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南美城市數百年不下雨,卻被贊爲花園,還有上千家中餐館

這座南美城市數百年不下雨,卻被贊為花園,還有上千家中餐館

世界上,很難有幾個國家像它一樣充滿矛盾的了

這是一個很奇葩的城市,建城數百年來,幾乎不下雨。而儘管是一座不下雨的城市,其城市溼度卻不低。不僅如此,一座沒有雨水的城市,卻同時又是一座風景秀麗的“花園城市”。一起來了解一下——秘魯首都利馬。

這座南美城市數百年不下雨,卻被贊為花園,還有上千家中餐館

利馬是南美洲國家秘魯的首都,也是秘魯最大的城市,位於秘魯西海岸線的中央,西鄰太平洋。利馬於1535年建城,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國內不少網文顯示是600年,本文以維基資料為標準)。

這座南美城市數百年不下雨,卻被贊為花園,還有上千家中餐館

利馬城建在太平洋東岸的沙漠之中,咋一眼看上去,整個城市會顯得土灰土灰的。儘管靠近太平洋,但利馬有個很顯著的特徵——基本不下雨。年降雨量僅為10-15mm,在這沙漠土地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降雨稀缺的原因,是因為東邊高聳的安第斯山脈,把來自亞馬遜的豐富水汽全部阻擋在山的東側,加上常年盛行的東南信風,以及太平洋上空的秘魯寒流,多重因素疊加,使利馬成了著名的“無雨之城”——與開羅並列為世界上雨量最少的首都。

這座南美城市數百年不下雨,卻被贊為花園,還有上千家中餐館

因為數百年來幾乎不下雨,利馬這座城市裡沒有下水道,有的窮人住房甚至沒有加蓋房頂,很多家用物件就這麼擺放在露天天台上。在利馬,雨傘、雨衣等是“奇葩物件”。所以,假如偶爾有一天真的下起了“大雨”,比如1970年曾有一天降雨量有17mm,整座城市都慌了,市民甚至“慘遭損失”——因為很多物品被“淋壞了”。

但奇怪的是,儘管是一座“無雨之城”,利馬卻同時又是一座氣候潮溼的城市,氣溫宜人,夏天溫度很少超過31度,冬天則很少低於13度。儘管近些年利馬的空氣存在汙染問題,是不是會出現陰鬱的天空,但其他時候則是陽光燦爛、海風徐徐的。

這座南美城市數百年不下雨,卻被贊為花園,還有上千家中餐館

加上城市古老,作為首都,利馬整體規劃建設其實很不錯,街道綠樹成蔭,街心公園遍佈全市,在那些空隙土地上,不是種花,就是植草;每個居民住宅區都是寧靜幽雅的綠化區,樓前樹木蔥鬱、鮮花朵朵,讓這座城市的旅遊業成為主要產業之一,並被譽為是南美洲風景秀麗的“花園城市”。

利馬古城區是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包括巨大的聖法蘭西斯修道院地下墓穴(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五顏六色的中央廣場(Plaza de Armas)、聖馬路丁廣場(Plaza de San Martin)和大教堂(Catedral)。此外,著名的黃金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也都是值得一看的。

這座南美城市數百年不下雨,卻被贊為花園,還有上千家中餐館

這座南美城市數百年不下雨,卻被贊為花園,還有上千家中餐館

這座南美城市數百年不下雨,卻被贊為花園,還有上千家中餐館

另外,秘魯是南美洲國家裡,華裔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3000多萬人口有近10%帶有中國血統。至於為什麼,在此我們就不考究歷史了。但如果你有機會去利馬旅遊,城裡幾千家CHIFA(中餐館)就一定不會讓你的旅行中的吃成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