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差2分就能進清華,母親核查試卷,卻發現試卷上寫了16個字

對於中國人來說,寒窗苦讀十幾年,只為了那幾張試卷上的分數,高考就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很多農村的孩子都希望通過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考試。而每年高考都會有很多的意外發生,當意外發生的時候,最著急的往往不是考生,而是考生的父母。

在現在這個年代,高考是那麼的重要,更不用說在民國時期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民國才女林徽因和她兒子關於高考的事情。

此人差2分就能進清華,母親核查試卷,卻發現試卷上寫了16個字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想讓孩子走自己幫他選定的路,想讓孩子在高考以後報自己幫他挑好的專業,雖然說父母也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這終究是對孩子不公平的。民國才女林徽因當時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

林徽因是民國的才女,也是我國非常有名的建築大師,朋友圈子也很厲害,公公是梁啟超、老師是康有為、老公是梁思成、好友是金嶽霖和徐志摩等人。林徽因在詩歌方面有很大的造詣,而在建築方面更是有很高的地位。她和老公梁思成都是非常有名的建築大師,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有兩個孩子,林徽因一直都想讓兒子上一個關於建築方面的大學,將來子承父業。

此人差2分就能進清華,母親核查試卷,卻發現試卷上寫了16個字

林徽因的兒子叫梁從誡,為了讓兒子能夠將來在建築方面有一番成就,林徽因和梁思成從兒子小的時候就開始輔導他,所以這梁從誡從小到大成績一直都不錯,各方面的才能都很突出。原本林徽因以為兒子能夠考上清華大學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是她沒有想到,梁從誡的分數卻差了兩分。

因為梁從誡一直是被林徽因和梁思成輔導著長大的,所以林徽因是知道兒子的成績的,她不相信兒子會考這麼低的分數,所以當時身為清華大學教授的她就決定去核查試卷。當她看到試卷的時候,注意到了一句話,是兒子寫的:我一點都不喜歡建築,我只喜歡歷史。

此人差2分就能進清華,母親核查試卷,卻發現試卷上寫了16個字

當時的林徽因非常的失望,因為她和丈夫輔導了兒子這麼久,卻沒有想到兒子是故意落榜的,覺得兒子辜負了自己。但是她畢竟是一位開明的母親,她仔細想了一下才明白,原來是自己錯了。她一直都想讓孩子走規定好的路,卻從來沒有問過孩子願不願意。

最後,梁從誡報了北京大學的歷史系,結果當然是被順利錄取。

其實,孩子的路應該由他們自己去選擇,而不是父母給他規定好,父母強加給孩子的東西不一定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興趣永遠都是最好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