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背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一驢一人,仗劍走徽州。這說的就是唐代詩人李白。

千年前,揹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很多人說李白是詩仙,其實相比詩仙,他另外一個身份便是揹包客,而且是一位具有劍客情懷的揹包客旅行家。他曾遊歷過荊楚、吳越、三峽、齊魯、嵩嶽、京都等地,也算是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這在當時閉塞交通和信息通訊的時代,簡直比環遊世界更難以達成。但是李白卻做到了,而且他對徽州更是情有獨鍾。

千年前,揹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揹包客李白到底遊覽了徽州哪些地方呢?我就目前歷史的記錄進行了簡單的梳理,大概是這樣的:從洛陽先到了歙縣漁梁,然後在練江淺灘邊上短暫停留,然後他去了黃山,在黃山尋仙未果,下山到了黟縣,然後被汪倫騙去了涇縣“桃花潭”,逗留數天然後辭別汪倫去了九華山。

千年前,揹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李白也算是一個被詩歌耽誤的求仙劍客。根據歷史記載,當年他在在洛陽遊山玩水的時候,偶然讀到歙縣許宣平的詩作:"隱居三十載,築室南山顛,靜夜玩明月,閒朝飲碧泉,樵夫歌壟上,谷鳥戲巖前,樂矣不吃老,都忘甲子午。"當時許宣平已經隱居,而李白卻被這詩中的悠然自得和逍遙自在所吸引,於是決定南下前往徽州歙縣尋訪這位隱士。

千年前,揹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李白很幸運,他在歙縣漁梁邊上遇到了許宣平。他看到一位老者站在河邊,便向他打聽,老者坦然告訴他:"門前一竿竹,便是許翁家。"可是李白不知道,那位老者就是許宣平,也因此他錯失了與隱士話詩把話聊的機會。而至今,漁梁的江邊上留下了1000多年前李白“望仙橋”遺蹟和“李白問津處”的遺址。

千年前,揹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千年前,揹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李白錯過隱士,心中悶悶不樂,於是就在新安江邊上住了十幾天,每日喝酒寫詩。歙縣一帶的風景很是不錯,揹包客雖然心中煩悶,卻也能寫詩排解心中不快,他在這裡留下了不少的詩歌。當年他住的地方甚至一度被改造成了太白樓。

千年前,揹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在歙縣與許宣平擦間而過,鍾情於尋仙訪友的他便來到了軒轅皇帝成道成仙的黃山,一方面遊山玩水,一方面希望在仙氣飄飄的黃山尋找到心中的嚮往之境。黃山,也的確是把這位詩仙給驚豔到了,只不過當年李白遊黃山,估計也只看得黃山的一角吧。

千年前,揹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遊歷黃山期間,李白又被黃山下的美景給吸引,這便是黟縣。只不過當時黟縣宏村、西遞都還沒有開始建立,只有山水。但是不是有受李白此行的影響,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這時候,仰慕大詩人李白已久的土豪汪倫知道自己的超級偶像到了徽州黟縣,於是他便施展自己的公關才能,給李白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大概是:先生喜歡美景嗎?這裡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歡美酒嗎?這裡有萬家酒店。李白看罷,能不心馳神往?李白來到桃花潭,才知道被汪倫給騙了。

千年前,揹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只不過這個騙局沒有釀成血案,反而成就了一段佳話。生性不羈的李白被汪倫的盛情所打動,再加上那裡的美景與美酒,確實讓他著迷,於是他竟留了好幾日。臨別時還大筆一揮寫了一首千古名詩《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千年前,揹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辭別汪倫後就去了九華山,還去了敬亭山。總之徽州境內的好山好水,他算是遊覽了個遍。以至於我們今天去安徽旅遊,總感覺到哪裡都似乎能夠看到大詩仙李白的影子。而這位被詩歌所耽誤的揹包客、旅行家、劍客、求仙者,他在徽州的探訪之路,如今也形成了中國最具價值的黃金旅遊熱線,這條線路就是:歙縣-黟縣-黃山--太平湖--九華山。

千年前,揹包客李白一邊作詩一邊旅遊,帶熱了中國一條黃金旅遊線

作者:酒叔;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書寫一些旅途故事,發現一些旅遊趣事,我眼中的風景,一定與眾不同!酒叔交流自留地:hotel36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