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爲什麼還要來?

為什麼那麼多人渴望來上海?

因為平臺多,機會多,不問出身,不看家庭?

因為這裡是上海,它是別人口中的“大城市”。

因為這裡能給你所有付出的努力一個最公平的“答案”。

一千個在上海的人,有一千個留在上海的理由。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上海變成了一座大熔爐。

它接受了從五湖四海而來的人,它接受了大家對這座城市的期待,接受了大家的熱愛,同時還有更多的抱怨、吐槽、和詆譭。

每每聽到這些非善意的描述,發現菌總忍不住在心中咆哮:“如果你不喜歡上海,那你為什麼還要來?”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上海競爭力太強,公司總帶著有色眼鏡看人

發現菌每次下班乘電梯,都能聽到壓抑了整天的人,一股腦地倒出對工作的不滿:

“下個季度的KPI指標下來的,這種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目標不知道制定的意義在哪裡,不想發獎金就明說咯”

“聽說你們部門又來了幾個新人”“是呀是呀,個個都是一本的研究生學歷,聽人事講現在非985211的不招的”

“你們老闆是上海人對伐,聽說現在招聘條例裡都默認上海戶籍優先考慮了啊”

“在上海上班真的壓力好大,我朋友在老家天天朝九晚五閒得慌,加班這種是聽都沒有聽說過的”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每每聽到這些強行打上“上海”標籤的吐槽,發現菌都忍不住搖頭。朋友,我看你不是對上海公司不滿,而是對整個職場都抱有誤解吧。

不管是在上海,或是其他城市的公司,在職場生存,本身就是一場物競天擇的遊戲,優勝劣汰就是它的基本生存法則,如果你因為個人能力不足或者抗壓指數太低,那發現菌建議你完全可以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把鍋甩到“上海公司”或者是“上海”頭上。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地鐵安檢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員工做事死板影響我的全勤!

在上海世博會召開前夕,上海地鐵開始實行進站安檢。一轉眼,整整過去8年,不過這安檢的習慣卻一直被保留下來,但是大家卻好似還沒有習以為常。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有人認為“地鐵安檢“形式大於內容”,有人覺得“高峰時段“逢包必檢”根本無法落實”,而安檢員面對乘客的強行衝闖因為沒有法律依據所以也無計可施,那安檢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必要?發現菌覺得,非常有。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我們先來看一張上海地鐵規劃圖,未來上海將承載24條(甚至更多)的地鐵線路運行,它就像是蔓延在上海這個人體內的毛細血管,四通八達連接著每一個臟器,為其輸送能量。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如今,上海地鐵工作日均客流已逾1100餘萬人次,地鐵的安全也恰恰是由那些喊著“有包的乘客請配合安檢”,以及提醒大家“不要倚靠屏蔽門”的工作人所守護著的。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如果你老是埋怨早晚高峰進站安檢隊伍太長,耽誤了自己這個月的全勤獎;如果你總是嫌棄不能離屏蔽門更近一點,影響自己在第一時間搶到位子…那你有沒有想過,本著工作職責維持安全的工作人員會遭受多少次不願配合的衝撞和白眼?

如果你只能從自身利益出發判別好壞,從而否定辛苦付出的人所做的一切,那不如下次別乘地鐵了吧?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上海人高考隨便寫寫都能上一本線,要是我有上海戶口也能進北大清華

發現菌要澄清一點,上海高考的分數制度跟外省不一樣,如果你抱有“憑什麼上海人500多分就能上覆旦交大,而在我們這邊只是本科線”,那你絕對是誤以為上海高考的滿分是750分制的了。

就拿發現菌當年的那屆高考來說,實行的是“3+1模式”,語數外三門,再加理化生政史地裡任選一門,每門各150分,總分是600分。如果要考進你們認為的750分裡的一本線,那本菌是學到頭禿也求不來。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當然也會有聲音表示“上海教育資源那麼優渥,哪是我們這種普通地區出來的人能比的?”,你們說得對,

上海享受著全國領先的教育資源和教學環境,但是相應的,上海對學生素質的要求也會更高。

發現菌記得曾經有一次世界中學生的比賽,上海中學生是第一名,連北歐這些以教育著稱全球的國家都甘拜下風。所以你們看,同樣在教育環境、設備更優渥的國家面前,我們依然可以做最優秀的自己。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所以並不要眼紅上海戶口給學生帶來的便利度,因為政策的“加分”,壓力也是成倍地增加,上海學生只有做得更優秀,才能擔得起“上海學生”這個名號。

