官只需打開智能量刑系統,輸入案件關聯文書後,系統會在推送相似案例的基礎上自動進行比對和運算,並對量刑給出分析和數據參照。

“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判決的準確性、提升了辦案效率。智能的案例推送和法條推送,增強了法官作出判決的信心。”海南高院刑二庭庭長孫斯霞說,這是一個法官深度參與研發的、專門服務法官的智能系統。系統成功研發是基於海南法院刑事審判尤其是量刑規範化工作的經驗積累,是審判智慧與智能技術高度融合的結果。

智慧辦案簡單裁判文書自動生成

一方面法院的訴訟案件井噴,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信息化建設日新月異。在這樣的新形勢、大環境下,法官如何辦案才能更加公正高效?這開啟了信息化和司法的一次深度融合。2017年7月,海南一中院嘗試將智能化引入辦案流程,研發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系統並上線試運行。

踏入海南省一中院立案大廳,李律師感到變化明顯。紙質立案文件的接收處,多出一位手持掃描槍的工作人員,當事人提供紙質起訴材料後,通過現場實時掃描,就能夠直接生成一份電子卷宗。

電子卷宗採集後,智能審判系統進行文件化、數據化和結構化處理,提取出關鍵信息點,從而實現程序性文書百分百生成、簡單案件裁判文書自動生成、複雜案件裁判文書輔助撰寫。這樣一來,法官和書記員的事務性工作大量減輕,審判質效也隨之提高。

電子卷宗不僅方便了法官辦案,也提高了合議庭合議案件的效率。“以前紙質卷宗一般都在主審法官手裡,合議庭其他成員查閱案卷要輪流排隊。現在有了電子卷宗,合議庭成員可以同時閱卷。”海南省高院刑一庭法官王丹丹告訴記者。

海南陽光島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劍則表示,電子卷宗也為公安民警、檢察官、律師等提供了便捷,“以前到法院調閱卷宗,需要提前申請,現在拿律師證就可以調閱了。”

據瞭解,作為全省最先實現卷宗全程電子化的法院,截至目前,海南省一中院已同步生成3500餘件案件,完成了近60萬頁電子檔案的掃描和錄入。

除此之外,數字法庭將高效審判和司法公開推進到了嶄新的階段。數字法庭的語音自動轉換設備能自動將庭審錄音轉換為文字,將書記員從庭審記錄中解放出來;視頻技術裝備使遠程開庭突破了時空限制,即使“隔空”庭審也如身臨其境;案件庭審網絡直播變得更為便捷,進一步曬出了陽光司法。

智慧送達手機可收取法律文書

“一分鐘內可以完成送達。”海南省高院刑事審判第一庭法官助理武建鵬打開“十個一鍵功能”系統現場演示,進入“一鍵送達”,只需一鍵點擊,一份房屋糾紛案法律文書就送達成功。

“郵寄送達需要手填郵寄單子,當事人多的案件往往一個小時都寫不完。現在使用短信送達,只要在送達平臺信息管理系統中輸入當事人手機號碼,便可自動生成送達文書,並能即時發送,從發送到形成送達報告,用時不過一兩分鐘。大多數當事人收到短信後會回覆確認,不僅方便了當事人及時收到訴訟相關信息,我們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武建鵬表示電子送達很方便。

這一切都歸功於“十個一鍵功能”智慧審判系統帶來的便捷。

海南省高院司法技術處工作人員徐曉琳介紹,在“十個一鍵功能”系統平臺上,法官可以藉助人工智能技術、圖文識別等技術,從繁瑣的信息錄入、文書填寫、電子卷宗採集及整理工作中“解放”出來,實現法律文書的一鍵收轉、一鍵掃碼、一鍵生成、一鍵糾錯、一鍵蓋章、一鍵打印、一鍵送達、一鍵上網、一鍵歸檔、一鍵統計,讓法官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審判核心事務上。

經常與法院打交道的李律師,是這一措施的獲益者之一。“二維碼服務開通後,掃一掃二維碼,我們和當事人就能及時掌握案件進展情況。”李律師說,她代理的案件卷宗材料很多,法院推行的“十個一鍵功能”智慧審判系統讓她享受到了法院“互聯網+”的快捷和便利。

上一篇: 沒有了...下一篇: 垃圾分類你開始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