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發 一路向南·粵港澳大灣區㉔|專訪莊太量:「一帶一路」經濟機遇 讓成都變車頭

四川出发 一路向南·粤港澳大湾区㉔|专访庄太量:“一带一路”经济机遇 让成都变车头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謝燃岸 視頻編輯 王洪斌

在“一帶一路”建設五週年之際,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研究所所長莊太量接受封面新聞專訪,詳談“一帶一路”倡議與四川發展。

四川出发 一路向南·粤港澳大湾区㉔|专访庄太量:“一带一路”经济机遇 让成都变车头

圖片來自莊太量微博

莊太量分析,作為路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藉助“一帶一路”的經濟機遇,成都已然變成車頭。此外,莊太量還建議成都在打造金融中心時,應補足人才短板,通過落戶政策或人才補貼,吸引高端人才來蓉發展。

四川出发 一路向南·粤港澳大湾区㉔|专访庄太量:“一带一路”经济机遇 让成都变车头

封面新聞:“一帶一路”倡議,給四川帶來了怎樣的發展機遇?

莊太量:成都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城市。過去,中國是向東、向南發展的,東南沿海城市比較有發展優勢,成都就相對劣勢。現在因為“一帶一路”,國家在向西發展了,成都就變成車頭了。特別是蓉歐快鐵起運後,更是加強了四川與中亞、東歐等國的經貿往來。

封面新聞:成都提出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有何建議?

莊太量:成都在中國西部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中國西部最大的城市,如果它可以跟中國西部和中亞國家的城市打通,包括人流、貨流、信息流、資金流,那麼成都自然能夠成為一個金融中心。貨流方面,因為成都不是靠海城市,跟上海、香港比起來比較吃虧。但是成都可以靠空運、火車運,來彌補海運的不足。第二飛機場對成都來講非常重要,成都以後的發展肯定會比全國的許多城市快,發展勢頭是很不錯的。

金融領域要發展起來,需要幾個方面來配合,第一就是貿易量要大,對金融有需求;本地人房地產蓬勃,需要銀行;成都需要和中亞、歐洲、東南亞保持自由的貿易往來發展,貿易儘量要打通。

此外,成都可以利用與中亞、東歐國家的時差一致的優勢,適當調整開市時間,進行外匯、金屬交易,與對方的股市聯動。

封面新聞:成都發展金融的短板是什麼?

莊太量:可能人才是一塊。要吸引高端人才來成都發展,一方面可以通過落戶政策,另一方面可以發放高端人才補貼。此外,成都還應在城市規劃上下功夫,提高城市生活的便利性。

封面新聞:成都和香港發展能否共贏?

莊太量:成都和香港本就有淵源。香港是成都起其中一個最大投資者。我們著名的蘭桂坊,在成都也有。成都的生活節奏比沿海城市慢,沒那麼緊張。所以,成都有著對休閒消費的徐秀,而香港商家也看得到成都有不錯的投資機會。成都可以提供多一點旅遊機會,吸引香港人來;香港也可以帶動成都的銀行業、金融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