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曾被馬可波羅讚嘆爲「這是一座雄偉美麗的大都市」

這座城市曾被馬可波羅讚歎為“這是一座雄偉美麗的大都市”

“這是一座雄偉美麗的大都市,商品與手工藝製品特別豐富。河中船舶往來如織,僅看這些運載著價值連城的商品的船舶噸位與數量,就會令人驚訝不已。”這是意大利著名旅遊家馬可·波羅在其遊記中對山東一座城市發出的由衷的讚歎。他描述的這座城市,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東平縣的州城,一箇中國北方歷史上長年作為路、府、州、縣治所的城市。

這座城市曾被馬可波羅讚歎為“這是一座雄偉美麗的大都市”

州城原為東平故城,自宋鹹平三年(1000年)立城,一直是東平府、路、州、縣的治所駐地,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州城繁榮於金元之際,此時也正是大運河貫通之時。金元時期,元朝設東平路,嚴實任東平路總管。據《東平州志》記載,此時的東平路領54州縣,是東平建制史上管轄範圍最大的時期,也是州城經濟文化達到鼎盛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州城,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店鋪鱗次櫛比,作坊星羅棋佈;運河上帆檣林立,軸艫相連,拉縴號子聲聲,燈火日夜不息;岸邊車馬喧囂,貨物堆積如山。當地產的花生、棉花、布匹、蒲編等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往四面八方;南方的茶葉、絲綢、竹器、食糖;北方的皮貨、煤炭、木材、雜品等,經運河而彙集於此,又由此再經運河而分散到全國各地。江、浙、皖、晉、秦客商潮水般湧入州城,各類商會的樓堂館所傍河而立,金店、銀號、書坊、筆莊,以及酒樓、戲臺、藥鋪、茶肆等等遍佈城區。以致意大利著名旅遊家馬可·波羅在其遊記中讚歎“這是一座雄偉美麗的大都市,商品與手工藝製品特別豐富。河中船舶往來如織,僅看這些運載著價值連城的商品的船舶噸位與數量,就會令人驚訝不已。”

這座城市曾被馬可波羅讚歎為“這是一座雄偉美麗的大都市”

州城不僅經濟發達,文化尤為繁榮。東平路在嚴實父子管轄下的半個世紀,社會穩定,府學興盛,南北才俊,鹹集州城。出現了以大戲曲家高文秀為代表的東平作家群,勾欄瓦舍,遍佈城中,笙歌舞樂,日夜不息,使東平成為中國北方除大都之外的著名戲曲之鄉、雜劇重鎮。特別是府學的興盛,培養了大批人才,以至有“朝中官員,半出東平”之說。更令東平人驕傲的是,元代還產生了大科學家王楨,他所著的《農書》,成為世界農學史上的名著。這座繁華的城市裡,古建築比比皆是。著名的有文廟、關帝廟、火神廟、城隍廟、鎮武廟;報恩寺,清真寺;狀元府;山陝會館以及各類牌坊,如宋代的梁顥梁固父子狀元牌坊、武進士武之大的龍門連躍牌坊等功名和節孝牌坊,號稱“七十二架”之多。還有不少烙印著運河文化的古遺址等等。古代州城生態環境極好。據清道光《東平州志》記載,會通河一帶名泉甚多,著名的即有半畝泉、游龍泉、雙鳴泉、永旺泉、靜深泉等三十餘處。泉多林必茂。入夏以後,運河岸邊,泉水之畔,白楊綠柳,濃廕庇天;奇花異草,爭妍鬥豔。遊人踏青賞景,漫遊林下,聽百鳥之歡鳴,觀河上之帆影,如同在畫圖中。故民國《東平縣誌》美其“夏秋之交,不亞江南”。

這座城市曾被馬可波羅讚歎為“這是一座雄偉美麗的大都市”

州城自古人傑地靈,還是已故全國人大原委員長萬里同志的家鄉。州城的很多古建築已經在文革中被破壞。2009年,東平對州城古城進行了重修。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完善了十里長街,重建了州城北門城門等,讓這一千年古城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這座城市曾被馬可波羅讚歎為“這是一座雄偉美麗的大都市”

這座城市曾被馬可波羅讚歎為“這是一座雄偉美麗的大都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