我們每一個看似容易的表面,背後都藏著太多的不容易,所以不要拿你的“劣勢”出來說事兒,不要抱怨自己的身份不平等,如果給到你上海考生的身份,你確定你能上北大上清華?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上海人總喜歡拿下巴看人,不知道是從哪兒來的優越感

在很多非上海人眼中,上海人簡直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天之驕子,坐擁全國最好的資源,享受著全國最先進的設備技術,一張310開頭的身份證彷彿就是天生自帶的buff,不知甩了其他人多少條橫馬路。

但也恰恰是因為這沒法自己作主的出生讓上海人招了黑,“上海人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仗著自己有張310的身份證嗎?”“要是追溯起老祖宗,我看現在的上海人多半都是外地的吧!”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不排除一小部分眼高手低的上海人,能力比不過別人而拿身份說事,但是發現菌周圍更多的上海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強烈的優越感。

我們只是普通人,我們跟所有人一樣上得了五星酒店,下能吃路邊排擋,並沒有那麼嬌滴滴;我們樂於分享自己的生活小確幸,但這並不是在炫耀我們有多高的生活成本;我們熱情好客,但是如果你偏偏要把它解讀成虛偽的迎合,那我只能擺擺手。

如果你總是以偏概全,用自己井底之蛙的眼界來judge別人的生活觀,那我也不免懷疑,到底是上海人真的很有優越感,還是你的自卑心裡在作祟?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上海人老是在我們面前說上海話,不尊重!

發現菌小辰光讀書的時候,學校走廊裡一直會貼一塊牌子,“請說普通話”,那時候班級裡還會專門安排幾個班幹部,履行類似監督的職責。

等長大了,特別是到了工作階段,接觸到的很多人可能都是非上海人,久而久之也養成了主要以普通話溝通的習慣,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上海人講上海話竟然會變成一種錯?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之前有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吐槽“上海人為什麼要講上海話,欺負我們聽不懂,肯定在背地裡偷偷瞧不起我們”,“上海作為一個海納百川的大城市,應該把普通話當成方言,不應該再說上海話”。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本菌看到這樣的言論只想說,

你可以不喜歡上海話或者你不說上海話,但絕對沒有權利讓別人不說上海話。因為上海話代表的不單單是一枚語種,它更是承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時代迴音、文化血脈、歷史記憶。

現在越來越多的上海囡囡不會講上海話,因為大環境下的交流少之又少,就算能說也有很多夾雜著洋涇浜的口音,真的讓發現菌和老一輩的上海人很是痛心!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更何況那些嚷嚷著要讓上海話消失的人,請問如果你出國,你會因為自己聽不懂其他國家的語言而要求別人都去學習中國話嗎?

你要做的應該是培養自己的語言學習能力,去適應而環境,而不是排斥本土的文化,我們當初提倡說普通話,是因為上海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城市,容納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人,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交流,但這並不代表“阿拉伐好剛桑海欸無好伐?”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上海人排外,上海可是全國人民的上海,不是你們上海人的上海

發現菌把這個問題留在最後說,上海人“排外”一直是個敏感的話題。它就是像是一頂萬能的黑帽子,無論上海人做了什麼事情,只要不盡人意,就會被扣上“排外”這頂帽子。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但要發現菌說,上海一點都不排外,它反而是最海納百川的一座城市。上海不計較出身,只要你有能力,多得是平臺讓你一展拳腳,我們不排斥大家來上海發展,我們排斥的是什麼?是那些素質低下的人!

比如隨便插隊、公共場合就抱著小孩隨地大小便、隨手亂扔垃圾吐痰、破壞公共設施……做出這種行為的人,不是上海排斥你,而是你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受歡迎,都活該遭到排斥!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發現菌曾經聽一個同事抱怨,過年回一趟老家,跟朋友出門的時候不過小心提醒了一句電梯裡不要大聲打電話,就被立馬回懟“你是大城市回來的人,我們可比不了,我們素質就這樣,不像你們那麼高大上,待久了回來就看不起我們。”

是不是很胸悶?是不是也會千萬句髒話在心口難開的感受?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無數人來到上海,無數人離開上海,它是無數人心中的dream land,也是無數人心中的傷心地。

無論你是上海土著,還是後來才來到這座城市的人,既然選擇了留在這座城市,我們就應該熱愛這一方土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城市的貢獻者,而不是想著去榨乾這座城市實現自己的益處最大化。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我們應該挖掘出這城市更美好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抱怨這裡可能做得還不夠完美的地方。

正如發現菌今天的標題,“如果不喜歡上海,那你為什麼還要來?”,如果你熱愛這座城市,也請你好好對待它。

如果你不喜歡上海,你為什麼還要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